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六安市贯彻落实《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任务和责任清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5-04 11:07 信息来源:舒城县经信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23〕2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贯彻落实<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任务和责任清单》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工业稳增长和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抓手,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关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政策协同,强化科学指引,凝聚工作合力。

二、加快工作推进。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对照清单任务和时间节点,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实施闭环式、清单化管理,定期盘点调度,确保完成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加快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三、强化服务保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成立工作推进专班,强化数字化转型企业土地、人才、资金、服务保障,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2023年4月23日

六安市贯彻落实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 (2023—2025年)》任务和责任清单

序号 任务事项 省级工作举措/目标 市级贯彻落实举措/目标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1 主要目标 从2023年起,每年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以上,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00个,新增“数字领航”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个,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板20个,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2%左右。 从2023年起,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4个以上,新增“数字领航”企业、省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个,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板1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4%左右。 市经信局 各县区政府(管委)。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区政府(管委)落实,不再单列
2 到2025年,实现全省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推动重点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入全国前列,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5年,实现全市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推动重点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安徽省平均水平,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入全省前列,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3 工作任务 “数字领航”链接工程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强基础、建平台、延链条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实施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打造行业应用场景,建设“数字领航”企业。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打造行业应用场景,建设“数字领航”企业。推动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基地集聚发展,鼓励支持我市企业争创省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4 鼓励“数字领航”企业牵头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辐射推广。 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数字化转型。
5 支持上下游企业上链用平台,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 依托“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广大工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
6 每年争创一批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培育一批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 争取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实现突破,力争每年培育省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个。
7 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金融机构等,分析改造需求和融资需求,提供中小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组建市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库,依托优秀服务商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诊断活动,2023年诊断300家、力争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强化诊断结果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市经信局 /
8 推动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加快上云用平台,实施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数字化改造,分行业形成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企业样板。 推动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加快上云用平台,实施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数字化改造,在主导产业中打造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企业样板。
9 引导细分行业中小企业参照改造样板,标准化、高质量、低成本快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加大样板企业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看样学样”,标准化、高质量、低成本快速推动数字化改造。
10 通过“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借助“羚羊”等互联网平台,推动全市2407家制造业企业试用中小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
11 到2025年,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应用率达到45%,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到30%。 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每年推动200家企业上云。
12 区域数字化转型工程 开展“一区一业一样板”试点引领,引导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针对本地优势产业,制定“一区一业一样板”的数字化转型总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加快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立数字化转型载体或平台服务公司,推动区域整体数字化转型。 指导霍邱县瞄准钢铁有色产业、金寨县瞄准节能环保产业、舒城县瞄准电子信息产业、叶集区瞄准建筑材料产业、市开发区瞄准新材料产业率先开展园区整体数字化转型,动员其他县区尽快开展区域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协助县区制定“一区一业一样板”的数字化转型总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加快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争取建成1-2家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13 加快区域资源共享,支持发展中央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水平。 结合推进与上海对口合作、合六一体化等工作,推进本地企业与上海、合肥等地企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
14 “行业大脑”培育工程 培育引进优秀服务商,持续培育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能力突出的工业互联网建设、服务机构;加大“招大引强”力度,鼓励省外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皖设立区域总部或子公司。 加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双招双引”力度,引进优质工业互联网企业在我市成立子公司。 市经信局 /
15 建立服务商资源池,遴选优秀服务商分行业建立资源池,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每年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活动100场以上。 组建市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库,依托优秀服务商开展工业互联网进园区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活动10场以上。
16 鼓励优秀服务商联合行业商协会建设一批“行业大脑”,梳理提炼细分行业共性问题和应用场景,及时总结推广优秀解决方案,推动在细分行业快速复制推广。 常态化开展场景挖掘、对接、推广工作,梳理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推进数字化模式创新,力争每年打造市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10个以上。
17 每年征集和遴选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100个、优秀实践案例100个。 每年打造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4个、优秀实践案例4个。
18 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 加快平台培育,重点打造3个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 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每年打造市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10个以上。 市经信局 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19 推动平台应用,推动平台汇聚工业大数据、工业AP 借助“羚羊”等互联网平台,汇聚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资源,加快推进“羚羊”平台赋能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 打造“1+16+N”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以省级 依托省级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配合建设市级服务子平台,推动重点企业平台数据资源向市级子平台集聚。
21 制造业品质品牌提升工程 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发挥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不断提升产业和企业的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每年推荐认定省、市级消费品“三品”示范企业不少于10家,鼓励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市经信局 /
