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 政策法规 > 部门文件 > 其他文件

舒城县农委2018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8-03-18 00:00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舒农〔2018〕25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舒城县委舒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2018年实现“县摘帽”的实施意见》(舒发〔20187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委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脱贫攻坚统揽农业工作全局,动员全县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将领导力量集聚到脱贫攻坚一线,将干部职工力量集聚到脱贫攻坚一线,将主要时间、精力集聚到脱贫攻坚一线,将项目资金集聚到脱贫攻坚一线。为全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凝心聚力、奋力拼搏。

二、目标任务

围绕“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一技之长”的要求,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园区建设,突出主体带动,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服务指导,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努力实现产业扶贫受益范围逐步扩大、产业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努力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三、重点工作

产业发展是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将在产业扶贫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履行扶贫职责。牵头抓好产业就业指挥部办公室各项工作,明晰产业发展思路,谋划具体实施方案,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加强绩效考评考核。

2、狠抓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围绕我县茶叶、蔬菜、油茶、畜牧、水产、经济林果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布局,全力打造精品亮点,从而实现村村有产业基地,户户有项目增收,人人有技能就业的产业发展目标。实施“万千亩”工程,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水稻、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稻虾综合种养、畜禽、油茶、林特(毛竹、苗木花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十大产业扶贫基地建设。

3、重抓“一村一品”。在重点抓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达标的同时,全面谋划非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按照“村村有主导产业”的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优势,集中打造产业扶贫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商品化处理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要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的带动作用,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资金资源入股、托管服务、务工就业等各种带动方式,确保贫困农户获得应有的收益。鼓励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相关涉农财政资金折股量化给贫困户,投入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壮大村级经济实力。

4、狠抓主体带动。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调动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投身产业扶贫的积极性,支持他们建园区、建驿站、建基地、建车间,强化与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增强吸纳贫困户就业能力,在产业扶贫“四带一自”中发挥强大带动作用。

5、扶持自种自养。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自种自养,对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继续实行奖补,每户当年项目扶持标准不超过5000元。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干部、技术人员要指导贫困户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种养业,并根据产业发展标准,指导贫困户适度扩大种养规模。要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分类培训,确保自种自养贫困户轮训1遍。要及时向自种自养贫困户提供扶持政策、产品需求、市场预测、灾害预报、技术要点等信息服务,帮助规避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积极帮助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订单生产,实现社会化服务。

6、严格项目管理。抓好市场主体奖补、涉农整合资金项目实施、到村到户产业扶贫项目、宣州区帮扶芦笋及稻虾综合养殖项目申报及核查、资金拨付等工作。

四、工作安排

2018年,全县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时期,完成县摘帽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找问题、补短板、抓整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各项工作,为“县摘帽”打下坚实基础。现将2018年度产业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如下:

(一)开展总结、考评、项目库建设和产业奖补政策的修定

1~2月份,全面总结2017年度扶贫工作,迎接国家、省市交叉互查,开展乡镇绩效考评,开展2018年度户项目、村项目的申报和审核,对《舒城县产业扶贫到户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二)开展“找问题、补短板、抓整改、严责任”专项集中行动

3~4月份,制定专项《舒城县农委“找问题、补短板、抓整改、严责任”专项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农委2018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委系统扶贫攻坚大会。谋划全县产业扶贫工作方案,谋划宣州区结对帮扶我县1000万元产业扶贫基地建设的项目落实,制定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参与扶贫驿站、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建设。引导培育有条件的村发展“一村一品”,支持非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帮助万佛湖镇的沃孜、九井、大塘、闸口每村发展一项特色产业。抓好到户产业扶贫项目第一次申报、核查和资金拨付,健全完善市场主体政策激励机制。制定产业扶贫指挥部办公室产业扶贫路线图、时间表。

(三)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

  5~7月份,根据统一要求,制定农委“百日会战”详细方案,全力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根据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按照精准脱贫需求,力推产业扶贫覆盖到位。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加大政策、项目、资金兑现落实力度,确保贫困村早出列、贫困户早脱贫。开展信息报送及相关业务培训,对自种自养贫困户开展的特色种养产业,达标一户、认定一户。推进各类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不定期开展督查指导。

(四)开展产业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大督查、问题大排查

8月份,对农委系统“百日会战”成果进行全面督查。抓好到户产业扶贫项目第二次的申报、核查和资金拨付工作。对整合资金产业项目开展检查验收。

9月份,按照“七个不落、一项不少”要求,逐村、逐户、逐项开展问题大排查。对督查排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建立台帐,认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做好特色产业达标村、“一村一品”专业村验收认定。完成产业扶贫考评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开展“大整改、大走访”专项集中行动

10月份,制定“大整改、大走访”专项集中行动实施方案,

“百日会战”督查排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统一口径,个性问题深入剖析,开展“统一大整改”;对常年在外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上门访谈,开展“外出大走访”。

(六)开展“县摘帽”自查

11月份,按照县摘帽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和群众认可度高于90%这四项主要标准,逐村、逐户、逐项开展全面自查工作。全面完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年度工作任务,进行自评总结。

(七)开展继续帮扶和巩固提升

12月份,建立后续帮扶和长效脱贫机制,继续巩固发展脱贫成果,加大对未脱贫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攻坚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委成立专门队伍抓扶贫,建立领导班子联系村民小组制度。加强“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深入开展“村村到、组组进、户户访”活动,广泛收集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包保到单位的所包村所有村民组,每人每月必须深入联系包保村民小组开展调研走访1次以上,村民小组所有农户全部走访。所有结对帮扶责任人结合每月一走访要求,每季度必须与所结对帮扶贫困户举行一次“家庭亲情团聚”活动。“村村到”必须帮助村级解决2件以上实事,“组组进”必须帮助村民小组落实1项以上集体诉求,“户户访”必须帮助群众实现1件以上“微心愿”。在全县脱贫摘帽迎国检的关键时期,将对干部帮扶工作实行日会商、周小结、旬通报、月调度,压紧压实责任,把工作重点和精力放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上,时刻牢记扶贫工作就是1,其它工作都是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二)强化工作落实。各单位要根据工作安排的时间节点,做到目标细化、任务细化、举措细化,稳步推进工作落实。采取任务倒排、问题倒逼的方式,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在抓好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按时收集并上报特色种养业扶贫信息,注重典型案例的挖掘和总结,培育特色产业扶贫亮点,重点打造舒城特色产业扶贫品牌。

(三)强化宣传教育。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采取开办农户夜校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和荣辱教育。到处有脱贫攻坚宣传标语,扶贫驿站、扶贫基地、扶贫车间等所有与脱贫攻坚有关的项目和场所,都要设置明显的扶贫标志标识。

(四)强化督查指导。在加大平时工作督查和工作推进力度的同时,委将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开展排查工作。对所承担的项目、帮扶村、结对户,按照有关标准和方式方法,进行全覆盖排查。将排查出的问题和清单及时整理并发送到单位和个人,要求限期整改并报整改结果。对在督查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委系统及时宣传推广。严格兑现“一票否决”、“一票优先”,把脱贫实绩作为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不负责任、推动不力、落实不到位、影响脱贫攻坚大局、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效能问责。

 

 

                             2018318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