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政府办 > 新闻发布 > 新闻发布会

    舒城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11-28 15:33 信息来源:舒城县政府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主持人】县政府办政务公开室负责人        韦传勇

    【发布人】县应急局救灾与物资保障股股长    高  磊

    【发布地点】县政府一楼东侧视频会议室

    【发布时间】20241128

     

    【主持人】各位媒体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为让广大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舒城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县应急局党委委员徐志安同志、县应急局救灾与物资保障股股长高磊同志等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请高磊同志介绍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大家欢迎!

    【发布人】各位媒体、新闻界朋友们,大家好!

    非常感谢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长期以来对我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舒城县地处特定的地理位置,既有河流湖泊环绕,又时常面临季节性干旱的挑战,这使得防汛抗旱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复杂。近年来,舒城县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自然灾害形势,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我们不断加强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应急物资和救援队伍的储备与培训,推动科技创新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抗旱应急体系。根据安排,下面,我就舒城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一通报发言。

    一、基本情况

    乡镇、村作为防汛抗旱措施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升乡、村两级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打牢基层基础,2023年2月14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安徽省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一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极端天气应对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建设目标。聚焦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提升,围绕“五个强化、五个提升”即:“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强化应急要素支撑,提升保障力;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共治力”,分批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到2024年完成建设任务,建成上下贯通、责任压实、响应快速、防控严密、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体系,大力提升基层防御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水平,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

    三是我县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要求,2023年舒城县在桃溪、舒茶两镇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2024年3月5日县防指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开,8月30日,县防办印发《关于做好舒城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乡镇防指组织开展自评,9月中下旬县防办组织县应急局、水利局等部门开展县级自评,自评结果基本符合建设要求,9月26日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出验收考核申请。10月29日完成复核工作

    二、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防汛责任落实方面各乡镇均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乡镇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明确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由承担应急管理职能的机构负责镇级防指日常事务,配备应急、水利、国土等专业人员,当前正处于乡镇机构改革阶段,大部分乡镇取消应急所等相关机构,组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因此相关职责职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各村、街道汛期均成立防汛抗旱小组,明确各村、街防汛小组指挥长、成员。建立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一级包保责任人及其包保具体职责。制定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值班职责,严格执行镇级防指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镇级防指和村级防汛小组有固定办公、值班场所,配备电话、电脑等设备。各乡镇组建一支不少于50人的防汛抗旱抢险队,并配齐相应应急物资和设备。【共调整乡镇、村指挥机构415个,其中:乡镇防指21个、村级防汛领导组394个。全县188处山洪灾害威胁区、86处地质灾害点、 148座小水库及堤防、闸坝、泵站、低洼易涝点、旅游景区共落实了1266名防汛责任人】

    二是风险隐患排查方面。各乡镇积极组织开展辖区范围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4月8日起,各乡镇联合县防办、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汛前准备情况检查,对前期防汛抗旱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对汛前难以完成整改的要求制定应急度汛预案,落实安全度汛措施。汛前检查发现的53个问题包括11处隐患【其中:小水库隐患3处、河道隐患6处、道路交通隐患2处】进行了通报,并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预警响应联动方面。各乡镇制定防汛抗旱预警信息接收、处置工作制度,对接收到的各类预警信息进行研判,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重要预警信息、工作指令第一时间传递到镇级防汛责任人、村级防汛小组成员、网格责任人等。编制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划分应急响应等级与响应条件,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建立健全镇村两级雨情、水位预警监测点,各村确定预警信息员,完善镇村两级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全预警叫应响应措施。利用应急广播联网联播系统,社区群、村民群等确保宣传叫应到户到人。同时各村指挥所配备手持多功能扩音喊话器、各村街构建完善防汛包保网格,实行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包保责任。在防汛抢险的特殊时期、特殊场所、特殊单位实行关停撤机制。【目前,全县已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和防汛视频会商系统1套,建成雨量水位站162处、视频图像监测站41座、发放卫星电话72部;安装地质灾害隐患点普适性监测设备54套,安装无线预警广播设备2169套;设置气象观测站27个,另计划新建33个