22 打造一流产品、一流企业、一流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创新、重大课题研究,支持企业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支持中小企业强化主导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参与标准制定、注重知识产权、加强数字赋能,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3 绿色制造协同升级工程 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坚持数字化引领和绿色化协同,推动数字赋能绿色制造,发布工业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打造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壮大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力争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各1-2个,创建省、市级绿色工厂10户,推介一批节能环保企业及服务商纳入全省工业节能环保“五个一百”目录。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
24 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对照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或行业领先水平,实施一批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在全省建设一批绿色供给标杆项目,培育一批绿色制造供应商,助力重点行业及区域节能减排,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升级 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对照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或行业领先水平,实施40个以上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项目。落实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推进方案要求,推动清单内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建设,提升企业能效水平。
25 强化排污数字化监管,推动排污单位严格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生产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使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按省级要求强化排污数字化监管,推动排污单位严格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生产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使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市生态环境局 /
26 推动涉水、涉气重点排污单位加强自动监测设备、视频监控设施的安装联网及运维监管,对其他排污单位通过联网视频监控、工况监控、用电用能监控、流量计等方式进行监管,构建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视频监控、用电用能监控为辅的非现场监管体系。 每年按照更新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推动新增涉水、涉气排污单位安装自动监测设备、视频监控设施、联网及运维监管设施;依照法律法规和省最新环境管理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其他排污单位通过联网视频监控、流量计、工况监控、用电用能监控等方式进行监管,构建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视频监控、用电用能监控为辅的非现场监管体系。
27 工业软件协同创新工程 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及基础软件,支持“数字领航”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高校院所等联合组建工业软件联盟,开展工业软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解决方案集成,支持工业软件开源生态建设。 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加快软件产业全链条培育,力争每年培育工业软件创新产品及示范应用企业2个。 市经信局 市科技局
28 开展工业软件应用示范,制定工业软件推广应用目录,促进工业软件解决方案迭代升级,加快工业软件规模化应用。 推动企业积极应用升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目录产品,促进工业软件解决方案迭代升级,加快工业软件规模化应用。
29 智能装备攻坚工程 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通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首台套装备政策,攻克智能感知、高性能控制、精密加工、人机协作、精益管控、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技术。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常态化征集凝练技术难题,引导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联合攻关等方式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力争每年培育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三首”产品5个左右。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30 加快智能装备推广应用,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提升现有装备数字化水平,带动通用、专用智能装备迭代升级和应用推广,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0000台左右。 加快智能装备推广应用,力争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00台左右。
31 数字化基础支撑工程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优化升级省级骨干网络,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和应用推广。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全市新建5G基站1600个。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32 推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强化标识在工业领域中应用。 推动重点企业强化标识解析技术应用。
33 加强工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扩大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覆盖范围,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数据安全管理等国家标准贯标,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 强化工业领域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依托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分级分类管理,结合市级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活动,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数据安全管理等国家标准贯标,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
34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工作组负责协调推进全省数字化转型工作,各市、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聚焦任务目标,落实清单责任,实行闭环管理,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组建市经信局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加强工作推进,鼓励县区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聚焦任务目标,制定《六安市贯彻落实<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任务和责任清单》,实行清单闭环管理,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金融监管局
35 建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监督评价和定期报告机制,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情况纳入省、市、县(市、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实施月度监测、季度通报、年度考核。 定期调度《六安市贯彻落实<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任务和责任清单》工作推进情况,不断加快工作进展;争取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情况纳入市、县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
36 加大政策支持 通过企业诊断、设备补助和应用软件服务包、打造区域样板等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积极辅导企业、县区争取省企业诊断、设备补助、应用软件服务包、区域改造样板等财政奖补资金,争取全市获得奖补资金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市经信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六安中心支行、六安银保监分局
37 通过贷款贴息、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等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用足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延续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引导金融机构对制造业发放优惠贷款。积极争取省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政策资金,助力我市制造业项目建设。
38 鼓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带资为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降低中小企业融资负担与风险。 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对带资为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的服务商予以支持。
39 创新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方式,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 创新资金使用方式,通过政府性投资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40 强化人才支撑 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加快引进培育既熟悉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又掌握信息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加快引进培育既熟悉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又掌握信息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复合人才。 市人社局 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41 加强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培养制造业数字化专业人才。 指导技工院校开设制造业数字化相关专业。
42 加强制造业人才政策宣传解读和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投放技能培训政策相关宣传视频,发放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彩页。
43 营造良好环境 大力宣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加大对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解决方案以及企业样板的宣传推广力度,营造典型引路、看样学样的浓厚氛围。 大力宣传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解决方案、样板企业等;结合各项调研活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营造典型引路、看样学样的浓厚氛围。 市经信局 市人社局
44 鼓励举办各类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对接会等交流活动,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分享和要素供需对接。 大力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推动政策、网络、标识、平台、安全、应用等要素进园区,争取参与活动企业数达到1000家以上,线下培训人员不少于1500人次。
45 积极指导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妥善处理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指导实施数字化转型企业妥善处理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用工政策法规宣传,规范企业劳动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