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钰、李高柱、王涛、李太兵、王永春、汪涛、陆奎成、班晓丽、王会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晓天老街基本情况
2022年9月,县政府公布晓天老街15处历史建筑作为舒城县第三批历史建筑。2023年7月省政府公布晓天老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12月县政府批复公布《舒城县第三批(晓天镇)历史建筑保护图则》。2024年12月县政府批复公布《舒城县晓天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目前,晓天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已完成独梁厅、酱园厂、江家大屋等单体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剩余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有序推进修缮工程
1.2019年,投入约300万元实施老街基础设施改造,完成路面石条铺设、雨污分流、仿古公共照明设备安装、强弱电入地及消防通道、消防栓建设等工程。
2.2022年11月起,累计投入约630余万元,对核心街区内独梁厅、酱园厂、江家大屋等省级历史建筑开展修缮与环境整治,严格遵循“原汁原味、修旧如旧”原则,确保历史风貌不受破坏,修缮后的建筑已成为街区文化标志。
3.2025年5月,投入约65万元,针对街区内48处存在倒塌风险或漏雨问题的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及一般建筑,启动“抢救性”维修,重点解决房屋漏水、结构失稳问题,防止建筑进一步损毁。
(二)深化街区环境整治
1.开展线路专项治理,对街区保护范围内的架空线进行全面清理,拆除废弃的移动、电信、联通网线及电线、有线电视线,整治并规范杂乱线路,改善街区视觉环境。
2.推进街面秩序整治,清理乱搭乱建设施,整修街面外观,提升街区整体形象。
3.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由镇派出所、安监所及社区“两委”干部组建联合巡查组,定期开展消防设施专项检查与安全巡查,增设灭火器及安全警示标志,完善防灾减灾措施。
三、下一步工作
(一)健全保护责任体系。依托舒城县晓天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项目领导组继续健全晓天老街历史文化街区责任体系,实行月调度工作机制,督促晓天镇成立专项办公室,建立责任网格。将日常管理和督查考核相结合,实行“双随机”检查制度,定期开展联合巡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二)多方积极争取资金。一是积极与省、市等上级住建部门对接,持续跟进省级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申报工作;二是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加强与相关单位、运营企业、银行等沟通协作,积极谋划并争取融资贷款项目。目前,县住建局牵头谋划晓天老街与茶兰文旅融合项目,项目整体规划范围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主要包括危房修缮、基础设施改造、中大街风貌整治与更新利用等工程,同时计划引入商业、餐饮、文化、民宿等多元业态,实现传统街区的活化利用,并重点打造特色展示节点。该项目现处于论证阶段。三是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支持社会资本开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及其他特色经营活动,形成以活化利用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与我省相关专业院校、研究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指导我县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相关的研究项目和实践活动。二是加强干部培训。组织专家对县、乡、村(社区)三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保护意识、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三是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人才库,吸引更多具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技能的专家人才加入。四是建立志愿者队伍。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保护工作,发挥志愿者在日常监测、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历史文化宣传。推动晓天老街独梁厅、麻纺厂办公楼、六连车队、钝斧庵等历史建筑成为县级宣传阵地,深入群众科普历史建筑保护知识。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利用电视台、广播以及新媒体,多形式宣传《舒城县历史建筑修缮工程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性文件,现场宣讲历史建筑保护的工作意义、责任义务及方法,增加公众对历史街区、传统建筑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舒城县住建局
联系电话:0564-2782821
202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