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助力全面复工复产,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市局反不正当竞争工作部署要求,县局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全县市场监管部门在认真领会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及时研究部署,制定行动方案,明确任务责任,落实人员分工,在全县范围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2022年6月12日,经舒城县人民政府同意建立了建立了由行政机关11个部门共同参与的舒城县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管局,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同时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理解支持,不断将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聚焦重点领域,提升精准监管效能
(一)防疫物资领域。重点查处防疫物资等商品未经授权擅自使用特殊标志,对企业或商品资质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安全健康,为企业复工复产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二)生活消费领域。重点查处“保健”市场、教育培训、美容整形等领域虚假宣传行为。
一是对县区专卖店亮照亮证、经营范围、广告宣传等情况开展专项风险排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风险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检查。未发现高额返利、虚假宣传、聚众会销等情况。排查过程中我局主要采取行政约谈、口头告诫、下发相关文书和制作现场笔录等方式等方式向经营者进行了《广告法》、《禁止传销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二是为杜绝商家虚假宣传,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通过对经营门店的走访和现场检查均未发现涉嫌虚假宣传和会销的证据。执法人员向经营者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下发行政指导告诫书,进行了警示提示,并要求经营者签订了承诺书。
三是各区局配合教育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对拟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严格登记注册条件和程序,重点关注和监管此类违法广告行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擅自举办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查处。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监管平台作用,对违法违规的经营主体实施信用约束,纳入“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和“失信名单”管理,增大其违法成本。
同时,积极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今年,我局已立案查处1起虚假宣传案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在平时的市场监管工作中,积极向各商户、企业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经营者法律意识,从源头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我县将不断深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进一步梳理细化重点行为和重点行业的监管措施。积极发挥12315投诉举报热线作用,广泛收集违法线索,用好用足《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敢于碰硬,查办全县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严重影响竞争秩序、侵害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对严重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重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