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人社局 > 乡村振兴 > 工作落实

舒城县人社局上半年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22-06-21 09:44 信息来源:舒城县人社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2022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单位严格按照县委1号文件重点工作要求推进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我县已有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两个:舒城南聚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舒城县徽网在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每个创业园具有各自产业特色,产业聚集“雁阵效应”显现,舒城南聚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羽毛产业为依托,重点孵化一批如:羽毛产业为龙头的体育用品、服饰加工、儿童用品等相关企业和配套的企业计32家。舒城县徽网在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入园企业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进园孵化企业34家,吸纳就业人员801人。创业园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人才引进、政策宣传、房租减免、项目申报等一系列服务。

目前正在申报的创业园有一家为舒城县五金产业园,项目位于舒城县经济开发区纬三路,是借鉴德国工业4.0,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行动,突出研发、设计、制造、运营发展要求而建设的。项目占地面积135亩,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该项目集标准化厂房、研发办公以及部分配套建筑为一体,主要针对五金产品加工、研发、检测、等功能设计的生态工业园区。目前一期已建成11.3万平方,投资1.5亿元,其中已销售43907平方,已租赁62530平方,入驻企业15家,解决就业300多人。

(二)加大劳务输出、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克服新冠疫情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不利影响,积极宣传发动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和在岗农民工参加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学习工业生产岗位技能和家政服务行业需要的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的能力。截至目前,我县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和各园区企业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2600余人,占全年培训任务3000人的86.7%。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掀起群众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热潮。年初县人社局利用各种招聘会现场 、“四送一服”上门和街头政策宣传台、微信群、服务窗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送政策进社区、进乡镇、进村,做到培训政策家喻户晓,服务千家万户。启动农民工培训班的时候,我们都尽可能到现场上好政策第一课,做好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政策解读,让大家详细的了解培训政策,用好用足培训政策。

二是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想方设法尽早启动培训工作。年初由于周边邻县疫情比较严重,根据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要求停止一切线下现场培训工作。县人社局根据培训有关政策,调整培训工作思路,利用省职业培训系统受理培训开班申报,并引导各类培训机构积极使用网络线上平台,给学员线上授课,并保留线上授课记录作为日后享受政策依据。疫情期间共有6家培训机构28个培训班利用线上给学员上全部理论课和部分实操课。

三是开展技能鉴定和结业考核,保障培训效果。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达到规定课时,统一参加由市技校组织的技能等级考核,考核合格人员发给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其他农民工参加培训班达到规定课时,参加结业考试,成绩合格人员享受培训补贴政策。通过严格的鉴定考核,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社会效果。

(三)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2022年我县计划招募20名该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目前已完成报名审核工作。下一步将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后续考试、上岗工作等。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党建引领就业创业工程,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依托六安市“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了全县人力资源摸底调查,重点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学历、年龄、技能特长和返乡意愿等基础信息,全县共采集 614688人,占我县按户籍人口60%设定的目标任务589756人的104.23%,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为全县“双招双引”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实现“鸿雁回归”打下了坚实的基层。

二是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撑。一是加强了 “六安市人才新政”、“六安市人才购房补贴”、“舒城县吸引大学生创业创新生活补贴住房补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群体就业见习帮扶计划”等现有政策的宣传。二是拟制“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支持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提交县委县政府研究。三是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贯彻落实人才新政过程中关于社会保险问题的建议”,对现有政策进行了完善。

三是开展了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技能技撑。截至6月中旬,开展了脱贫稳就业培训147人次,专业为中草药种植、蔬菜种植等,开展了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1582人次,工种为家政服务等,开展了新徽菜师傅培训197人次,通过培训,使他们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能,提高了他们生产、就业和创业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服务有待提升。目前创业园为入园企业提供较好的硬件措施,提供低价出租厂房、免费的物业服务、政策咨询指导等。但孵化器的功能并未完全的凸显出来,包括举办创业活动、对接的中介服务机构、邀请的创业导师进行的导师指导活动等真正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二)缺少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无法引进,入园企业人才需求紧张,总体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短缺,不易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农民工培训资源有限。我县培训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多样性培训技能工种需求且农民工普遍学历偏低,难以接受更高级别的技能培训,拿到更高级别的技能证书。

(四)适业人群流出严重。我县青壮年劳者力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现有劳动力年龄普遍较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作好园区政策宣传活动,使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深入人心,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让好政策惠及广大创业者,为创业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二)做好服务对接,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创业园区与高校合作,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鼓励园区发展好的企业,分享经验、;鼓励社会团体举办创业培训活动、创业创新比赛及各种围绕“双创”的公益活动,培育创客文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整合培训资源。合理引导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加大培训投入,提升办学层次,适应市场的培训需求;加强与六安技师学院等院校的合作,帮助培养师资队伍,提供技术支持和技能鉴定,开展更高技能和新技能培训。

(四)加大政策宣传兑现力度。吸引各类人才来我县就业创业,通过人才招引,壮大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五)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就业创业工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通回“鸿雁回归”, 壮大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六)加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通过人才培育的方式,壮大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