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舒城县2020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15 16:45 信息来源: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今年以来,舒城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乡村振兴,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有关指标完成情况

1、粮油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5万亩、总产37.17万吨,分别增长1.2%和1.8%。(县农调队上报是“面积略增、总产稍减”趋势)。其中优质专用水稻53.1万亩,同比增长10.6%。油菜面积12.5万亩,总产2万吨,面积略降,总产持平。

2、特色产业稳中有增。水果面积1.03万亩,总产1.2万吨,面积增长18.4%、总产持平。中药材面积0.89万亩,增长15.6%。蔬菜面积33万亩,分别增长4.8%和9.8%。全县茶园面积10.2万亩,年产干茶3380吨(名优茶1350吨),同比分别增长4.0%和5.6%。

3、养殖业恢复性发展。全年生猪存栏13.1万头,出栏21.5万头;家禽存栏580万只,出栏2100万只,肉类总产量4.9万吨,禽蛋产量2.2万吨。水产品产量3.81万吨。

4、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壮大。全县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937家,新增49家,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13家。家庭农场875家,新增90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8家。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1家,其中省级22家、市级79家、县级80家。我县进入全省农产品加工20强县。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任务。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8个项目,总投资6121.5万元,治理面积4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项目3200亩),通过市级验收。2019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任务2.5万亩,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通过市级考核验收。二是2020年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有序推进。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2000亩),项目总投资6055万元,已完成进度55%。2020年我县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任务2.27万亩,总投资2724万元。目前总体进度达到90%以上。

(二)大力推进绿色高效生产。一是在柏林和南港2个乡镇各抓一个单一品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5000亩以上的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基地示范点,面积10392亩,辐射带动全县53万亩的优质专用水稻生产。二是围绕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配套集成抓好良田、良种、良机和良技的关键重点,挖掘粮食增产增收潜能。在5个乡镇抓3万亩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示范,在4个乡镇抓1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三是继续推进“蔬菜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组建蔬菜产业技术服务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蔬菜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安排试点资金2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为全县20多家蔬菜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000多万元。四是大力开展茶叶“双替代”和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2020年建设“双替代”示范茶园6000亩,示范区全面实施有机肥、复合肥替代化肥,生物、物理、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控,全县双替代示范茶园总面积达15000亩。开展蔬菜有机肥替代示范区2万亩, 其中设施蔬菜1万亩,露地蔬菜0.5万亩,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作物0.5万亩。

(三)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一是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020年公开招聘4名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招募5名农技特聘员。举办各类农业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受训农业科技干部230余人。全县共确定220名技术指导员联系1118户科技示范户、416户贫困户,科技服务满意率达到96%以上。二是国家、省级瓜菜品种试验示范项目成效显著。2020年累计展示瓜菜品种353个,其中:国家、省级瓜菜新品种符合性鉴定试验166个,方智远院士甘蓝品种示范6个,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瓜菜新品种展示181个、新技术(模式)示范12项。成功举办了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路演暨第十一届安徽省瓜菜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三是推广新型施药、施肥技术。全县植保无人机保有量65架,实行水稻统防统治110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8.7%,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元,防治效果较农民自防提高10%以上。全年推广配方施肥面积 132.1万亩,推广应用覆盖率92.2%以上,配方肥应用 2.5 万吨,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

(四)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一是严防非洲猪瘟疫情。继续实行非洲猪瘟防控一级应急响应,全面开展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排查,统一印发《生物安全措施排查表》,逐场逐户逐项排查,做到80多个规模养殖场全覆盖。对24个养猪场采集了120份环境样品和20份猪血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护。二是做好全县畜禽强制免疫工作。全县共使用禽流感疫苗300万ML、猪口蹄疫疫苗13万ML、牛羊口蹄疫疫苗4万ML、小反刍兽疫疫苗1.3万头份,同时督促养殖场户开展猪瘟和蓝耳病的全面免疫,免疫家禽1000万只、生猪12万头、牛羊3万头只,基本达到了应免尽免,实现了强制免疫全覆盖。三是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开展免疫抗体抽样监测,全县共检测220份猪血样和440份禽血样,以抗体水平的合格率来评价免疫效果。对2个养猪场、2个养鸡场、1个养羊场、3个农贸市场、1个屠宰场、采集200份血样和100份拭子,开展血清学和病原学集中检测。先后两次配合省疫控中心和农业部动物流感实验室,对3个养鸡场和3个养鸭场采集60份血样和180份双拭子,开展禽流感监测。

