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的背景和依据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环境应急预案应当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六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本预案。
二、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我县于2021年5月26日印发了《舒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舒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舒政办〔2021〕7号),并沿用至今。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地各单位人事变动和职责调整,导致预案与实际不相适应。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我县于2024年3月份正式启动预案修订工作,5月中旬,完成《舒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6月3日,向各乡镇、开发区、万佛湖管委会、县有关部门发出《关于征求<舒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6月4日,在县政府网站发出《关于征求<舒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向公众征询意见,期间收到的意见建议,均予采纳;7月18日,组织5名专家对预案文本和风险评估予以审查,认为编制规范,应急体系完善,部门职责明确,同意通过评审。9月5日,通过部门集体研究讨论。9月10日提请县司法局予以合法性审查,9月20日县司法局出具了《关于<舒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版)>的审核意见》(舒司法审〔2024〕62号),认为该预案制定主体适格,权限合法,符合法定程序,进一步修改完善。10月25日,经第十八届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1月6日,以舒政办〔2024〕12号文正式印发实施。
四、工作目标
主要是为进一步建立健全舒城县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快速、科学地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和社会影响,确保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内容
《预案》共包含9个部分内容。总则中明确了编制目的,划定了适用范围,主要包括由危险化学品泄漏、废水事故、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事故、水体富营养化等事件引发的水环境污染事件。由危险化学品燃烧(或爆炸)、工矿企业废气事故等事件引发的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由危险化学品泄漏、废水事故、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事故、自然灾害等事件引发的土壤污染事件。
预案还明确了舒城县人民政府是全县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是在舒城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专门负责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工作的领导机构,为非常设机构,事件发生时自动成立,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下设9个专项工作小组,按指挥长指令和本预案要求,各组迅速启动预案,集结队伍、紧急动员、赶赴现场,开展环境应急处置工作。
预案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监测、预警发布以及预警信息处理流程,明确应急预警等级,对初步认定为一般(IV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在4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对初步认定为较大(III级)、重大(I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在2小时内通过电话向市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报告,经核实后再书面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对初步认定为特别重大(I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2小时内通过电话向市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报告,经核实后再书面报告市人民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必要时可同时向生态环境部报告。
预案明确了善后工作。在突发环境事件终止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视情况组织实施保险理赔、社会救助、后果评估等工作。
预案规定了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要求各应急响应主体单位根据职责范围编制对应方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以上。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以及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加强对环境污染事件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业人才。
六、创新举措
预案增加了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单位及主要职责分解表。优化了应急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各应急救援成员单位职责,细化了本预案的使用范围和应急响应过程中指挥协调等事项;预案增加了突发环境事件响应流程图。理顺了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同9个应急专项小组之间的信息报告、指令传达流程。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为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预案已印发至全县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单位,并在县政府网站向社会和企业公开,下一步将进一步通过政策说明、文字解读、业务培训、广泛宣传等方式进行宣贯,把预案贯彻落实作为防范化解环境风险、提升环境应急能力、锻炼环境应急队伍的总抓手,全力保障县域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