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自然资源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舒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2-08 09:59 信息来源:舒城县自然资源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全县自然资源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力以赴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努力破解耕地保护、保障发展难题,取得预期工作成效。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规划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开展舒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县政务文化新区城市设计,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了《舒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和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单位,完成县直单位和乡镇空间布局、城镇化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等5个方面专题研究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完成新一轮约260平方公里全县规划建设用地范围1:1000数字化地形图航测。持续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县域地下空间及人防、5G基础设施等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导万佛湖镇汪湾村、南港镇缸窑村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全县394个村庄分类和乡镇村庄规划评估工作。依据《六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开发边界试划工作方案》要求,上下联动统筹划定我县城镇开发边界,初步划定成果已上报。全县第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开展。

(二)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全县耕地保有量保护数60923.23公顷,超出市政府下达目标数332.9公顷。编报16个乡镇水毁耕地复垦项目,争取省级资金374.29万元。配合开展全省“三调”耕地资源质量分类调查,完成全县61个采样点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土壤条件补充调查两次采集任务。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投入治理资金450万元对4家废弃矿山治理,治理面积29.88公顷。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2020年分解落实全县土地整治任务9000亩,其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5000亩,新增耕地项目4000亩。截止目前,增减挂钩和新增耕地项目分别组卷上报4526.2亩、2428亩。通过实施各类土地整理项目,实现新增耕地5248亩,实现市场价值近7亿元。完成柏林乡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省级终验。加强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核查。完成部级反馈110个储备补充耕地异议举证、36个批次增减挂钩项目清理检查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实整改工作,促进乡镇切实加强项目的后期管护力度。组织开展并完成全县征地补偿标准调整以及被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等补偿标准成果的汇交工作,新的全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和六安市被征收集体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公开发布。

(三)土地要素保障落实落细。新《土地管理法》自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后,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实施条例,同时对成片开发标准反复研究,导致建设用地报批难、报批时间长。立足于土地要素支撑,县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向省市的沟通、汇报和争取,在全县建设用地空间“倒挂”的情况下,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报批方式,上报审批项目用地面积1527.49亩,在全市范围内成绩领先其他县区。用地的报批,使得我县武警应急综合救援基地、华夏新城区交通道路、县医院东区扩建、S330、S103改扩建工程以及舒中停车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得到落实。与此同时,组卷上报新建德州至上饶国家高速公路合肥至枞阳段工程(舒城县段)、杭埠河治理工程(舒城县段)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用地2个、面积4805.78亩。与岳西县政府签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转让协议,购买增减挂钩指标622.365亩,交易价款21782.775万元,使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建设用地指标不足问题得到解决。

(四)土地资源市场平稳有序。严格执行“招拍挂”规定,所有经营性土地、工业用地进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公开交易。截止目前,全县供应土地88宗、7648.53亩,出让价款41.1326亿元,其中商业及居住用地13宗、1332.74亩,土地出让金26.6313亿元;工业21宗、1252.23亩,土地出让金1.0309亿元。城投融资7宗、1034.22亩,土地出让金13.4704亿元;划拨47宗,4029.34亩。出让面积同比增加11.49%,出让价款同比减少18.74%。盘活并优化使用存量土地,完成万佛湖在水一方旅游公司、安徽中筑建设集团公司等2家企业收购,面积88.4亩,收购款3936.42万元。晓天老街国有土地收购方案的拟定、收购准备等工作正在开展中。

(五)地灾防治管理成效显著。认真落实汛前调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三查”工作,2处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通过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验收和确认。汛前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处,经专业队伍排查和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认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经汛后核查待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19个。积极开展治理工程。汤池街道不稳定斜坡和山七三石寺崩塌治理工程项目完成施工并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我县仅有两处中型点(威胁2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隐患消除。与此同时,积极申报省级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项目,晓天镇和岗村何家冲组滑坡、高峰乡东港村冲口组滑坡、全县34处排危除险工程项目和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获得省级批复,争取省级治理资金613万元。实施好搬迁避让“以奖代补”项目。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对6个乡镇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1户群众实施搬迁避让,争取省级“以奖代补”资金33万元。目前涉及搬迁11户群众老宅已全部拆除,通过市局初验。

