舒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

发布时间:2020-05-12 10:39 信息来源:县自然资源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第一部分 总 则

 

1、规划编制背景

(1)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调整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大战略规划的确定和实施为舒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206国道东移改道并提升等级、杭埠至万佛湖快速通道,济祈高速公路等基础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使舒城的对外交通条件日益完善。(3)上位规划的调整。2008年六安市启动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确定舒城县城为六安市综合性中心城市的职能类型。

(4)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5)2009年国土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为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2、编制重点

(1)统筹区域发展,强化城市特色,融入和对接合肥经济圈整体发展。(2)统筹城乡资源,完善城乡互动的产业集群,建设城乡一体的文化景观系统。(3)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网络,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4)尊重中心城区已形成的发展框架,在此基础上优化其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5)加强对文化景观资源、基础设施等的整合与利用。(6)国家发展战略落实。

  • 规划期限

 

    1. 本次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10-2030年。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 规划范围及层次

 

  1. 本次规划分为县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1.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包括县域19个乡镇和1个县经济开发区(省级),规划面积为2092平方千米。
    2. 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现状城市建成区及周边4个乡镇,城关镇、干汊河镇、千人桥镇和杭埠镇以及万佛湖旅游区,总面积868.18平方千米。
  •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北至北环路、公麟路,南至杭埠-万佛湖快速通道,东到206国道,西到西环路,包括现状31个社区和行政村以及县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约43.4平方千米。

 

第二部分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乡综合发展条件

1)区域发展条件

区域发展动力源——抓手与纽带,舒城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核心发展动力来自合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的配套与承接(2)设施与服务的共享(3)信息、技术、人力、资金的互动(4)资源的共享。

2)经济发展条件

经济增长较快,但增速的稳定性不足;经济总量在六安市域领先,但较周边主要竞争地区仍相对落后;三次产业结构整体趋势向好,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跨越;旅游资源未能有效开发,第三产业主要为传统服务业;现状工业特色与园区发展情况 。

3)优势资源条件

农业资源;文化旅游资源 ;劳动力资源。

2、发展目标与发展定位

总体定位:合肥经济圈现代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节点,面向长三角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历版规划

城市定位

80版总规

以发展地方经济作物加工工业为主的小城镇。

95版总规

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综合工贸型小城市。

04版总规

工业、商贸、旅游城市。

发展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和谐社会建立;建成与长三角有机融合、生态系统良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水平高的合肥卫星城市;全面实现小康水平

3、城镇体系结构与职能引导

1)人口规模与城市化水平

现状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

2009年,舒城县总人口为100.2万人,共计31.2万户,户均3.2人。暂住人口3359人(2010年),2009年舒城县域城镇人口为28.6万人,城市化水平为28.1%。

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近期2015年,县域人口为103万,其中城镇人口为39.8万,城镇化水平为39%;

中期2020年,县域人口为105万,其中城镇人口为50.9万,城镇化水平为49%;

远期2030年,县域人口为108万,其中城镇人口为72.4万,城镇化水平为67%。

2)县域乡镇规模结构

城镇的规模结构规划分为10万人以上、5-10万人、2-5万人、1-2万人0.5-1万人以及0.5万人以下等6个层次。

 

城镇规模

城镇个数

城镇名称

10万人以上

1

中心城区

5-10万人

1

杭埠镇

2-5万人

3

万佛湖镇、汤池镇、南港镇

1-2万人

5

干汊河镇、晓天镇、千人桥镇、舒茶镇、张母桥镇

0.5-1万人

10

百神庙镇、山七镇、河棚镇、五显镇、春秋乡、棠树乡、阙店乡、高峰乡、庐镇乡、桃溪社区

0.5万人以下

7

柏林社区、平田社区、查湾社区、燕春社区、城冲社区、西衖社区、洪庙社区

3)县域乡镇职能结构

规划期末舒城县城镇职能分为综合型、专项综合型和单一职能型三个类型。

级别

城镇名称

职能类型

中心城镇

中心城区

综合型

次中心城镇

杭埠镇、干汊河镇

工贸交通型

南港镇

工贸型

万佛湖镇

旅游型

汤池镇、晓天镇

农旅型

一般镇

千人桥镇、舒茶镇

工贸型

百神庙镇、五显镇、春秋乡、棠树乡

农工型

阙店乡、高峰乡

农旅型

山七镇、河棚镇、张母桥镇、庐镇乡

农业型

集镇

桃溪社区

工贸型

柏林社区、平田社区、查湾社区、燕春社区

农业型

城冲社区、西衖社区、洪庙社区

农旅型

4、县域规划空间结构

舒城县城镇空间结构为 “一核两片三轴四区”。

一核:中心城区,即以中心城区作为统筹和驱动县域发展的核心。两片:指东北部和西南部两个次区域。三轴:以206国道、六舒三公路、317省道等三条国省道为发展轴。四区:即县经济开发区、杭埠工业园区、万佛湖旅游度假区和春秋塘汽车产业园,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中区。(详见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5、县域产业布局规划

