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住建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2024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3-31 09:53 信息来源:舒城县住建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促转型,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度主要工作

    (一)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提升

    1.城建领域投资势头良好。城建领域纳入市级调度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143.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17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9.61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145.79%;录入住建部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系统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19个,总投资21.4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0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6.49亿元,同比增长15.89%。

    2.城市能级规模逐步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31.4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2.82万,道路面积58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25.81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386.7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5平方米,自来水年供水量2200万立方米,天然气年供气量100万立方米,年处理污水1796.4万立方米,排水管道542.03公里。

    3.城市更新取得重大突破。城市更新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成立城市更新建设指挥部,组建安徽龙舒智慧城市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及时完成年度城市体检,城市更新项目全面推进,正在分6个片区谋划总投资约120亿元的城市更新项目,其中总投资约30亿元的南溪片区、北辰片区、产业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用地审查、环境评价等审批程序,正在全面对接金融机构融资。目前,南溪片区已正式开工,获批融资贷款9亿元,已放款1.3亿元;总投资约90亿元的鼓楼片区、七星片区、金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已完成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正在准备银行贷款授信申报材料。

    4.城市污水治理纵深推进。总投资24.7亿元的水环境“厂网河”一体化治理工程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2.95亿元,其中年度投资约2.6亿元。完成14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4条道路管网修复,新改建管网32.8千米,治理重点排污口16个。

    5.有序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制定《舒城县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申报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项目4个,总投资约4.08亿元。开工建设5个小区9部既有建筑增梯工程,其中5部已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总投资5000万元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已纳入鼓楼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及项目融资。

    (二)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

    1.集镇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全年集镇建设“六个一”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4.78亿元,完成投资6.89亿元,建设街道14.54万平方米、标准居住区23.59万平方米、绿地1.98万平方米、广场1.81万平方米、停车场4.47万平方米。深入推进6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完成22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

    2.城乡特色风貌持续彰显。普查认定公布传统建筑21处;推动晓天老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争取传统村落省级补助资金110万元,完成酱园厂修缮工作,正在实施江家大屋修缮工程;探索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麻纺织厂办公楼改造为政协书画院,六连车队办公楼改造为见义勇为宣传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3.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完成农村危房(抗震)改造任务171户(抗震改造16户),拨付补助资金231.6万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年度计划95户)。加强农房建设指导,组织开展农村工匠培训2次,助力打造乡村精品工程。

    (三)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1.全力稳定房地产市场。一是止跌回稳趋势初显。全县房地产市场投资约49.05亿元,同比下降9.6%,销售备案面积36.43万㎡,同比下降30.3%,指标环比降幅收窄;二是稳步化解市场风险。争取“保交楼”专项贷款1.1亿元,全面完成恒大文旅城7958套“保交楼”任务(其中年度完成3732套);完成万达龙津园等5个项目“保交房”2060套,交付率达84.8%,实现既定目标;三是全力助力企业纾困。建立县级房地产市场融资协调机制,指导远大星河印、郡悦府、龙眠华府、远大玖著名邸等4个项目通过“白名单”审核,获得融资3.6亿元;兑付返(来)舒购房安居补贴2210套约0.6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2.持续推动建筑产业发展。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57家,其中新培育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17家,施工总承包三级晋升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29家,新迁入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11家,引导3家企业申报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新增纳统企业11家;二是建筑产值平稳增长。全县建筑业纳统企业增至108家,全年实现产值85.96亿元,同比增速约1.7%;三是建材产量持续稳定。11家建材企业生产销售预拌混凝土约241万立方、预拌砂浆约133万吨;四是市场环境得到净化。查处建筑市场承发包、质量安全等违法违规案件7起,取缔非法混凝土搅拌站1处;

    五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5家建筑企业获评“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或“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跨宇钢结构网架工程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舒城强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荣获“全国预拌混凝土绿色产业先进企业”称号。

    3.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省级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试点城市(低碳片区)9项示范创建指标全部完成;试点实施舒城县三沟小学附属幼儿园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通过近零能耗建筑(设计阶段)专家评审;装配式建筑开工占比58.75%、竣工占比37.19%;绿色建筑开竣工比例100%,星级绿色建筑占比40.0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竣工比例99.45%、光伏竣工装机25.33兆瓦、新增光伏应用建筑栋数占比66.67%。

    (四)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1.持续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全年投资0.68亿元完成28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79个单体楼栋,建筑面积14.03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156户;投资1300万元实施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增补项目,涉及6个小区、191户,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累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928万元,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低息贷款5200万元。老旧小区工作经验和做法获得省政协主席唐良智批示和住建部“十五五”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研究课题组调研肯定。

    2.扎实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1532套;完成全省首例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685套,争取保障性住房贷款1.05亿元。目前,室内装修工程已完成招标,合同已经签订;完成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520套,超目标任务的135.71%;完成公共租赁住房补贴501户,发放补助资金106.3万元;发放旧房装修补贴约974.4万元。

