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工作落实】舒城县财政局2021年财政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2-03-01 14:45 信息来源:舒城县财政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2021年以来,县财政紧紧围绕开好局、起好步,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切实增强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保障能力,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财政收支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1亿元(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4.5亿元,比上年增长4.4%;非税收入5.8亿元,比上年下降4.5%。全年民生支出513694万元,占比85.6%,教育、卫生健康、生态环保、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切实兜牢“三保”底线,落实预算安排、预算执行和库款保障“三个优先”,推动“三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全年“三保”实际支出36.6亿元,支出进度100%,“三保”支出得以兜牢兜实。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2亿元、新增发行债券资金22.5亿元,有效提升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财政服务经济发展坚定有力。坚定不移支持工业强县,拨付资金8969.1万元,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惠及26家招商引资企业。出台《关于发展平台经济和鼓励乡镇“引凤还巢”的奖补政策》,对引进县域外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争取优质企业落户舒城。会同县住建、金融部门联合印发了《舒城县建筑业企业奖励政策实施细则(试行)》文件,支持建筑业加快发展。拨付资金1580.3万元,支持和推动县域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三重一创”、人工智能、生物基新材料政策项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拨付资金321.6万元,支持 5G 发展。拨付资金17202.2万元,奖补平台经济项目,支持数字经济建设,推动加快数字化发展。支持实体经济,严格落实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全年累计减税降费7.5亿元。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县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5200万元、拨付省市资金1480.8万元,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动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县财政安排资金570万元,奖励5家企业上市挂牌和英力电子股份企业上市,引导更多优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拨付资金1080.7万元,引导和支持商业及服务业发展。投入6.2亿元,统筹用于县重点工程建设。争取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9.7亿元,快速投向杭埠河治理、“三馆一院一空间”、县委党校、城乡公共停车设施、智慧电子小镇、棚户区和城南城中村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2021年新增项目1个,总投资24.7亿元。

三是财政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实施省定民生工程,切实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建立“两单一函”推进机制,定期开展上门会商、实地督查,适时召开调度会议,及时拨付各级民生工程资金25.6亿元,32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统筹拨付3.6亿元,推进基础教育普及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累计拨付就业补助资金2953万元,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社保扶贫实现弱势群体全覆盖,城乡居保缴费人数31.5万人,人均缴费水平提升到 527元,全年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2.3亿元。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年累计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3.1亿元,增长14.8%。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城市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 659 元、 857元、1032元。落实优抚政策,扩大优待面,发放各类抚恤补助款10378万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县级财政投入稳定,筹集衔接资金49910.3万元,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幅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当年支出比例达到31.5%,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在乡镇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扩大临时救助范围,健全防止返贫帮扶机制。开展“防贫保”综合保险试点,基本建成防止返贫致贫综合保险体系。加快农业保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资金5612.9万元,助力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和茶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惠农惠民政策,累计发放惠农补贴资金79969.6万元,惠及25.6万农村人口。拨付资金11945.4万元,全力服务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免费疫苗接种和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安排专项债券资金1亿元,支持县医共体卫生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拨付经费1044.7万元,保障市五运会成功承办。

四是财政监督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对直达资金的管理和规范,实时监控直达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全过程,将全年收到的上级各类直达资金12亿元,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已支出12亿元,支出进度100%。全面规范资产出租、处置等管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2088.8万元、处置收益201.6万元,出租出借资产收益1713.2万元。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组织开展了94个部门整体支出、245个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覆盖资金63.9亿元;选取19个重点项目开展财政绩效评价,涉及资金48.5亿元。绩效评价信息与2020年决算同步向社会公开。绩效评价信息与2020年决算同步向社会公开。开展了2022年绩效目标设置和事前绩效评估工作,事前评估项目45个,涉及资金4.6亿元。出台了《舒城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对县直各部门和乡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行年度考核。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印发了《关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厉行节约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3大类15项工作任务,严明工作要求,确保禁止类、严控类、压缩类支出事项落实到位,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全年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加强财政库款管理,防范财政支付风险,库款保障水平始终处于0.3-0.8合理区间。持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128.7亿元,未突破省政府核定的限额。严格执行化债方案,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预计2021年我县政府债务率为107%,属绿色等级。强化财政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年度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牵头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滞拨闲置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全县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排查整治,积极配合县纪委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完成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落实政府采购活动有关政策要求,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全年实际完成政府采购20447.8万元,节约资金3054.5万元,节约率13%。

五是财政体制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紧扣工作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全县98个预算部门,234个预算单位完成基础信息录入与维护,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预算编制业务模块2020年6月在县级上线运行,预算执行模块、单位会计核算模块于2022年1月正式上线运行。出台《舒城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转型实施方案》,高位推进平台公司改制转型,健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制订薪酬制度和考核机制,开展财务审计和信用评价,县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加速落实见效。印发《舒城县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完成13家涉改单位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9家涉改经营类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舒城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的实施方案》,41家涉改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工作稳步推进。

六是财政党建工作亮点纷呈。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年度重大政治任务,党史专题学习8次、专题研讨5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3次。积极组织参与唱红歌、“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座谈、“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和党史知识竞赛等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志愿活动,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观看红色教育专题片和红色影片活动,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精心选派第八批驻村工作队员5名,驻村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抓好《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学习贯彻,拓展和深化“创旗争星”活动,引导党员创先争优、爱岗敬业,机关1名同志当选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党代表。建立局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抓好党员队伍管理,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名、发展对象1名、转正1名。认真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抓好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安徽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两项牵头整改任务如期完成。

二、2022年工作重点

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2.2亿元,增长9%。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组织收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力保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加强收入预期管理,配合税务部门加强收入征管,努力挖潜增收,全力保增长、促增收;不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各项非税收入按时足额入库。抢抓政策机遇,有的放矢开展争资立项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是着力保障重点支出。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领域,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坚决兜住民生底线。足额落实财政配套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支出,兜牢“三保”底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好县委、县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三是着力推进财政改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开展重点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运用到年度预算安排中。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健全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稳妥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加强动态监控、风险预警和评估,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推动预决算公开规范化、制度化,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加快转型发展。

四是着力提升理财水平。自觉接受预决算审查监督,及时报告工作落实情况。深入配合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提升预算执行水平。落实向人大报告政府债务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有关制度。加大审计问题整改力度,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财政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从严改进工作作风,促进财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作效能的提升,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