(六)矿产资源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发挥开采动态监测常态化精准化监管作用,促进矿山科学、合理、有序依法开发,全年完成开采动态监测三次,鉴于在委托省地勘局313地质队对全县9家石料矿和1家萤石矿监测过程中,发现5家石料矿山企业超层或越界开采的行为,对 5家矿山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并下达整改通知。目前任务整改基本完成。省市县联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协助省厅完成春秋兄弟采石场采矿权公示信息现场核实、协助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局对舒磊、兄弟、山边和新街矿4家矿山开发治理检查、会同县应急局对6家矿山开发治理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已督促矿山进行整改。全县9家石料矿采矿权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

白鹤滩-江苏±800特高压直流工程(舒城县段)、500KV金牛输变电线路路径以及德上高速、宣商高速、合枞高速等项目压覆矿产审查予以落实。

(七)自然资源执法监察从严管理。严格落实巡查制度,推动执法巡查工作关口前移。全年巡查发现违法23起,制止违法23起,立案查处3件。同时指导督促国土所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巡查工作,切实做到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得早,制止得住,违法案件发案率得到控制。同时,通过动态巡查、群众举报、上级交办、卫片检查、12336专线举报等多种渠道,掌握案源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全年立案查处96件,其中土地53件、面积634.8亩,结案42件,拆除违法建筑物1244.79平方米,没收建筑物264347.34平方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4件;矿产违法案件43件,罚(没)款26.1万元,结案23件,其中4件因违法开采矿产资源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有效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上报工作,结合部、省下发的17313个图斑的核查,我县上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2499个,等省级复核复查确认。抓好认定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完成凤凰岛度假村项目49套别墅、1栋综合楼拆除整改任务,建筑垃圾清运结束覆土复绿,已经省级验收通过。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工作,千人桥乡情农家乐行政复议和县法院、市中院两级行政诉讼案、潘家农业生态园、九龙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行政处罚案和行政赔偿案,当事人诉讼一、二审均被依法驳回。及时办理信访事项。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事项 34件,办结30 件。

(八)不动产登记等基础业务不断夯实。不动产登记中心作为面向办事群众的服务窗口,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创优营商环境,全面履行服务承诺。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100034 条,出具不动产登记信息证明 10979份,缮发各类证书、证明共47565本,其中不动产权证24306 本,不动产权证明23259本。开展舒城县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预估登记28.6万宗,截止目前,完成外业权属调查20.24万宗,累计完成外业测量(含倾斜摄影)20.66万宗、出图20.25万宗、宗地范围划定17.02万宗、成果公示3540宗。大力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动产抵押登记延伸至银行网点,振兴村镇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线上外网系统正式上线,申请人在银行可现场办理自助打证业务 。司法查封、解封延伸至县法院实时办理。全县开发企业全部可以线上申请办理商品房转移、期转现、预告预抵押组合登记等业务,实现不见面审批、网上反馈,现场核验,一次办结。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向县、市数管局申请大数据共享接口20个,目前公安等部门6个接口已打通,实现信息对接。开展解决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梳理摸排上报符合“难办证”专项治理范围的小区16个、房屋1945套,截止12月9日,实现治理率100%,总发证率86.17% 。

根据国家工作部署,认真开展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全县调查区面积210952.46公顷,其中农用地186445.58公顷(占比:88.3438%),建设用地19897.19公顷(占比9.43%),未利用地4609.69公顷(占比2.19%)。形成各地类图斑共191681个,其中农用地139385个、建设用地48950个、未利用地3346个。截止目前,基本完成舒城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三调”初始数据库及统一时点变更工作成果已通过省及国家三调办内业核查。

