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万佛湖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驻舒各单位:
根据省、市、县2022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部署,为进一步掌握各地各单位2022年上半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力促全县政务公开工作提档升级,县政务公开办于6月下旬组织开展了全县2022年第二次政务公开综合测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日常信息维护不到位。一是信息更新不及时。从本次的测评结果来看,多数乡镇和县直单位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预警信息、行政权力运行结果信息等未能做到及时、全面更新,主动回应栏目转发较多与本部门职能无关的信息。二是信息内容有误。部分乡镇在转载信息时,未能做到仔细审核,出现内容严重错误的问题。如千人桥镇灾后救助审定程序信息办理地点为其他乡镇地址,城关镇应征入伍办事服务地址为其他地区。信息早产的现象仍有发生,如高峰乡举办各种展览、讲座情况说明内容更新到本年度三、四季度。三是信息隐私泄露。通过此次测评和日常隐私排查发现,个别单位仍然存在隐私泄露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各类补助发放结果公示,涉及身份证号(残疾证号)、手机号码等信息泄露,如山七镇、干汊河镇、千人桥镇、南港镇、庐镇乡公布的个别资金打卡清册存在泄露身份证号码问题等。
(二)政策解读质量较低。乡镇(开发区)普遍存在政策解读质量不高,较多采用文字解读,解读内容罗列小标题、照抄原文的问题,且政策解读形式单一,未采用政策问答、图片图表、音视频、卡通动漫等方式进行多样式解读。部分乡镇公开信息内容与标题不一致,已发布的解读材料标题中标注图片解读的,实际内容确是文字解读。
(三)意见征集不规范。规范性文件印发前,必须挂网征集意见,但仍然存在个别单位文件已经出台却未挂网征集意见,或意见征集结束后,未能及时公开征集小结、文件、解读信息;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仍不规范,未能做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部分县直单位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进行了涉企意见征集,但未能按要求及时将企业反馈信息收集整理,主动挂网公开;意见征集发布时间有误,存在征集时间不满30天、意见征集时间在文件印发时间之前等问题。
(四)基层“两化”领域信息更新不及时。本次测评仍然以市定目录的30个领域标准指引为主,平均得分率为86.6%,较一季度成绩有所下滑。其中春秋乡、五显镇、百神庙镇、干汊河镇得分率均在90%以上;舒茶镇、城关镇、桃溪镇、阙店乡、杭埠镇、晓天镇、张母桥镇、河棚镇、开发区成绩均低于平均分数。主要问题在于基层“两化”领域普遍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收集不积极的问题,比如部分乡镇义务教育领域信息公开与实际情况不符,信息实际产生了,却并未收集公开,只是简单以情况说明代替。部分县直单位承担的两化领域信息公开不够及时、主动,导致栏目信息更新不全面。
(五)依申请公开受理、答复不规范。少数单位在处理依申请公开信息时未按照《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答复规范》要求,在1个工作日内受理或录入依申请公开平台,受理、录入不及时。存在依申请公开答复时,未按照申请人获取政府信息的方式答复的问题。如个别乡镇依申请公开答复时,直接以打电话方式答复申请人,没有按照要求给于申请人正式的答复文书。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做好信息常态化发布。各地各单位要认识到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效工作,重在常态、贵在坚持。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常态化和及时、准确、规范的原则,注重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和时效性,维护好政府信息公开各栏目内容,做好常态化隐私排查工作,严禁泄露公民个人隐私。要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二)抓好统筹部署。各地各单位要主动作为,做好本单位年度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责任分解及公开工作,对重大决策预公开、政策解读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办公室要牵头制作整改方案并有效督促落实,对于屡次被通报、整改效果不理想的地方,经办人员要深入研究扣分要素,剖析扣分原因并制定合理整改方案,切实整改,确保常态化工作和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同时,政务公开经办人员要积极主动与县政务公开办对接,着力提升专业水平,杜绝出现指标不懂、后台不会操作、经办人员频繁变动等问题。
(三)强化工作指导。县直相关单位要在常态化做好本单位基础领域和重点领域的信息发布工作的同时,县直“两化”30个领域的牵头单位要同步做好对乡镇(开发区)的指导、评估。各地各单位要对照已经反馈的问题清单逐一整改到位,问题整改情况将纳入年度政务公开考评内容。
202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