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省教育厅关工委关于表扬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的通报》中得知:舒城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再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集体”。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直是舒城县教育局工作的重点。近年来,舒城县教育局不仅注重“助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更是借着“五大行动”“五育融合”的东风,极力“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化成长环境。人的成长皆有“内因”“外因”。为此,在内因上,县教育局积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导未成年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外因上,县教育局既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又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校外培训监管等。
优化育人体系。成长的环境是立体的,为此,县教育局努力协调,着力为未成年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先是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其次聚焦家校共育,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再次聚焦家校社合育,努力为社区教育添砖加瓦。
深化活动引领。搭建多彩平台,丰富校园文化,助力孩子成长。如开展“永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培根铸魂;如加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启智增慧;如实施体教融合,开展“阳光运动 健康成长”等体育活动,提升学生体质;如将武术、象棋、戏曲等民族传统融入课堂,将舒席竹编、茶叶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后服务,激发孩子兴趣;如开展科普活动,将科学精神融入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深化心灵关爱。规范全县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体系。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评测,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排查发现、危机干预与处置机制。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形式,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县教育局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学校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适时围绕青春期、考前压力、早恋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辅导讲座,引导未成年人形成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
强化安全预防。为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县教育局始终将深化预防机制摆在优先位置。如在未成年人群中普及防溺水及溺水自救、用电用气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反电信诈骗等安全知识,加大防毒品、防性侵、防欺凌教育,加大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力度。强化法治副校长职责,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形式,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提高未成年人自我管控能力,增强学生防范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有组织犯罪。
强化特殊群体。针对诸如烈士子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孤残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县教育局更是强化关爱力度。如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优先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和特殊困难儿童;开展日常走访,开展送爱心送温暖送帮扶等活动;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地来舒工作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保障工作。确保让教育温暖及时送达每一位需要关爱的未成年人。(洪丰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