国有土地收益管理得到加强。按照国家《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要求,经十七届县政府第30次常务会通过,对县城区、万佛湖、杭埠镇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以及万佛湖风景区区域土地指导价予以公布实施。2020年1月1日为估价期日,制定并通过城区商服用地、商住混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标定地价结果。抓好政务服务工作。按照全省国土系统“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工作部署,依托省政务服务外网平台,认领国土资源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00项,编制权责流程清单116项。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建设用地空间和占补平衡空间双受限制。《舒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期内,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已超出市政府下达的目标,截止目前,在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核减3413.43亩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后,仍然倒挂2860亩,导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限批,多个项目无法落地,而目前距离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启用还有近一年多的时间,新规划不能实施同时影响我县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与此同时,我县耕地后备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后备资源已十分匮乏,目前尚未归还省级项目库指标1083亩,加之2020年7月补充耕地核查举证类项目异议指标被冻结指标1762亩,以及正在实施的合枞高速、杭埠河改造工程等省部委立项的交通、水利项目需要2656亩占补平衡指标,须从我县补充耕地指标库中进行补划等因素叠加,我县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呈现较大缺口,制约项目落地实施。

卫片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形势严峻。尽管国家每年通过卫片执法检查方式加强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且具有趋紧的态势,自2019年开始按照“季度+年度”全覆盖检查,整改要求越来越严,但违法用地多发的局面仍然难以有效控制,有些难以整改到位。截止目前,在市局2020年1、2季度卫片执法检查下发图斑的核实情况的提示函中,我县违法用地总量85.38亩,全市靠前。问题的存在既有基层政府依法用地意识淡薄、履职不到位的原因,也有违法与守法的利益反差巨大的原因,以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难,案件查处和惩戒的震慑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的原因。

业务技术力量薄弱挚肘信息化建设。随着自然资源系统耕地质量等别、“一张图”、不动产登记、空间规划等、土地整治等工作方面数据库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对各业务部门电子技术要求也日趋提高,在当前现有人员和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出现应对日常工作力不从心,无法及时学习更新新的技术和规范,一些工作推进存在障碍的现状。鉴于自然资源有关工作的保密性和延续性,加强人才招录引进或系统内部技术交流成为迫切需要。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立足县全域、开发园区、产业集聚区及其他城市功能区对空间发展做出合理安排,完成《舒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及详细规划、《舒城县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2021-2025年)》编制和报批工作,围绕政务中心、广电中心、“一场三馆”、飞龙湖、水木清华等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务文化新区规划建设服务。完成万佛湖镇汪湾村、南港镇缸窑村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实用性村庄规划报批工作。

二是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效能。充分利用政策、规划空间,挖掘建设用地供应潜力。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工矿废建设用地开发复垦项目,扩大用地增量;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根据新一轮县城规划,盘活闲置和低效使用的土地,缓解用地瓶颈制约。严格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和矿产资源保护规划的执行,确保重点项目落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部成片开发(试行)要求,组织相关单位编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并报省政府备案,使得符合用地报批条件的用地尽快获得省政府批复。

二是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层层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做实、落细,确保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强化土地供给的刚性的同时,加大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力度,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留足后备资源,实现以建设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目标。完成已组卷上报增减挂钩项目和新增耕地市级验收任务,摸底排序并下达乡镇新的土地整治任务。

三是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在建设用地规模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坚持“严控总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工作思路,发挥资源节约集约在促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作用,实现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作格局。多维开发拓展资源空间,主动向地上、地下要空间,鼓励建多层标准化厂房,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根据省厅年度下达的任务,按照“增存挂钩”制度要求,分解下达年度处置任务。

四是着力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结合“八五”普法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大力开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切实增强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共同责任落实,完善与发改、监察、公安、城管、住建、林业、农业、信访、供水、供电等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和联合执法,牢牢把住依法依规用地“红线”,对新增违法用地坚决做到“零容忍”,严肃查处,以铁腕手段遏制违法违规用地、非法采矿频发态势,努力营造良好的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五是保民生促社会和谐。对照土地征收报批、地灾防治、不动产登记等方面职责,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违法批地行为。发布执行《舒城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成果》《舒城县征收集体土地房屋等附着物补偿标准调整成果》。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策群防体系建设,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提质增效,妥善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行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办事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双提升”。

六是夯牢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数据支撑,以“一张图”建设为核心,推进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努力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网络化自然资源管理流程,做好系统内部业务技术交流工作。完成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任务,推进“三调”成果共享和运用,为自然资源管理打好基础、提供支撑。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