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西大地的舒城县,一颗璀璨的劳务品牌新星 ——“六嫂家政” 正冉冉升起,以星火燎原之势照亮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之路。依托舒城县百合职业培训学校专业完备的培训体系,这一品牌不仅成为农村妇女叩开高质量就业大门的 “金钥匙”,更借助沪皖对口合作机制,在大别山区与繁华上海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劳务协作桥梁。截至2025年5月底,“六嫂家政”已累计向上海、杭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输送339名家政服务人员与 “长护险” 护理人员,这些从业者平均月薪近万元,客户满意度更是高达99%。凭借出色的成绩,“六嫂家政”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家政劳务品牌典型案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一张熠熠生辉的亮丽名片。
一、品牌起源:从 “六安情怀” 到 “金字招牌”
“六嫂家政”的命名饱含深意,其中“六”字代表六安,鲜明彰显地域特色;“嫂”字则生动诠释了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换取客户“安心、放心、舒心”的服务理念。这一品牌由六安市舒城县精心打造,通过深度整合本地劳动力资源,尤其是聚焦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开展母婴护理、育婴、养老护理等多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成功将传统家政服务升级为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业态。
百合职业培训学校作为“六嫂家政”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常年邀请省级母婴护理专家坐镇授课。培训过程中,采用“理论 + 实操”的科学模式,配合全程视频记录与严格的打卡签到制度,全方位、无死角地把控培训质量。学员结业后,学校实行员工制管理,与家政公司、客户签订三方合同,从薪资保障到社保权益,为学员构建起“培训—就业—维权”的闭环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安心踏上就业之路。
二、创新模式:从“送技下乡”到“入沪快车”
1. 技能培训下沉基层。考虑到农村妇女出行不便的实际困难,“六嫂家政”创新推出“大篷车送技下乡”活动。一辆辆满载知识与希望的大篷车,将政策宣讲、技能展示和实操培训直接送到乡镇村落,即使是最偏远的地区也能覆盖到位。晓天镇的张阿姨便是受益典型,她通过在家门口参与培训,熟练掌握育婴技能,顺利入职上海家庭,如今月薪高达1.2万元,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2. 沪皖协作精准对接。借力沪舒对口合作机制,舒城县与上海青浦区携手打造“申”请“舒”送模式。通过设立上海办事处、返乡培训报名点,有效打通供需信息渠道,让劳务对接更加精准高效。近年来,两地签订战略协议,与上海千户家政、时光蜕变学校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品牌+培训+输出” 一体化发展路径。学员赴沪前,还会接受全面的“岗前辅导”,内容涵盖熟悉社区环境、心理疏导等,助力他们快速融入城市生活,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站稳脚跟。
三、社会影响:从“脱贫致富”到“行业标杆”
1. 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六嫂家政”自创立以来,累计培训超3500人次,帮助2800人实现稳定就业。赴沪家政人员平均月薪在0.8万-1.6万元之间,这份可观的收入显著改善了众多家庭的经济状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农村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 品牌荣誉与行业认可。凭借卓越的服务品质与专业的培训体系,“六嫂家政”连续5年蝉联六安市家政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并在省级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2024年,更是一举入选全国家政劳务品牌典型案例,获评“全国巾帼家政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成为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典范,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与行业认可。
3.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六嫂家政”通过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家政人才,不仅有效缓解了上海市场“用工难”问题,更促进了沪皖两地人才资源共享。截至2025年,舒城与上海的合作企业已增至6家,业务范围涵盖家政服务、美业培训等多个领域,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为区域协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未来展望
舒城县发改委已制定长远规划,计划进一步扩大“六嫂家政” 的辐射范围,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未来,将重点推进技能升级和数字化管理等工作,通过与上海等城市的劳务合作,持续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协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贡献舒城力量。“六嫂家政”不仅是舒城乡村振兴的“就业引擎”,更将成为沪皖对口合作的创新样本,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李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