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住建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规划

    舒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25年度全县城乡建设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31 09:51 信息来源:舒城县住建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规划开好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全县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五届九次、十次全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新千万工程”,奋力打造“三色舒城”战略,进一步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加快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转型升级,坚决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着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项目带动,稳步扩大城建领域投资。一是强化项目谋划实施。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对照“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国债等政策,持续推动53个项目谋划工作,总投资约137亿元,其中城中村改造项目18个、地下管网改造项目2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个、旧房装修2个、住宅电梯更新项目1个、市政设施安全改造项目2个、城品活力贷项目2个,做到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投资约1.03亿元,实施改造老旧小区22个,建筑面积16.628万平方米、居民1486户;稳步推进水环境“厂网河”一体化治理项目,新改建3.2公里管网。推动舒城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项目落地。三是强化项目监测调度。扎实开展住建领域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调度,计划申报纳入住建领域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投资79.4亿元,年度投资18.9亿元,确保重点项目按照序时进度推进。

    (二)坚持提升品质,强化中心城区龙头地位。一是扎实开展城市体检。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建立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及时完成年度城市体检和“十四五”城乡建设发展评估。二是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活力,加快南溪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推进鼓楼片区、七星片区、金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计划打造一条具有舒城地方文化特色的街区,提升鼓楼街、乌龙井、梅山南路等传统商业街区风貌,将春秋菜市场、三拐塘菜市场改造为现代化复合型邻里中心,打通南溪路、清水路,升级改造梅河东路、龙津大道等城区主干道。三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及时编制并发布《舒城县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扎实开展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其中建筑与社区类项目不少于2个,其余类型项目不少于1个。深入融合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小区改造、新建住宅等相关建设项目,加快补齐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

    (三)坚持强化保障,持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发展战略,及时组织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落实房地产调控新政策。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坚决做好“保交楼”后半篇文章,打好保交房攻坚战。防范新增逾期风险,充分发挥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确保“白名单”申报“应进尽进”。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加快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建立住房保障轮候库,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申请、受理、审核、退出认定机制,计划年度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685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400户,加快完善“高端有供给、中端有需求,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三是稳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4个、总投资7.95亿元,涉及户数705户,征迁面积约10.57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1.03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2个,建筑面积16.628万平方米、居民1486户。

    (四)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推动融合发展。一是推进特色集镇建设。围绕“三色舒城”定位,立足于各地资源禀赋,全力支持各地扎实开展集镇建设“六个一”工程,打造各具千秋、优势凸显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文旅名镇、生态优镇。二是提升城乡风貌特色。抓好历史文化遗产修缮保护,有序推动晓天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剩余12处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落地街区整治提升项目。持续做好历史建筑、传统建筑普查认定、名录公布、挂牌保护、测绘建档、保护图则编制等,积极探索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活化利用。三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按照“应改尽改”原则,计划实施危房改造150户,补助资金220万元。稳步推进农房抗震改造。持续开展设计师下乡和农村工匠培训,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五)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化政策支持。依法依规推广“联合体”“评定分离”或专业及劳务分包等方式,提高本土企业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强产业培育。全力支持企业资质升级和增项,着力培育建筑业龙头企业,完成县内三级施工资质提档升级,力争 2025年新增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2家、纳统企业10家,建筑业产值增长不低于2%。三是净化市场环境。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落实“宽进、严管”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转分包等行为整治。四是推动产业转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和智慧监管,扶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特色企业,引导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

    (六)坚持防范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一是突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监管机构责任。继续用好质量安全第三方协管力量,发挥智慧监管作用。聚焦重点时段、环节、部位,深化差异化监管制度;二是抓好城乡房屋安全管理。建立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强化日常监督巡查,深化隐患分类治理。开展农房设计下乡活动,加强工匠队伍建设,计划组织开展一次全县房屋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探索建立农房抗震水平提升工作机制;三是提升消防审验工作水平。加强消防审验业务培训,联合消防救援等部门开展消防审验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落实消防工程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护航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城乡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二是强化党建引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推进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支部基础性业务规范化工作,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强化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坚持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到依法办事、秉公用权,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深化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四是强化廉政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约束,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深化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五是强化担当作为。牢记“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的要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