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教育局关于《舒城县深化智慧学校管理及应用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政策制定背景和依据
为全面提升全县教师信息化素养,增强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传统教学的内生动力。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目标,依据《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应用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舒城县深化智慧学校管理及应用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通过2年的努力,使智慧课堂教学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广大教师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水平明显增长,师生信息素养持续提升;智慧课堂教学活动载体创新,智慧教学影响力扩大;全学科智慧课堂教学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逐步健全,智慧教学各项活动开展氛围更加浓厚。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4年1-2月份,县教育局电教馆牵头,县教研室、继教办参与,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市内其他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智慧学校管理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借鉴,于2月19日起草《方案》初稿,经多次讨论和修改,3月12日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通过协同办公系统报局主要领导签发印发。县教育局公职律师全程参与《方案》起草。
四、工作目标
规范智慧学校管理,提高智慧课堂应用水平,强调教师主动适应并利用信息化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能力。
五、主要内容
(一)深入了解智慧学校建设的意义。智慧学校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智慧课堂等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教学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县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举措。
(二)明确总体目标。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多措并举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研意识,培养教师主动实践与创新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三)明确工作内容。各校合理利用闲置的智慧课堂设备,扩大本校智慧教室的覆盖面。智慧课堂融入每学期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年依托各类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打破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每年县级举办不少于1次智慧课堂优质课活动,校级不少于5次智慧课堂观摩课及研讨活动。
(四)明确组织管理和要求。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学校在智慧课堂管理及应用过程中的职责和权利义务。
六、创新举措
要求各学校每学期至少登记1次智慧课堂设备情况,参加智慧课堂共同体教研活动,每年县级举办不少于1次智慧课堂培训及优质课活动,校级举办不少于5次智慧课堂观摩课及研讨活动。利用“1+X”资源盘活机制有效盘活闲置资源;融入“四带八片”模式的城乡教育质量共同体活动;实施以智慧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智慧徽师”计划;积极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宣传活动。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主要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结果运用等三个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加强对深化智慧学校管理及应用工作的领导,加强教育督导及通报力度,推动部署智慧学校管理及应用各项工作。要求学校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目标。县教育局将不定期开展智慧课堂应用督查,对有关情况定期进行通报,对取得显著成果的学校,总结经验做法并适时宣传推广。
政策解读机关:舒城县教育局电教馆 联系方式:0564-866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