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政办秘〔2024〕4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舒城县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舒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27日
舒城县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工作,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提升县域住院就诊率,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皖医保秘〔2024〕37号)、《六安市加强参保人员就医服务管理若干举措》(六医保〔2024〕24号)和《六安市低收入人口医保定点管理试点方案》(六医保〔2024〕25号)等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着力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提高县域住院就诊率,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加强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引导群众合理有序就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监测户、低保边缘户等低收入人口(以下简称低收入人口)“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康复回基层”的目标,力争县域住院就诊率2024年末不低于70%,2025年末不低于75%,2026年末不低于80%。到2026年末,力争全县低收入人口县域就诊率不低于85%,医保基金县内使用率不低于60%,总住院率控制在六安市平均水平以下。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政策宣传。
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六安市低收入人口医保定点管理试点方案》《六安市加强参保人员就医服务管理若干举措》《六安市参保人员就医服务管理十问十答》等医保政策,引导群众科学合理、有序就医,减轻参保人员就医负担。(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医保局。排名第一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二)推进全民参保。
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做好低收入人口参保排查和参保动员工作,按政策实施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监测户等低收入人口分类资助参保;强化部门间工作衔接,及时做好动态调整人员信息传递和身份标识工作,实现政策规定范围内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医保局、县税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
(三)促进有序就医。
1.建立包保机制。建立由乡镇、村(社区)干部和乡、村医务人员组成的“1+1+1”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团队,对全县所有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名低收入人口由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村(社区)干部和一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进行包保。各乡镇要建立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包保“联系卡”制度,将标有包保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联系卡”发放到每户低收入人口家中,为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提供方便。(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开展跟踪服务。服务团队要定期开展上门随访,通过上门“人人查、户户访”、对外出人员采取电话联系等方式,掌握其基本信息,全面摸清辖区低收入人口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所患病种、就医去向、医疗费用等。对有就医需求的提出合理化就诊意见。(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入户随访,分类识别。通过“一看、二问、三识别、四监测”,对辖区内低收入人口全面开展随访。
“一看”是看低收入人口精神面貌、人居环境、家庭状况和病历诊断资料等。
“二问”是问低收入人口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相关治疗用药情况和治疗效果等。
“三识别”是通过“一看”“二问”将低收入人口识别为一般管理类、重点关注类、重点管理类三类人群。一般管理类对象主要为身体素质较好的健康人群,以及患有普通慢性病且病情稳定,通过门诊治疗、规范服药就能有效控制的患者,服务团队每季度一次随访;重点关注类对象主要为乡镇卫生院可以维持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服务团队每两月一次随访;
重点管理类对象主要为乡镇卫生院无法诊断、治疗的疾病患者,服务团队每月一次随访。
“四监测”是对低收入人口血压、血糖、心率等基本健康指征,通过随访适时开展监测。
(2)强化宣讲,分类指导。积极开展政策宣讲、跟踪服务,以及算好明白账、讲清楚身边例子等方式,全面落实低收入人口合理诊疗、就近就医,减轻低收入人口就医负担。
一般管理类人群:通过健康知识宣传,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对患有疾病的通过指导合理用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将病情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重点关注类人群:通过慢特病精细化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宣讲、跟踪服务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人次,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重点管理类人群:对正在县内治疗的患者给予日常用药指导,保障患者能继续留县治疗;对于在县外治疗的患者,县内有治疗能力的,服务团队做好宣讲和跟踪服务;对居家康复或用药治疗的,做好定期随访。
(3)健全机制,有序就医。对低收入人口普通疾病、门诊“两病”首选在居住地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能治疗或需住院的患者,优先到乡镇卫生院就诊;确需转诊的,及时联系安排转诊到县级医院;超出县级医院诊治范围和能力的,由县级医院按规定转往上级医疗机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和术后康复期患者,由上级医疗机构及时转回县级医院或由县级医院及时转回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诊疗。对同一疾病县域内连续治疗的住院患者,规范上转县级医疗机构的只收取起付线差额部分,下转病人住院不再收取起付线费用。
(4)全面记录、动态管理。根据随访情况,全面做好低收入人口的健康状况、疾病情况、治疗情况、服务情况等记录,并按要求建立分类管理台账。根据随访记录情况对台账信息动态调整,以便及时准确为低收入人员就医诊疗提供服务保障。