舒城县规划形成“一核二区”的产业分区。

一核:核心产业区,是全县产业经济质量最高、技术比例最高、大中型企业最多的区域,集中全县优势产业类型。

二区:即规划东部次区域与西部次区域。

东部次区域,“十字结构”,以县城为核心,杭埠镇和干汊河镇为两翼,以合安高速出入口——六舒三公路——杭埠万佛湖快速通道为产业发展主轴,以206国道为产业发展次轴。各产业园区与集中区呈十字布局。

西部次区域“风车结构”:以现代农业、现代旅游业和农林渔业产品加工业为主导,发展机制为以万佛湖开发为核心,形成区域协调,“风车”状联动发展,各产业集中区沿主要区域性道路布局。(详见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6、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1、现状问题 :路网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 ;技术等级低,道路质量差;县域公路技术等级较低;客、货站场设施建设落后。

2、发展目标

构筑网络设施完善,服务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舒城融入合肥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带,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支撑舒城经济快速、持续、均衡发展。

3、发展战略

区域一体战略:全面对接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交通网络,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枢纽集成战略:交通枢纽的布局与规模一体化。建设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枢纽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整合,为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奠定基础。

4、综合交通规划

(一)铁路

合九铁路扩能升级。建议合安城际铁路站点选址中心城区东侧,结合206国道与杭埠至万佛湖快速通道布局客运交通枢纽

(二)公路

(1)县域公路交通系统包含干线和支线两级。

(2)干线系统构筑以一级公路组成的“三横两纵”的公路主骨架,承担与区域交通对接以及内部快速交通联系功能。

横一:六舒三公路,连接六安-棠树-柏林-县城-千人桥-杭埠-三河镇等区域,县域北部主要横向联系通道;

横二:杭埠至万佛湖快速通道和317省道,连接合安高速-县城-万佛湖等区域,是县域中部主要的横向联系通道;

横三:318省道、105国道局部段、连接规划改建的二级公路(山七镇经河棚镇、汤池镇、西衖社区接319省道)和319省道,横向连接霍山、舒城中部乡镇和庐江,是县域中南部未来的两一条主要联系通道。

纵一:206国道,连接合肥-县城-南港-舒茶-安庆等区域,县域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及东部区域的快速联系通道;

纵二:105国道,连接霍山县-五显-三七-晓天-岳西等区域,县域西部主要的纵向联系通道。

(3)支线系统主要承担县域内部各乡镇之间的交通联系功能。(详见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第三部分 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1、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两个部分,总面积为868.18平方千米。(1)现状城市建成区和周边4个乡镇,城关镇、干汊河镇、千人桥镇和杭埠镇。(2)万佛湖旅游区

2、 中心城区增长边界

划定依据:(1)城市发展方向及远景用地需求、城市规划区用地评定等级;(2)城市生态保障的控制要求,如南部丘陵山体、基本农田的保护;(3)行政区划;(4)限制城市发展的门槛因素:206国道改线段、杭埠河、济祁高速公路。

空间增长边界:北至规划北环路;东至206国道;西至规划西环路,南至杭埠-万佛湖快速通道。总面积约为64平方千米。

3、规划区各类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1)规划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2030年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按102平方米/人控制, 2030年规划区城镇人口为60.3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61.5平方千米左右。

 

城镇名称

现状

人口规模

(万人)

用地规模

(平方千米)

千人桥镇

1

1.1

干汊河镇

1.5

1.6

城关镇

44

44.3

杭埠镇

6

6.3

万佛湖镇

4.5

4.7

五显镇

1

1.1

山七镇

1.2

1.2

河棚镇

0.8

0.9

高峰乡

0.3

0.3

合计

60.3

61.5

 

(2) 规划区村庄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

农村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人以内,规划区规划村庄人口为:20.2万人,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4.2平方千米。

 

城镇名称

规划

人口规模 (万人)

用地规模 (平方千米)

