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政府办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舒城县茶谷建设中心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09-30 09:22 信息来源:舒城县茶谷中心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孔令权、李兴才、吕正来、路红、廖存柱委员,文化文史学习委:

你们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推进“六安茶谷”舒城相关产业高质量建设方面和茶旅融合发展把舒城打造成最美茶乡(并案)》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委员们对我县四大平台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针对你们提出的建议,茶谷建设中心高度重视,于今年4月份,安排人员深入到茶谷十二个乡镇、果岭十四个乡镇、药库十四个乡镇开展调研,同时出台我县推进四大平台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意见,引导各地积极开展推进茶旅融合,建设美丽茶乡行动。现将我县推进茶旅融合,建设美丽茶乡工作作一汇报。

20154月以来,我县加入六安茶谷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弘扬红色文化,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平台建设,把茶谷、果岭、药库作为全县绿色发展的重点,与融入合肥经济圈,着力打造舒城的“金三角、绿三角”,与扶贫产业有机结合,助力舒城茶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六安茶谷舒城兰花谷这块靓丽品牌。

    舒城兰花谷作为六安茶谷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涉及舒城中部、西南山区十二个乡镇、万佛湖和万佛山两个风景区,规划面积1505.7平方公里,涉及人口44万人。通过五年来的持续建设,舒城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舒城兰花谷也成为我们的美丽家园。

舒城茶叶生产涉及全县16个乡镇5万户,约有15万茶农。六安茶谷建设以来,舒城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截止去年年底,全县现有茶园9.5万亩,可采茶园8万亩,有茶叶企业及各类经营主体达300家,其中规模茶叶龙头企业 26家,茶叶合作社135家,涌现了安徽兰花、安徽兰祥园、舒茶九一六、安徽世态、万佛山、小麦岭、古尖香、皖香源、孔府茶业等一批优秀茶叶企业。全县年产干茶3200吨,其中名优茶1200吨,茶叶一产产值4亿元,综合产值12亿元。“舒城小兰花”茶叶品牌价值达7.17亿元。我们践行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舒城小兰花”已成为舒城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茶产业正在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加快舒城小兰花茶产业发展主要内容

推进茶产业发展,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消费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茶谷建设为契机,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升效益”的发展路径,贯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培养产业、茶旅结合等措施,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主体培育,构建新型茶业生产经营体系。 按照“抓龙头、联市场、带基地”的总体思路,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带动力强的茶叶企业,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按照清洁化加工要求,升级改造一批落后的茶叶加工厂。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断完善要素对接、产销衔接、利益联结的运行机制。扶持建设规范化运作的茶叶专业示范社、示范农场、示范茶厂,培育茶业经营“甲级队”和“超级航母”,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不断推进茶产业主体经营、规模经营和融合经营模式的创立、创新和壮大。建立健全茶叶科技服务和茶叶协会组织,完善社会中介组织,提高茶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是推进茶园标准化建设,提升茶叶生产绿色增效。 选择产业基础好、组织化程度高、区域优势突出的生产基地,实施茶园标准化生产。利用3年时间,建设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标准化示范茶园50个,改造低产茶园2万亩,改造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亩。实施茶园“大替代”工程,有力有序改造中低产园。推广机械化修剪、机械化加工,示范应用机械化耕作、机械化采摘,不断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使全县茶叶“三品”认证率达90%以上。实施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改善、保护茶园生态环境,在标准化茶园推广粘虫板、诱虫灯杀虫,推广茶园行间铺草或种植绿肥。推行茶树绿色施肥,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在增强茶叶内质上做文章。

三是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提升茶树良种繁育水平。加快“舒茶早”、“山坡绿”、“特香早”等优良茶树品种的繁殖推广,在舒茶、南港、河棚、山七、晓天等乡镇建立500亩茶树良种繁殖苗圃,确保年出圃良种茶苗5000万株。以九一六茶场为全县重点育种基地,鼓励茶农茶企利用当地优良群体茶种自选自繁自用,在提升本县茶树良种改良基础上,扩大舒城茶树良种在省内外的推广力度。鼓励县内新建茶园,鼓励对中低产茶园茶树良种的改良力度。

四是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提升舒城小兰花品牌影响力。以舒城小兰花为主打品牌,精心谋划,稳步实施,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按舒城小兰花茶地方标准要求,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加强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域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经常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大中城市举办品牌推介活动,举办一年一届的舒城小兰花系列名优茶评比活动,组团参加大型茶叶展示展销及评比活动,通过网站、抖音、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品牌推广,扩大舒城小兰花茶叶品牌对外的知名度、影响力。

