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农业农村部去年启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创新探索乡村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模式。
舒城县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工作中先试先行。近日,安徽省农广校舒城分校组织34名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赴华中农业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第二阶段系统培训,通过理论深化、实践赋能、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为舒城县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此次培训中,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三产融合发展”“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等核心议题开展专题教学,系统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同时,引入“学员论坛+案例教学+现场观摩”复合培养模式,形成“学政策、学模式、学方法”的立体学习网络。
培训期间,学员们深入武汉黄陂、江夏等乡村振兴示范区,实地考察国家级优秀案例杜堂村的“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学习“点状供地”“共享农房”等创新经验。在“专家面对面”环节,专家针对“集体经济组织股权量化”“项目申报风险防控”等实操难题进行专项辅导。
“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我们增加见解,为破解产业同质化、资金使用低效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位参训学员说。
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培训效果,学员们还围绕舒城县山区、丘岗、畈区等不同片区村落特点开展结构化研讨,形成《立体资源活化与特色产业融合》《圩畈地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如何依托山区生态与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成果汇报材料,形成“一地一策”创新方案。
据介绍,此次培训是舒城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的重要实践,下一步,该县将持续深化“学用贯通”模式,推动培训成果向政策制度转化,努力打造人才振兴引领产业振兴的“舒城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