千人桥镇

4.1

4.92

干汊河镇

3.9

4.68

城关镇

7.8

9.36

杭埠镇

2.2

2.64

万佛湖旅游区

2.2

2.64

合计

20.2

24.24

 

4、 规划区综合布局规划

(1)用地布局规划

强化中心城区辐射职能,依托城镇道路网体系,点轴式发展。以规划中心城区为核心,形成“一心、五射”的空间结构。一心:舒城县中心城区,是整个规划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并形成中心城区的核心圈层。五射:包括六舒三公路东向连接千人桥镇、杭埠镇和合安高速公路;西向连接柏林乡和六安;206国道北向连接桃溪镇和合肥;南向连接城关镇和南港镇;杭埠至万佛湖快速通道联系干汊河镇和西部次区域。

  1. 规划区城镇发展指引
  2.  

城镇名称

人口规模

发展目标

中心城区

43万

“河、产、城”共荣的特色宜居城市

合肥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分

商贸流通、科教发达、富含人文底蕴、人民生活丰裕的活力城市

县域现代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服务基地与窗口

干汊河镇

1.5万

以工贸、物流枢纽为发展重点的城镇

千人桥镇

1万

以工贸和物流为重点的城镇

杭埠镇

6万

县域东翼,合肥经济圈杭埠—三河—同大活力点核心城镇,工业、商贸、物流、居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城镇

万佛湖镇

4.5

省级旅游名镇、省会经济圈内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城镇,万佛湖风景名胜区综合服务基地

五显镇

1

适度发展旅游服务业,以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同时依托105国道发展工贸

山七镇

1.2

镇域中心,适度发展旅游服务业,以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鼓励生态友好型乡镇企业发展

河棚镇

0.8

适度发展旅游服务业,以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鼓励生态友好型乡镇企业发展

高峰乡

0.3

以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适度发展旅游服务业,鼓励生态友好型乡镇企业发展

桃溪社区

0.7万

以综合服务、商贸流通为重点的集镇

柏林社区

0.3万

以农业生产服务为发展重点的集镇

(3)产业布局规划

第一产业:一基地四园区:开发区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杭埠镇、千人桥镇、城关镇、干汊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产业: “一区两园两集中”的布点和十字型工业发展轴;“一区两园两集中”:县经济开发区、杭埠工业园、千人桥工业集中区、干汊河工业集中区;第三产业: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两个生产性服务中心以及一个旅游度假区的空间格局。

(4)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系统。规划改造六舒三公路为一级公路,东向联系合安高速公路及三河镇,西向联系六安市区;规划206国道改线段为一级公路,北向联系肥西及合肥市区,南向联系安庆;规划杭埠至万佛湖快速通道为一级公路,联系济祁高速路、合安高速和万佛湖。规划改造环湖路(万佛湖镇至河棚镇段、山七镇至河棚镇段)为二级公路。

2)内部交通系统。加强各乡镇与中心城区的直接联系,提高相邻城镇之间的道路等级,保证其对应的通行能力,并注重与中心城区道路的连接关系。

3)道路分级。规划区公路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高速公路,合安高速公路、济祁高速公路;规划区一级公路,206国道、六舒三公路、杭埠至万佛湖快速通道;规划区二级、三级公路,镇际网络公路;规划区四级公路:是各镇通达各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公路。

4)公交系统。规划中心城区、杭埠镇、各设一处公交换乘枢纽;公交中心站中心城区设两处,万佛湖镇、干汊河镇、千人桥镇、桃溪社区和柏林社区各一处。

5、规划区空间管制

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现状建成区,分别进行空间管制。

规划区内禁建区包括:万佛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规划区范围内坡度大于25%的城南镇低山丘陵地带;龙头塔、七门堰等历史文物保护核心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高压走廊,济祁高速、合安高速等大型交通市政通道控制带;总面积为:414.92平方公里。

规划区内限建区包括: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规划区范围内坡度小于25%的南部及西北部低山丘陵保护地带;丰乐河、杭埠河等沿岸100米自然景观保护区;大型交通市政通道控制带以外其他绿化隔离带,生态绿地。如北部工业区外的绿化隔离带,中心城区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地,公园等;总面积为:391.67平方公里。

规划区内适建区包括:禁建区,限建区以外的可以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区域。总面积为:38.83平方公里。

规划区内已建区包括:规划区内实际已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基本具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地区,如城镇现状建成区和乡村居民点等。总面积为:22.78平方公里。(详见规划区空间管制区划图)

