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教育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全面工作总结、计划】舒城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31 07:55 信息来源:舒城县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舒城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2024年,舒城县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以中小学党建工作为统揽,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标准高要求推进了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开展集中学习18次,工委领导班子围绕《条例》学习心得、六项纪律思考等开展专题研讨6次。加强党建常规工作,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成率达到100%,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备案35人,发展新党员16人,上报“光荣在党50周年”党员15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在全系统开展了党员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治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N”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以及校服采购、教辅资料征订、学校工程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双减、教育乱收费、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后勤管理等等事项。

    (二)教育内涵进一步提升。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9个学科的质量监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顺利通过教育部督导评估。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39个,总建筑面积21420平方米,总投资1310.7万元,实施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7个,改扩建塑胶运动场29287平方米,总投资1620万元,义务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加强。杭埠镇第二小学、舒三中学小学部、城关一小、千人桥中心校新建工程全部开工建设。43所小规模学校、45所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

    (三)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全面启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投入专项债资金1.35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设公办园8所,新增建筑面积740平方米,新增学位800个。加快推进省示范高中优质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项目8个,总投入933万元,建筑面积12670平方米。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进一步完善了舒城职业学校“一本部二校区三基地”的办学格局,幼儿保育被认定为安徽省中职学校优质专业,积极拓展与杭埠产业新城、舒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与县内企业进行了11个班进行工学交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三类残儿入学率达到100%,适龄残疾儿童入籍率达到100%。积极推进民办学校规范化管理工作,开展了民办教育机构年检工作,对民办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存在问题开展排查治理工作,认定优秀民办教育机构5所、合格机构 58所。

    (四)五育并举进一步落实。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评选市县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301人,评选优秀班主任和先进班集体285人,评选“校园雷锋”96名。开展“2024年网上祭英烈”等系列活动和第30届全县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评选、小学生讲故事和中学生演讲主题活动等。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成功举办舒城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课间操比赛活动。强化劳动教育,开展了劳动教育专题培训和第4个全省“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安全、平稳、有序完成了“四大考”任务,城乡教育质量8个共同体上半年累计开展线上集体备课、集体研修、示范课、班主任论坛72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历史、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学科,参加人员达3200余人次。对万佛湖中心校等8所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专项视导,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常规教学教研工作。

    (五)教师队伍素养进一步提高。对全县55所中小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平稳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共认定教师资格977人,落实教育系统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25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有偿家教违规办班补课等行为专项治理,严查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出动执法人员260人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5次,处理问题线索59条,排查在职在编教职工 5600 人。开展国培、省培、全员培训、专项培训等14个项目的培训,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939人次。

    (六)教育民生进一步提质。落实乡村教育振兴各项工作任务,发放各类资助16549人次1356.34万元。对41名重度残疾无法入学儿童,开展了每月4次的“送教上门”工作。全县享受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92所,受益学生30198人,全县100%采取食堂供餐,实现实施学校和受益学生全覆盖。扎实实施“安心托幼”行动,在41所公办幼儿园新增托位1300开设托班的幼儿园数达到52%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推进“老有所学”行动,2024年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数5.32万人,实际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数为5.62万人,年度完成率105.64%

    (七)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扎实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两项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防溺水、防校园欺零、学生交通安全、学校安全保卫等重点工作,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开展安全主题班会14000多课时,悬挂横幅及电子屏滚动播放各类宣传标语1100余条,制作各类安全宣传展板600多块,黑板报3500余块,征集法治宣传、消防安全、反电诈、防欺凌、禁毒、食品安全、校园燃气整治等各类安全教育作品1000余份。

    (八)教育重大改革进一步推进。推进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课后服务开展率、“五项管理”达标率均达100%。开展了常态化的联合执法行动,促进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健康发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占比3.76%。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开展了“双减”“五项管理”、幼儿园办园行为等专项督导。

    此外,承办“两案”办理11件,关工工作、机关后勤、妇联、团工委等都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以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质量,严格规范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执行。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1+3+N”集中整治以及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二)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投入,保持财政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全面优化学校布局,提高学校保障能力,促进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进城关一小、千人桥中学东校区、杭埠第二小学和舒三中学小学部新建工程建设。

    (三)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坚持“五育并举”,加快落实“五大行动”实验区建设。实施传承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力度。继续推进城乡教育质量共同体建设,实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四)强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持续推进落实“安心托幼”行动,提升保教质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推动小区配套园和普惠园的政策落实。推进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规范公民办幼儿园管理能力、卫生安全、保教质量等方面工作,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普惠率达到99%以上,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65%以上。

    (五)强化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持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舒城职业学校建成国家级“双优”中职学校。聚焦装备制造、铁基材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健康和新能源产业,动态调整舒城职业学校学科专业,加快高端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全面提升舒城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深化产教融合、职教融通、科教融汇。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舒城经济建设的能力。

    (六)强化民办机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民办学校管理,核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巩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专项工作成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的办学,促进民办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打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活动,促进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强日常巡查,严防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超范围培训等问题,加大变相违规培训查处力度。

    (七)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引领,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名师、名校长、名班任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选树师德标兵,讲好师德故事,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大师资补充力度,继续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县外在编教师选调政策。继续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提升师资整体素质。持续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统筹管理,在实行教师交流轮岗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有益探索。

    (八)着力强化学校和学生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园安防体系建设,全力以赴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稳控工作。健全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持续高压治理乱收费行为,规范招标采购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巩固“三防四率”建设成果,聚焦校舍、校车、餐饮、消防、危化品、防范欺凌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以防溺水、防电诈、防激情犯罪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工作学习环境。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