    3.稳步推进征迁补偿安置。全年实施房屋征收112户2.42万平方米,依法征收土地约1965亩,完成房屋确权341户6.53万平方米,拨付征收补偿资金12635.80万元,其中购房券资金10337.64万元、安置券资金475.22万元;开展“难安置”专项治理“回头看”,搭建“安置券”交易管理平台,完成安置4776户,分配安置房6004套,面积约61.86万平方米;开展安置房分配环节突出问题整治,梳理2017以来实施的97个征收项目、29691套安置房源,排查发现问题11个,移交县纪委7个,立案1起。

    (五)平安住建建设纵深推进

    1.工程质安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质量安全“第三方协管”和项目安全生产评估机制,搭建“碳能耗监测平台+智慧监管(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平台”,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全年创建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4个、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5个、六安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工程4个,7个项目获“皋城杯”。

    2.抓实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全年办理消防审验107件,其中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7件,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12件,其他建设工程消防备案88件。开展消防验前服务10余次,开展消防工程过程监管130余次,对104个项目实施消防审验“回头看”。积极开展消防审验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消防产品质量检查专项行动,落实消防工程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扎实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累计督促指导96个在建项目排查整改消防质量安全隐患282条次。

    3.强化房屋安全排查整治。全面排查城乡自建房312599栋,初步判定227栋存在安全隐患,其中经营性3栋、其他224栋;“地毯式”排查10人以上群租房115户。坚持“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经营不带险、带险不经营”,逐一落实封闭打围、停止使用、人员撤离等应急管控措施,全部完成整治销号。

    (六)服务群众水平得到提升

    1.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县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报建领域9项对标提升举措全部对标完成提升。建立审管联动新机制,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全年审批办结服务事项12大类4638件。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制度,建立审管联动新机制,落实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累计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100余次。

    2.群众诉求有力解决。全年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41件;办理人民网、省信访系统、市12345等平台各类诉求事项3448件,办结率100%;完成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及“回头看”45件;扎实开展棚改未及时回迁安置、安置小区屋顶漏水等专项整治;实施40个自建自管小区供电设施隐患排查整治。

    3.城建档案服务提升。全年接收工程建设项目档案246个1188卷,工改系统档案联合验收档案94件,危房改造档案92件,房产预售档案675件,私房政策档案395件,公房产籍档案87件,拆迁档案6365件,档案查询利用279件次。

    (七)机关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1.突出党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制度,研究修订局机关党建工作制度;提高党建质量,邀请县委组织部为住建系统进行基层党建基础性业务专题培训,组织机关党总支赴县交通局、县城管局学习党建业务;建强党员队伍,及时调整党支部书记1名,接收1名预备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推动党建融合,把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扎实开展“匠心铸建·勇担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党建品牌荣获县直机关首批“十佳党建品牌”荣誉称号。

    2.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等内容,力求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全年开展党组理论集中学习12次、研讨交流8次、第一议题学习13次。

    3.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制度以及住建领域法律法规纳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第一议题”等学习计划;健全法治机制,强化局政策法规部门职能,局党组会议重要议题均列席参加。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涉及重大行政决策问题均实行法制审查。

    4.狠抓党风廉政。扛牢主体责任,年初及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先后4次专题研究调度党风廉政工作;持续强化整改,扎实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自觉接受十五届县委第四轮巡察、市委绿化工程领域专项巡察后评估,主动开展历届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切实推动各类问题“见底清零”;抓实党纪教育,扎实开展读书班、廉政谈话、廉政党课等各项学习活动;强化专项整治,认真开展违规使用办公用房、发放津补贴、升学宴、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棚改未及时回迁安置问题等专项整治。

    5.强化机关管理。高度重视意识形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69条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全年在人民网、中安在线、市住建局网站、县政府网站等媒体各类平台发布政务信息200余篇次。积极应对网络舆情60余件次。“扫黑除恶”、四送一服、“双招双引”、保密档案、依法行政、防汛抗旱、双拥创建、普法宣传、民族宗教等工作统筹推进,关工委、老教委、老龄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更加有力,机关实现了队伍稳定、工作有序、运转高效。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当前,我县正在深入实施“新千万工程”,奋力打造“三色舒城”,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与提质并重阶段,形成了支持住房城乡建设发展的内在需求。在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一是城市建设品质仍需提升。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度、大规模建设和粗放式发展,导致城市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建设整体性、系统性、宜居性和包容性不足;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尤其是集镇配套设施短板比较突出;三是住房保障体系仍有短板。住房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部分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年轻人员等住房还比较困难;四是产业发展还需加快转型。建筑业企业总体小散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房地产开发模式亟待优化,房地产市场不够稳健,市场整体信心不足,风险隐患压力较大;五是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建筑施工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仍然较高,尤其是工业厂房类项目;城乡自建房安全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常态化监管难度大;既有建筑改造消防审验“未验先用”问题突出。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