    四是应急要素支撑方面各乡镇组建了50人的防汛抢险应急专业队伍,定期开展应急队伍培训,应急队伍配备电筒、防雨护具、救生衣等防护装备。并做到一队多能、一队多用,队伍规模与防汛抢险任务相适应。各乡镇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22个,共储备袋类物资38.42万条,布料类0.45万平方米,块石10.66万立方米,砂石料12.5万立方米,桩木518.2立方米,钢筋笼63个,救生衣452件,救生圈694个,防汛帐篷145顶,无人机6架,卫星电话72部,柴(汽)油发电机12台,便携式照明设备543个,移动照明设备280个,水泵148台,现有物资价值约为536.8万元。今年通过国债项目以及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将配备一批近2000万的应急物资储备,部分物资将直接分配至各乡镇和村。

    五是人民防线基础方面。各乡镇防指制定了培训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每年结合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工作。汛前组织1次防汛责任人、抢险队员、巡堤查险人员等岗位培训。每年在重点村街实施防汛抗旱应急演练1场,提升村街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各类应急预警信息平台或工具,在汛期或强降雨、强台风期间宣传防汛、防台风避险知识。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巩固建设成果,补齐弱项短板,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主持人】感谢高股长详细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哪位记者朋友要提问,请举手示意,并高股长予以解答。

    【媒体记者1高股长,您好!今年汛期舒城县也是经历了好几轮强降雨,请问在强降雨的防范应对中我们开展了哪些工作

    【发布人】由于2024年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推开,汛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及梅雨期的四轮强降雨的有效应对,全县未出现人员伤亡。

    一是强化预报预警。舒城县三次启动防汛四级响应,两次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分别于6月20日16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6月28日上午8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14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应急响应。7月9日19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11日18时县防指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应急响应。联合水利局、应急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7次;县防办防灾工作部署22次,组织会商研判12次,并形成会商意见传达至各乡镇。二是跟踪督查检查防汛关键期县防办组织人员前往受汛情影响较大的重点乡镇督导检查,同时安排专业技术力量下沉一线。三是果断转移避险。坚决执行“三个紧急转移”要求,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点、沿河低洼地带等高风险区域人员实行应转尽转。梅雨期间四轮强降雨第一,二轮强降雨,提前转移避险199户374人,其中集中安置91户180人,投亲靠友110户194人。第三轮强降雨,转移避险544户1028人,其中集中安置378户739人,投亲靠友166户289人。第四轮强降雨提前转移避险268户508人,其中集中安置142户269人,投亲靠友128户239人,(注:万佛湖镇友谊村有1户3人,1人集中安置,2人投靠亲友;庐镇乡江山村1户3人,2人集中安置,1人投亲靠友,分别按2户统计)。累计转移人员1011户1910人

    【媒体记者2高股长,您好!请问对于明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我们目前有没有初步的工作计划

    【发布人】当然是有的。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工作安排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指导协调做好县、乡(镇)、村三级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确保每支队伍都有明确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汛抗旱工作,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防汛抗旱力量格局。聘请水利、气象等领域的专家,组建防汛抗旱专家咨询团队,为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二是完善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储备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实行物资储备动态管理,定期检查和更新储备物资,确保物资在有效期内且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建立紧急采购机制,以应对突发情况。定期组织物资调配演练,检验物资储备和调配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调配所需物资。三是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协调各地及县有关部门持续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县范围内的河流、水库、堤防、涵闸等水利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对易发生洪涝、干旱灾害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建立预警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前能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间表,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四是强化信息互通,整合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的信息资源,适时构建防汛抗旱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快速传递。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确保人民群众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机制,明确政府和部门的应急响应流程和职责分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主持人】感谢高股长的热情解答!感谢媒体朋友们的热情参与!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各位还有其他方面需要了解的,欢迎大家会后与县应急局进行联系。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