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续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建设。自2023年1月16日,省科技厅网站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确定舒城县等22个县(市)开展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建设周期为3年(2023-2025年)。我县跟进成立了舒城县省级创新型县建设工作领导组,及时印发《舒城县创新型县建设指标体系(2023-2025年)》。
2、持续推进科技政策和科普知识的宣传。一是强化科技政策的宣传,加强科技信息宣传报道,在情报所网站发布信息80多条,按照政府办要求,结合科技工作实际,保质保量及时上报政务信息,及时完善更新《县科技局科技创新台账》。二是组织学习宣传活动。主要开展了“文明过春节”入户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召开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培训会、“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场宣传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现场宣传活动、“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九九重阳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3、进一步强化对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目前我县已审批1家培训机构,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上线已完成,为促进我县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安全的运转,今年以来,共开展各项检查10次。
4、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及时更新完善公开信息。10月29日召开《舒城县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在县级第一、二季度测评中排名靠前,积极参与全县政务公开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被评为2023年度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先进单位。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按照要求进行完善,主要对17项清单进行编制,梳理办事指南的各个步骤,整改完成查摆的所有问题。
5、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重视企业自主创新。常态化开展研发投入宣传工作,围绕县域经济考核目标,按照新修订完善的《舒城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兑现研发投入奖励补助,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00%,较上年度增长0.35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7.06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2%,核定率、研发投入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规下企业有研发活动企业6家,合计研发费用1051.2万元,科研机构填报研发费用6069万元。
6、大力发展创新主体。深入企业常态化开展科技政策宣传,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摸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底高企总数127家,到期高企27家,2024年前两批成功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6家(新认定47家,重新认定19家),总数达到166家,净增39家,第三批申报10家,目前还在省级审核当中,预测高企总量突破170家;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全年分4批,共入库科小295家,增幅58.6%,全市排名第一位,总数位居全市第三位。
7、组织科技项目申报。积极组织县域企业申报省级科技项目,中新联科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2024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为企业争取省级项目资金。
8、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7月份中新联科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六安鸿安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普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备案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六安鸿安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备案2024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积极推荐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安徽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目前我县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8家。徽网在线众创空间成功升级为省级众创空间,全县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家、孵化器1家。
9、完成科技创新季度“赛马”月调度工作。针对赛马指标、科技重点工作任务,积极谋划,充分发挥各乡镇属地作用,加强部门间协商沟通,狠抓指标提升,各项重点指标在全市取得较好位次,多次在调度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
10、开展研发投入奖励申报。为加强政策的延续性,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今年4月份,对规上有研发活动企业开展2022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奖励兑现申报,申报企业71家,涉及奖励资金630.1万元。
11、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发展体系。一是按照《2024年舒城县人才和科创专班对口合作计划》,加强与上海市青浦区科委合作交流,争取上海市农科院来舒城对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指导和推荐盛世百川和桢玥生态两家企业申报博士驿站。制定《舒城县领军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初稿。出台《舒城县“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实施方案》,经自主匹配、申报推荐、资格审查、信用核查、网上公示等程序,选认舒城县2024年首批“科技副总”14名。二是在全县乡村振兴争先创优擂台赛考核中“科技特派员”一项指标占1分,出台评分细则,并报送各乡镇三季度指标考核情况。三是做好宣州区对口帮扶和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制定帮扶计划并推进落实,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并开展家禽养殖技术培训会一场,培训30余人次。
12、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力量人才队伍体系化。一是结合各行政村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对现有科技特派员进行调整,通过各乡镇联络员推荐上报,共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15人,市级科技特派员209人,县级科技特派员187人,总人数411人,实现全县398个行政村(含4个街道)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结对服务全覆盖。开展2023年度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绩效评价工作,推荐优秀市级科技特派员32名,评选优秀县级科技特派员28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科技特派团1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2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1个、农业科技园区1个。二是积极督促“一对一”结对服务行政村科技特派员到村开展科技服务,出台《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结对服务行政村实绩考核细则》,要求结对村科技特派员一年服务不少于6次,培训不少于1次。2023-2024年,我县开展一对一服务行政村的科技特派员,每位科技特派员开展现场科技服务均超过6次。并依据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系统对结对服务情况进行打分,共兑现工作经费50.17万元。三是优化管理好安徽省科技特派员信息管理平台。
13、推进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顺利完成2023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组织开展农业领域在研项目全面自查及整改,配合做好省市3个项目验收工作。推荐2个项目申报省科技特派员赋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项目。推荐中新联科公司“电镀园区废水资源化与深度处理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申报2024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推荐项目。做好科技特派员服务成效季度调度等工作,督促按时开展服务,上传服务记录和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