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河村位于干汊河镇东部,与城关镇永安村、五里村,开发区金虎村相邻,距舒城二中西校区约4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有台湾启德园林、35KV变电所。县城西环路、万佛湖旅游快速通道、317省道穿境而过,与村级道路纵横交错,交通非常便捷。全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不足900亩,辖29个村民小组,人口2900人,人均耕地不足0.4亩,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农业以种植各种蔬菜为主,是县城居民的菜篮子。近年来商贸等第三产业逐步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发展,201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1万元。2013年、2015年先后被县委表彰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先进村。
一、抢抓机遇,不等不靠筹建村级活动场所。
2012年至今,顺河村乘万佛湖旅游快速通道、西环路建设之东风,积极谋划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两条道路建设占用土地200亩,先后拆迁安置近200户。顺河村因人地矛盾突出,有近一半拆迁户无宅基地建房安置,为顺利解决征地拆迁推动道路建设,村两委想方设法征用30亩土地建设顺河新村,按照“统一规划,分户自建”的方式集中安置拆迁户,顺河新村可安置100户,目前已入住60多户。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房屋风格统一,房屋的层高、间距、色调、外观四统一;小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已初步建好小区路网和雨污水管网,下一步将实现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在规划建设顺河新村时统一规划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预留了10亩土地,新建了59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以及农民文化乐园。党群活动中心已于2015年7月1日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村级活动场所面积不足等系列问题。顺河新村申报美丽乡村示范点,没有获批,故在顺河新村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中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拆迁征地政策性配套经费、项目支持及村两委自筹解决。
二、注重实用,按照标准规范活动场所。
坚持规划设计现行,邀请县规划设计室按照村部功能需求整体设计房屋、公厕、文体活动广场,房屋整体风貌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设计,粉墙、黛瓦、马头墙是其典型特征。村部简洁大方,房屋及其内外粉刷、水电整体设计、招标、建设,房屋建成后购置了办公家具,马上就投入使用,节省了装潢开支。2014年10月份经招标,综合单价1090元/平方米。
建成后的村级活动场所完全符合“2141”标准,总面积59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面积100多平方米,为民服务大厅面积40多平方米,村公开栏玻璃橱窗10平方米以上。配套服务设施达到“五个一”要求,即:一个广场,有配套的文体设施。目前,总投资40万元的农民文化乐园工程正在实施,按照“七个一”的设施要求,9月底之前全部完工;一个标志;一面国旗和旗杆;一套标牌;一个公开栏。为民服务大厅设置达到“八有”要求:有信息化办公设备、有服务柜台、有服务窗口、有标示牌子、有咨询电话、有服务指南、有工作制度、有便民服务设施。
规范各项上墙制度,规范了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村级民主监督制度、为民服务制度等等。
三、以党建为统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该村长期坚持党员学习制度,注重党员队伍建设。按照镇党委要求,每月“党员活动日”必须开展一次“三会一课”,使党员经常受教育,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更民主科学,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更好。
镇党委决定将《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党建创新项目,顺河村积极引导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在乡能人大户回报家乡,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我们村部前广场和顺河新村安置点道路两旁太阳能路灯,是党员捐资10多万元安装的,每当傍晚来临,来此广场参加文体活动的村民有一、二百人,有的凑在一起聊天,有的用健身器材锻炼,更多的是伴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
积极引导农民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生姜、大蒜、药合等卖价高的蔬菜种植面积,同时发展生猪、家禽及渔业养殖。服务指导农户成立了风格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拓宽销售渠道,统一经销到县城、合肥等地的农贸市场、超市、院校和企业食堂。扩大农副产品深加工。村内安徽明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产品供不应求,舒畅禽业、丰和年糕等企业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批闲置劳动力实现本村就业,带动了全村人民的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