第四部分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城市性质

舒城县的城市性质为:合肥经济圈综合性极点城市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产业核的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具有皖西山水文化与风貌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舒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职能

(1)合肥经济圈综合性极点城市(2)皖西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3)舒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贸流通以及旅游服务中心

3、城市发展目标

(1)“河产城”共融的宜居城市(2)合肥都市圈重要的产业城市(3)商贸流通、科教发达、富含人文底蕴、人民生活丰裕的活力城市(4)支撑县域现代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城市。

4、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4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4.7 平方千米;中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30.3 平方千米;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43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43.4平方千米。

5、城市发展方向

中心城区规划期内近期适度向西、向北发展;远期主要向东、向北并适度向南发展。

6、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中心城区的布局结构概括为“四心两轴一带六片区”。

四心:老城公共中心、西部组团中心、舒东新区公共中心、城市商贸中心;两轴:梅河路-桃溪路东西向发展轴和龙津大道南北发展轴;一带:南溪河城市景观带;六片区:老城区、舒东新区、南溪组团、西部组团、县经济开发区、商贸宜居组团。(详见中心城区结构规划图)

 

 

舒城县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hm²)

(m²/人)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R

居住用地

914.46

1133.86

56.23

26.11

55.76

26.37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15.08

468.19

7.08

10.78

7.02

10.89

A1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41.52

59.7

2.55

1.37

2.53

1.39

A2

文化设施用地

2.73

50.14

0.17

1.15

0.17

1.17

A3

教育科研用地

15.43

76.36

0.95

1.76

0.94

1.78

A33

中小学用地

37.19

178.79

2.29

4.12

2.27

4.16

A4

体育用地

2.93

40.4

0.18

0.93

0.18

0.94

A5

医疗卫生用地

8.61

46.9

0.53

1.08

0.53

1.09

A6

社会福利用地

1.1

10.76

0.07

0.25

0.07

0.25

A7

文物古迹用地

0.24

0.2

0.01

0.00

0.01

0.00

A9

宗教用地

5.33

4.94

0.33

0.11

0.33

0.11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54.79

456.75

3.37

10.52

3.34

10.62

B1

其中

商业用地

53.83

412.86

3.31

9.51

3.28

9.60

B2

商务用地

39.38

0.91

0.92

B3

娱乐康体用地

0.53

0.01

0.01

B41

加油加气站用地

0.96

3.98

0.06

0.09

0.06

0.09

M

工业用地

394.26

749.08

24.24

17.25

24.04

17.42

M1

其中

一类工业用地

18.99

299.24

1.17

6.89

1.16

6.96

M2

二类工业用地

328.62

449.84

20.21

10.36

20.04

10.46

M3

三类工业用地

46.64

2.87

2.84

W

仓储用地

95.87

2.21

2.23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27.66

705.45

7.85

16.25

7.78

16.41

S1

其中

城市道路用地

118.05

650.49

7.26

14.98

7.2

15.13

S3

交通枢纽用地

13.17

0.30

0.31

S41

公共交通站场用地

8.67

0.20

0.20

S42

社会停车场用地

9.61

33.12

0.59

0.76

0.59

0.77

U

公用设施用地

11.26

54.88

0.69

1.26

0.69

1.28

U1

其中

供应设施用地

5.49

22.58

0.34

0.52

0.33

0.53

U2

环境设施用地

4.48

28.92

0.28

0.67

0.27

0.67

U3

安全设施用地

1.29

3.38

0.08

0.08

0.08

0.08

U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1.39

0.09

-

0.08

-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7.75

678.04

0.48

15.62

0.47

15.77

G1

其中

公园绿地

5.58

383.28

0.34

8.83

0.34

8.91

G2

防护绿地

284.93

6.56

6.63

G3

广场用地

2.17

9.83

0.13

0.23

0.13

0.23

 

城市建设用地

1626.24

4342.12

100

100

99.16

100.98

 

8、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1)206国道、六舒三公路、杭埠-万佛湖快速通道为中心城区主要的对外交通道路。规划采取对外交通道路从城市外围通过,内部城市主干道与之衔接的内外交通联系方案。

2)206国道改线,从中心城区东侧通过,规划通过公麟路、三里河路、桃溪路和梅河路与其对接。

3)杭埠-万佛湖快速通道从中心城区南侧通过,是舒城县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县城连接合安高速、济祁高速的主要通道。规划通过西环路、万佛路、春秋路、龙津大道以及鹿起路等五条南北向主干路与其对接。

