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自然资源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舒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制度》文字解读

    发布时间:2025-03-10 08:55 信息来源:舒城县自然资源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一、文件制定背景和依据

    该文件的制定背景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项目的顺利推进。依据包括国家和地方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的指导文件,如《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

    二、文件制定意义

    一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明确的流程和职责分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二是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通过规范化的用地保障流程,确保项目用地及时到位,避免因土地问题影响项目进度。三是加强部门协作。通过领导小组和会商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修订过程

    一是调研和征求意见。2月10日-28日,通过调研和征求相关用地单位意见,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二是草案制定和修改。3月1日-3月5日,根据调研结果和反馈意见,制定草案并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三是审批和发布。经过相关领导会商审批后于3月7日正式发布实施。

    四、工作目标

    一是规范用地保障流程。明确用地保障的申请、初核、会商、报审和保障等环节,确保流程规范、透明。二是提高审批效率。通过领导小组和会商机制,加快审批速度,确保项目用地及时到位。三是确保用地合法性。通过严格的审核和会签制度,确保用地保障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五、主要内容

    一是组织领导。成立土地要素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的职责。二是用地保障流程及职责。详细规定用地保障的申请、初核、会商、报审和保障等环节的具体流程和各部门的职责。三是负面清单。列出不纳入土地要素保障范围的项目类型和条件。

    六、创新举措

    一是领导小组和会商机制。通过领导小组和会商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审批效率。二是负面清单管理。明确不纳入土地要素保障范围的项目类型,避免资源浪费和违规用地。三是会签制度。实行经办股室会签制度,确保报批材料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领导小组和各股室职责明确,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完善流程和制度。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完善用地保障流程和制度。三是加强监督和评估。通过纪检、发改、林业等部门的参与,加强用地保障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四是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OA系统和报件系统,提高用地保障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确保流程高效。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