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政府办 > 新闻发布 > 新闻发布会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09-29 14:56 信息来源:舒城县政府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主持人】县政府办政务公开室主任         韦传勇

    【发布人】金融服务中心副主任           彭宗苗

    【发布地点】县政府一楼东侧视频会议室

    【发布时间】2025929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根据安排,今天在这里召开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新闻发布会。热忱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参加。为此,我们邀请到了县金融中心副主任彭宗苗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请主任介绍一下防非工作总体情况。

    【发布人】主持人好!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总体情况作简要介绍。

    2025年,舒城县金融服务中心聚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打早打小,坚持常态宣传与风险排查结合,积极主动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连续3年无新增非法集资案件,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显著提高,金融秩序得到有效维护。现将主要举措与成效汇报如下:

    一、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舒城县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专班”,统筹公检法、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非法集资形势,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2025年至今共召开4次专题会议,针对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养老领域涉农及粮食加工领域非法集资等突出问题进行讨论,制定应对措施。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非法集资线索后,及时互通信息,联合开展调查处置,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风险

    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搭建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资金流向、交易行为等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如企业短期内资金异常流入、高额借贷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目前暂未收到资金异常流动线索建立基层网格员制度,充分发挥社区、乡镇工作人员的作用,对辖区内企业、投资咨询机构等进行日常巡查,及时掌握情况。网格员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上报,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三、广泛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每年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场所进行宣传。2025年至今发送提示短信2万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通过舒城政务平台、融媒体、抖音、公众号、横幅、电子显示屏大力宣传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相关知识,同时对接移动公司发送防范非法集资和养老诈骗内容的提示短信,联系交通部门在全县各路公交车上循环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标语和宣传视频,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老人、学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识别非法集资知识覆盖面和防范意识。

    四、全面排查整治,消除风险隐患

    1.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风险排查。对县内注册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含“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资产管理”“交易所”“交易中心”等涉金融字样的市场主体开展排查,截至目前共计排查58家,未发现涉及非法集资线索;同时引导相关地方金融组织变更名称和经营范围,对多次未按要求落实变更的,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2024年度提请列异4家。2024以来,对全县粮食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及涉农企业、养老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总计300余企业开展排查,未发现民间借贷及非法集资情况。

    2.对省市交办的线索及时现场办结。对省市转交我县的涉嫌非法集资线索,我中心积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乡镇实地排查并及时上报情况,比如对省市级交办的行小美养老服务公司线索、六笑口腔涉非线索以及信访部门提交的非法金融活动线索,我中心第一时间联合市场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前往现场核查,发现并未存在非法集资情况,并及时上报给市财政局。

    3.积极做好金融领域维稳工作。针对一些外省市非法集资案件,我县存在部分投资人上当受骗,我中心适当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和群众情绪,避免激化矛盾,力争不出现聚众访、赴省进京访的情况。针对排查出的县内两家企业涉及民间借贷情况,因涉及群众较多,及时上报县委政法委,并联合属地乡镇采取行政化解措施,逐步化解企业债务,后期我中心持续关注化债情况,避免矛盾激化上访事件发生。

    【主持人】感谢彭主任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哪位记者要提问,请举手示意,并请彭主任予以解答。

    【媒体记者1】请问什么是“非法集资”?它有哪些危害?

    【发布人】非法集资,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从群众层面看,许多家庭因参与非法集资,一生积蓄付诸东流,有的甚至背上沉重债务,生活陷入困境。从社会层面讲,非法集资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破坏了地方经济发展环境,还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媒体记者2】请问怎样辨别非法集资?

    【发布人】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非法集资,下面介绍一些常见手段。

    一是高额回报诱惑。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15% - 30%甚至更高,远远超出正常投资收益水平,吸引群众投资。例如,一些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公寓为名,承诺每年给予20%的高额回报,诱骗老年人投入大量资金。

    二是虚构项目。编造虚假的投资项目,如高科技研发、矿产开发等,以项目建设需要资金为由进行非法集资。这些项目往往没有实际运营,只是骗取群众钱财的幌子。

    三是虚假宣传造势。通过举办豪华推介会、邀请名人代言、制作精美的宣传资料等方式,营造项目正规、实力雄厚的假象,迷惑群众。四是亲情友情诱骗。利用亲戚、朋友、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发展下线,以“拉人头”的方式扩大集资范围。一些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亲友拉入非法集资陷阱。

    【媒体记者3】请问我们日常怎么防范非法集资?

    【发布人】一是树立正确投资观念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对那些承诺超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盲目跟风投资。

    二是核实项目信息。在进行投资前,要认真了解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查看项目是否有相关部门审批手续,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官方网站、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核实。

    三是谨慎对待陌生人推荐。对于陌生人通过电话、网络、街头传单等方式推荐的投资项目,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转账汇款。

    四是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在面对投资决策时,要多与家人、朋友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主持人】再次感谢彭主任的热情解答,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的热情参与!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各位如果还有其他方面需要了解的,欢迎大家会后与金融服务中心联系,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