4)规划三里河路为东西向的客运过境交通道路。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中心城区道路系统按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三个等级规划建设。规划“八横十二纵”的主干路组成的方格网和环路相结合的道路系统。

八横:北环路、公麒路、陈三堰路、三里河路、桃溪路、南溪路、七门堰路、南环路。

十二纵:西环路、华盖路、万佛路、春秋路、鼓楼街、古城路、龙津大道、鹿起路、龙眠路、周瑜路、文翁路、206国道。

保护性内环:为老城区外围的保护性环路,由桃溪路、春秋路、南溪路和龙津大道组成,起疏导穿越性交通,减轻老城道路交通压力的作用。

(详见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九、景观风貌和绿地系统规划

1、景观风貌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 “三带一环多节点多片区”的风貌结构。

三带:桃溪路-梅河路构筑的舒城主题风貌带;龙津大道风貌带;南溪河风貌带;

一环:龙眠路-南溪河-华盖路-桃溪路构成核心风貌环;

多点:位于风貌环上的风貌核心节点和主要门户节点;

多片区:建设不同的风貌区,老城风貌区、新城风貌区(新城核心风貌区、新城一般社区风貌区)、南溪组团风貌区、城市产业风貌区。

(详见中心城区空间景观结构规划图)

2、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以南溪河为核心,形成由“带、网、点”构成的绿地景观系统。

带:结合南溪河、杭北干渠和三里河打造三条横向的滨水绿化带,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围绕其进行布局,形成滨水城市景观特色;

网:结合用地布局,利用现状河塘水系,梳理出若干条纵向联系南溪河、杭北干渠以及三里河的水景绿化带,构筑中心城区网状绿化系统;

点:结合服务半径和水体趣味变化地段,建设城市公园和居住区公园。(详见中心城区绿地水系规划图)

十、中心城区发展时序

1、规划建设时序

规划期中心城市的建设时序划分为三个阶段。

(1)近期建设阶段——政务中心西迁、产业北进东拓。

近期(2010—2015年)发展重点是通过政务中心搬迁大力发展西部组团,继续推动县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引导工业集中发展,老城区的重点在内部用地与空间梳理,配合206国道改线工程和杭北-万佛湖快速通道开始建设东部市场商贸区。

(2)中期建设阶段——跨越南溪河、扩展产业园区。

中期(2016—2020年)发展重点是促使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质性调整,向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转化,完善老城区、西部组团的建设,继续推动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引导七星工业园企业向开发区转移,促进产城协调发展;南溪组团是中期城市建设的重点地区,结合南溪河景观带的建设,拓展生态居住、星级酒店、会议接待等项目,促进文化休闲产业的建设。

(3)远期建设阶段—— 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形态。

远期(2021—2030年)重点建设舒东新区,形成城市商业商务中心。完成现状七星工业园工业用地的置换,完善和提升县经济开发区功能,主要是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老城区与西部组团重点进行内部功能和环境的改善。

2、近期建设规划

1)建设规模: 2015 年中心城区人口为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4.7平方千米。

2)近期重点建设区域:

①向北发展,完善县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并配套建设住宅、公共服务设施。

②梳理东部用地空间,保留现状七星工业园,引导产业往县开发区集中;结合206国道改线工程和杭埠-万佛湖快速通道的建设,开发东部市场商贸区。

③全面建设西部组团的政务文化中心区,高水平建设配套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城市道路,形成城市新区风貌。

④着眼老城的更新改造,结合近期项目,完善老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功能。

⑤建设南溪河两岸,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突出城市特色。

3)道路交通

结合206国道的改线,改造和建设三里河路、桃溪东路、梅河东路,加强中心城区东西向的交通联系;结合杭埠至万佛湖快速通道的建设,改造和建设万佛南路、春秋南路、鼓楼街和龙津大道,加强中心城区南北向的交通联系,形成近期中心城区“三横四纵”的道路网骨架。(详见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

 

3、远景发展战略

(1)城市的远景发展要充分利用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积蓄的惯性力,继续向北向南继续推进。

(2)城市产业用地将依托206国道和六舒三公路进一步向北拓展,远景可能将跨越206国道继续向东推进。

(3)城市居住及公共服务功能则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条件和用地条件主要向南发展,丰富完善南溪组团,西部组团也可能继续往西推进。

规划远景将呈现“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用地向北向东呈带状布局,城市生活空间向南向西部呈带状布局,城市功能结构演变为“多中心组团式”格局,使得城市发展更富有弹性。(详见中心城区远景发展示意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