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舒城县棠树乡云雾村,古朴的田园风光与现代乡村气息交相辉映。今年来,乡党委政府紧抓“无事”找书记这一重点工作部署,将其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有力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暑期托管、道路改造、困难群众帮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用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暑期托管筑防线,奏响守护童心“先行曲”。“暑假把孩子放在这儿,能学不少东西,我自己也能安心工作了。”云雾村村民王敏对此十分满意,有了托管服务,孩子的学习不用操心,自己工作起来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针对该村留守儿童暑期 “看护难”问题,云雾村通过前期“无事” 找书记入户走访,广泛收集群众诉求,迅速启动暑期公益托管服务。依托云雾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整合该村大学生志愿者和退休老教师资源,基于学生需求和年龄特点,设计了内容充实、形式多元的暑期课程表,涵盖学业辅导、兴趣拓展、体育锻炼等多个维度,同时将陆续开展艺术培养、书法、防溺水安全教育、播放儿童励志电影、团体游戏等活动。暑期托管服务,不仅是孩子们暑期的快乐港湾,更是云雾村“无事”找书记工作中党群同心共筑民生幸福的生动写照。
农村公路“白改黑”,奏好和美乡村“奋进曲”。道路,一直是云雾村民心心念念的大事。为方便群众日常通行、共建美丽乡村,今年以来,云雾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着力实施该村主干道的“白改黑”工程,该工程自村桑院组开始,沿途的村民组有前进、中庄、黄庄、龙岗、孙山组等六个村民组,总长约1.7公里。白改黑,改变的不仅仅是云雾村的道路设施,更是云雾村的气质风貌,让文明的新风更是吹进了云雾村的家家户户。
如今,走在新铺设的沥青路上,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路修得真好,走起来舒服,车子开着也平稳多了。”“看着就敞亮,咱村越来越有大城市的感觉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平整干净的路面成为了云雾村民的心头宝,不再随手乱扔垃圾、随意占道乱摆放,也自觉提醒他人不能乱扔垃圾,自觉维护村中的环境,乡风文明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入户走访察实情,共唱基层治理“协奏曲”。“多亏村里经常开展‘无事’找书记入户走访,帮我们家解决了不少难题,现在日子有奔头了!” 云雾村村民黄德稳看着家中整洁的环境,对前来回访的村干部梁莉感激地说。黄德稳家里,其配偶樊高云为智障二级残疾,生活无法完全自理;儿媳马春是肢体残疾二级,行动多有不便。家中主要收入来源依靠黄德稳担任村级护林员的工资,以及儿子黄坤在村内打零工的零散收入。针对这一情况,云雾村 “两委” 立即启动 “一户一档” 精准帮扶机制,将其纳入重点帮扶对象。
村里考虑到樊高云和马春的身体状况,协调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开展健康检查和康复指导;结合黄坤的油漆工技能,村两委积极对接村内及周边施工项目,优先推荐其承接油漆作业,增加稳定收入。同时,在房屋修缮、冬季取暖等方面给予帮扶,逢年过节组织慰问,让一家人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兴,则国家稳。在棠树乡,随着“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乡村治理创新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模样——矛盾纠纷少了,村民笑脸多了;办事流程简了,服务效率高了;参与热情涨了,乡村活力足了。棠树乡以“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为抓手,把群众的 “小事” 当作 “大事” 来办,从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里的朗朗书声到柏油路边的休闲身影,从困难群众的幸福笑容再到乡村面貌的日新月异,处处彰显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当最后一公里变成连心桥,当急难愁盼化作满意度报表,棠树乡用实践诠释要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村民,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画卷在全乡铺展开来。(金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