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经信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规划


政策解读:《六安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发布时间:2020-03-31 09:04 信息来源:舒城县经信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一、《规划》的出台背景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特点:一是泛连接。5G可以将海量的物体连入网络,构成强大的物联网体系,实现人与物随时随地共享数据,将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二是高速率。5G网络的网速将极大提升,速率是4G的100倍,高达10GB,实现海量数据在同一时间传输,可应用在高速上传下载、3D视频、超高清视频实时播放等;三是低时延。5G网络的时延从4G的30毫秒降到了1毫秒,反应速度更快、更精确,可应用在远程医疗、无人驾驶、工业控制等。未来,5G应用场景80%以上用在物与物的通信,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供有力支撑,催生机器视觉、云端机器人等新业态新模式。

作为通用信息技术,5G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正在催生数字经济新的发展形态,已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争夺的新的制高点。我国在经历了3G跟跑、4G并跑之后,已进入5G抢跑的有利位置。自2019年6月6日国家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5G成为各地发展的共同机遇,整个产业界蜂拥而至,全产业链步入发展快车道,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

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提升我市5G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培育壮大5G产业,深化5G行业应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见势早,站位高,积极研究部署5G发展工作。2019年6月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叶露中专题调研我市5G应用及产业发展,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5G时代来临的重大机遇,顺势而为,超前谋划,加快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抢占5G产业及应用发展新高地,实现六安发展换道超车。会后,市经信局立即行动,组织调研,与省里同步部署、同步编制,高起点、高质量谋划我市5G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2019年12月3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六安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将加快实现我市5G基础设施全覆盖,加快5G试点示范建设,推动5G在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着力打造5G产业发展先行城市。

二、《规划》的总体思路

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抢抓5G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按照超前布局、协同推进,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创新驱动、市场主导,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围绕“点、线、面”的5G空间布局,力争实现我市5G发展“十百千万”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打造10类5G典型示范应用场景,5G相关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带动全市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新建5G基站10000座以上,5G整体建设水平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三、《规划》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5G基础设施。加强5G基站规划建设,到2020年初,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各县适时启动县级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按照市区-县城-农村重点乡镇次序,加速推进5G网络梯次建设,率先在政务中心、万达广场、月亮岛、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区等重点区域开展5G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5G精品网络示范。

(二)发展壮大5G产业链条。做优做强5G优势产业,以春兴精工为依托,重点发展5G新型射频器件,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积极配套合肥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加快引进上游原材料企业、中游面板企业和下游终端整机企业,形成新型显示产业链条;以杭埠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做大做强电子产品关键零部件生产体系。做大做实5G潜力产业,依托我市毗邻合肥、武汉、长三角的地缘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城市芯片制造职能;立足我市磁性新材料产业优势,支持新材料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六安特色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引进5G龙头企业,积极招引华为、小米等智能终端企业设立六安分部,重点发展智能手环、AR/VR眼镜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积极融入“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着力引进长飞光纤等光纤光缆龙头企业落户六安建设生产基地。

(三)加快构建5G产业生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实体,依托六安大学科技园、六安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六安高新区双创大厦、中国云谷六安电商产业园,以“园中园”形式规划布局一批5G产业园,发展5G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搭建5G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四)全面推进5G示范应用。打造十类典型应用场景,推动“5G+工业互联网”建设,“5G+智能网联汽车”建设,“5G+4K/8K超高清视频”建设,“5G+智慧农业”建设,“5G+智慧旅游”建设,“5G+智慧医疗”建设,“5G+智慧教育”建设,“5G+智慧养老”建设,“5G+智能家居”建设,“5G+城市治理”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强化政策扶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完善支持5G网络建设、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产业化等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政策体系。

(二)创新人才建设。将5G人才列入我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加快引进一批“高、精、尖”5G技术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来我市创新创业,在科研经费、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三)完善支撑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建立5G项目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帮助解决基站建设选址难、协调难等问题。积极推动政府、组织和企业层面多层次的沟通交流,在5G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大通信基础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有序的设施建设环境。积极建设5G应用体验点,让群众直观体验5G的高速便捷,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和传统媒体等各种渠道,提高公众对5G的认知度和感知度。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