五是拓展茶叶营销,提升茶叶市场竞争力。以市场拓展引领茶叶生产。培育县内茶叶市场,规划建设一个县级茶叶交易中心,带动晓天、河棚、舒茶、南港、庐镇、汤池、五显、山七、高峰等产地市场,辐射合肥等周边地区和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市场销售网络。加强茶叶市场监管,规范茶叶经销行为,形成公平竞争、优质优价的市场竞争环境,维护舒城小兰花茶叶公共品牌形象。引导企业创新茶产业经销产品,开辟多元化销售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在大中城市建立连锁营销网点,开设舒城小兰花专卖店,开展网上电子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双轨融合物流体系。鼓励企业通过商超对接、电商对接、三产服务(茶馆、茶休闲、茶旅游业)平台销售,构建日趋完善和多样化的销售网络。

六是实施茶产业精准扶贫,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利用扶贫政策,实施茶产业精准扶贫,通过培育联合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发展,带动贫困户茶业发展、茶叶增收,通过专业化分工、多元化联合、紧密型衔接、标准化生产,优化配置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以建设茶谷小镇、茶谷小站、茶文化主题公园等为载体,以茶旅线路申报、组织“茶谷行”系列活动,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茶经济、茶旅游、茶文化共同发展,实现茶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探索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二、茶旅融合,建设美丽茶乡

舒城兰花谷有着良好的生态,秀丽的山水。国家5A景区万佛湖、国家森林公园和4A级景区万佛山、汤池温泉镶嵌其中,我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茶旅融合,建成了万佛湖旅游小镇、汤池温泉小镇、晓天兰花古镇、舒茶茶叶名镇等4个茶谷小镇,建成了文翁故里、河棚茶文化主题公园、舒茶九一六、高峰茶谷驿站、凤凰岛、荷花堰、古绿园、上河苑、古月山庄、望庄等20个茶谷小站和108个茶谷小院。乡村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全年接待游客,由2014年的380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19.2亿元增长到32.6亿元,舒城兰花谷旅游线路,获得全国茶乡精品旅游线路。在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上,我县又获得“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深度合作地区”称号。

在推进四大平台建设过程中,我县坚持做到以规划为统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强化领导,多措并举。一抓思想解放。县委县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金三角”“绿三角”的发展布局,高度重视四大平台建设工作,把推进四大平台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的具体抓手和重要平台,把它作为提升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致力“绿三角”发展的抓手和平台。继续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强化考核调度,强力向前推进,对乡镇和县直部门进行专项考评。实行县分管领导联系乡镇,及时开展四大平台建设工作调度。二抓项目推动。出台了《茶叶发展和四大平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四大平台项目管理办法》,统筹谋划和实施四大平台建设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继续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份合同、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七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几年来,谋划实施项目350多个,累计投资60多亿元环万佛湖旅游扶贫道路投资达15亿元,还完善了G206城关至舒茶段改造、G105五显段改造、晓天兰花古镇、金龙湾休闲度假村、舒城小兰花茶文化中心、万佛山登山索道、舒茶九一六茶园、山七古绿园、方冲桂园山庄等一大批等重点项目。三抓基础建设。抓环境、抓提升,继续抓好四大平台“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对路边的旱厕、危房、乱搭乱建进行拆除,沿线新增了部分垃圾收集池,配备了专用垃圾车,基本解决了四大平台区域垃圾乱堆、乱放、乱丢问题。实施森林绿色长廊工程,四大平台区域主干道路基本实现绿化、亮化、美化。通过实施一大批水利建设项目,杭埠河、晓天河、五显河、汤池河、河棚河、龙潭河等四大平台区域主要河流,得到全面有效治理。对四大平台区域十二个乡镇政府驻地、街道和沿线的乡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四大平台镇村面貌有了新的提升,处处让人赏心悦目。四抓旅游提升。壮大旅游功能,增加农民收入,是四大平台建设的一大初衷,为了让更多来四大平台旅游的人,能留下来,我们积极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茶旅游的对接,因地制宜,推进四大平台“三小”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依据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红色之旅、文化寻根、乡村赏花、渔家乐、舌尖舒城、科考探奇、农事体验等10个不同特色的主题,精心设计了10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县以点连线、由线带面的四大平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五抓品牌打造。积极参与六安四大平台、六安瓜片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全国最美茶乡、全国最美茶园创建活动,成功举办一年一度茶谷开茶节、《茶韵墨香,读“舒”品“兰”》舒城小兰花合肥推介会、舒城小兰花北京推进会、杭州推介会,万佛湖旅游文化节、转水湾香椿采摘节、第七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第四届六安茶谷开茶节、第五届舒城兰花谷开茶节等节庆活动。通过多次组织国家、省市县媒体进茶谷,在县内主要道口设立宣传牌,印制《醉美兰花谷》画册,录制我兰花谷宣传片和新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对四大平台开展全方位和深度地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六安茶谷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舒城县茶谷建设中心

联系电话:8628566

                           

 

 2020615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