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强化教育系统的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六安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2年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和舒城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县教育局印发《舒城县教育系统2022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舒教监〔2021〕33号),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5月份开展了以“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各学校制订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现将舒城县教育系统2022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广泛宣传,大力氛围营造。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学校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班会课、宣传挂图(栏)、板报专栏、横幅标语、微信、微博、手机短信、校园网、知识讲座、演讲征文和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普及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真正起到“教育师生、带动家庭、影响社会”的效果。全县学校共制作宣传横幅61条,电子屏滚动播放防灾减灾宣传标语500多条,制作宣传展板、板报近2000多块。各校及时通过舒城教育信息网对防灾减灾日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经过广泛宣传,扩大了舆论影响,营造了防灾减灾的浓郁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日”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2.开展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安全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包括地震、森林防火、山洪、雷雨等极端气象灾害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各学校积极参与县地震局、县教育局组织的“防震减灾”手抄报评比活动,让学生自主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地震科普知识的一次集中展示。此次手抄报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家长的共同参与,为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活动期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召开安全主题班会1000多节次,手机学生制作手抄报2000多幅。
3.做好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在“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防震知识宣传和防震应急演练,结合各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地震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针对师生在教室、宿舍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师生开展紧急疏散。通过演练,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地震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活动期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公开展各类应急逃生演练234场次,参与师生近10万人次,公安、应急等部门也到学校指导开展工作。通过演练,增强了全县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巩固了防震避险知识,锻炼了防护自救能力。
舒城县教育系统将持续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演练活动,并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打造平安校园。
202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