3.定期分析研判。县医保局、县卫健委、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对低收入人口总住院率、县域内就诊率、县外就诊率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县内有能力治疗的外出就医患者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查明原因,及时反馈至各乡镇政府及县、乡医疗机构,并提出工作建议。(责任单位:县医保局、县卫健委、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规范医疗待遇。
严格执行省、市有关异地就医医保待遇政策。从2024年9月1日起,对医院建议转诊和其他方式前往(转往)市属医疗机构、市外省内和省外异地就医的(含门诊慢特病),在分类别执行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下降政策的同时,同比例下降大病保险各段报销待遇;未按规定转往市外异地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执行上述降低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原则上不享受医疗救助。(责任单位:县医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提升保障能力。
加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力建设,配齐常用药品、保障“两病”和慢特病用药。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运行能力,发挥乡镇卫生院在分级诊疗中的枢纽作用。加快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支持与上级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满足低收入人口医疗服务需求。经基层首诊转诊的低收入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全面免除其住院押金。(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工作步骤(启动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21日前)。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全县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动员部署会,开展业务培训,进行政策宣传。
(二)摸底排查、入户随访阶段(9月22日—9月30日)各乡镇要通过“人人查、户户访”活动,全面摸清辖区内低收入人口的健康状况、所患病种、就医去向等,记入管理台账,并按要求汇总上报。
(三)常态化推进阶段。从2024年10月1日起,常态化开展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舒城县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组。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压紧压实服务团队包保责任,切实发挥组织动员和宣传服务优势,引导群众就近就医、合理诊疗。
(二)加强联动协调。县医保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做好全县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要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强化政策供给,优化经办服务,对县域内就诊率、住院率、县内医保基金使用率及低收入人口外转率、次均医疗费用等关键指标定期分析通报。卫健部门要指导各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规范诊疗路径、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要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各乡镇要以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为抓手,实行网格化跟踪服务,组织乡镇、村(社区)干部和医务人员做好定期随访,加强健康指导,摸排就医去向,指导就医路径。
(三)坚持考核问效。将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年度考核奖惩,考核结果同时与所属乡镇卫生院年度绩效考核挂钩。
(四)建立奖惩机制。县政府将对各乡镇政府的此项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督查调度和激励。县财政拿出200万元作为乡镇开展此项工作的考核激励,将市医保部门预留的1.5%绩效考核激励资金的50%用于对乡镇医疗机构的考核激励。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附件:舒城县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组名单
附件
舒城县低收入人口就医服务管理工作组
组 长:王万喜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倪敬云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县委统战部部长
汪 健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李安定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徐卫东 县民政局局长
张 旺 县财政局局长
鲍世群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赵 平 县卫健委主任
黄 军 县医保局局长
张 咏 县税务局局长
王 枫 县督查考核室主任
张定明 县政务公开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梁嫣嫣 县残联理事长
张秀珍 县医院执行院长
王国宝 县中医院院长
各乡镇乡镇长
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医保局,黄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维胜、左登国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下设两个工作专班。
(一)“双向转诊”服务保障工作专班。
主要负责全县参保人员在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村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的联系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组 长:左登国 县卫健委副主任
成 员:任永红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施发明 县中医院工会主席
佘红生 县卫健委体改股股长
各乡镇卫生院分管院长
县医院医共体办公室:罗仁兵、叶昀,电话:0564-8688313。
中医院医共体办公室:张云、王艳兵。
(二)数据统计分析和考核工作专班。
主要负责全县各乡镇参保人员县域就诊率、基金运行等主要指标的统计分析和定期通报。
组 长:王维胜 县医保局副局长
成 员:岳升亮 县医保局综合股股长
朱月明 县医保局医药服务和待遇保障股股长
周庆同 县医保中心副主任、居民医保股股长
陶 奇 县医保中心工作人员
联系电话:0564-8623696(县医保局医药服务和待遇保障股股长),邮箱:195072247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