(五)恢复和发展养殖业生产。一是狠抓生猪恢复生产。成立县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政府联席协调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生猪补栏刺激计划,为存栏25头种猪的规模养殖场户每头种猪补助500元。县金龙担保公司以股权质押形式,为安徽金源农牧科技公司担保养猪贷款500万元,通过省农担保,为三家养殖场户贷款230万元,纾解企业资金困难。引进安徽青桐养殖公司收购一家搁浅养猪场,生产规模3000头。中央财政预算内新建养猪场项目已经100%完成并投入生产,该场占地20亩,新建圈舍3800平方米,已饲养母猪580头。推动温氏公司、正邦集团等大型生猪产业集团入驻,发展代养模式,与30个规模养猪场达成合作养猪协议,形成年出栏6万头育肥猪的产能。二是发展高效名优水产品养殖。青虾养殖面积增加到500余亩。新增澳洲龙虾繁育1处,新建温棚6000余平方米。河蟹养殖新增500余亩。新增鳜鱼池塘主养面积300余亩,采取饵料鱼和鳜鱼成鱼养殖配套,提高鳜鱼养成产量和规格。全县稻虾综养面积发展到5600亩,产量达到2180吨。

(六)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稳步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并出台了《舒城县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专项资金奖补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按照“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九大基地”布局,细化了具体扶持举措,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二是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158”行动计划。“安徽舒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区”被列为158行动农产品加工重点园区,舒城小兰花茶产业联合体和万佛湖渔业公司被列为第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创建名单,组织桃溪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过湾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申报示范基地创建名单。三是成功组织晓天镇申报了“晓天橡栎”产业强镇项目,组织了晓天方冲村和南港过湾村申报了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已通过评审),夏星食品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的“六安舒城县年产20万吨低温肉肉制品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鹏翔梦乐帝巧克力小镇”即将动工。四是“三品一标”工作扎实开展。全县共获“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企业54家,106个产品,较去年分别增长17.1%、7.2%。“舒城小兰花”茶和万佛湖鳙鱼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舒城黄姜”地标申报顺利通过部级答辩。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第三次续报获通过。五是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有序推进。全县注册信息员386人,已建成1个县级中心站点,建成379个村级益农信息社,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七)加强农业园区建设。桃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完成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年度绩效考核,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发改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着力打造安徽省新品种集中展示示范基地,初步建成瓜菜和水稻展示示范核心基地,试验示范基地路、渠、电等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升级建设。桃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技术扶持下,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并成为全国瓜菜新品种符合性鉴定区域点(全国5个点),并将长期承担国家瓜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2020年,桃溪农业园区成功转型升级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八)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圆满完成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县乡两级共投入资金1846万元,排查农村改厕户28410个,发现问题4684个,排查公厕356个,发现问题59个,均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2020年完成农村改厕10200户,占总任务9800户的104%。实施农村改厕整村推进,共拨付中央资金671.9万元,用于农村改厕服务站建设及配套产品采购等。三是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63座农村污水处理站问题排查整改任务,确保建成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共投入资金1800万元。四是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今年以来共投入财政资金2.1亿元,继续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特别是进一步做好洪灾后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农村环境卫生,394个行政村共有32.2万人次参加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垃圾4.52万吨,清理村内沟塘1870口(条),清理淤泥5256吨,清理废旧广告牌2360个,清理无功能建筑8100平方米。五是扎实做好1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6个重点示范村创建活动。对照标准,按时完成3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九)扎实实施四项民生工程。一是全面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我县今年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700人,其中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0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50人、专业生产型400人、技能服务型150人。二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今年我县新培育“三品一标”认证任务是17个,实际完成26个,产品42个,其中,绿色18个(包括续展6家),产品33个,无公害8个(换证),产品9个;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实现追溯任务17家,实际完成24家,1家绿色食品区块链追溯应用任务已完成上链实现产品区块链追溯。三是积极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全县贫困村建立了产业扶贫园区86个,贫困户自种自养已达标12594户、主体带动贫困户8129户,均圆满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四是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全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45.5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5%,其中产业化利用量占总利用量的42%,能源化原料化占35.5%。

(十)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改善。一是组织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对全县148家养殖场户进行了“一场一策”现场勘验设计,目前已全部完成项目实施“一场一策”方案设计和编制任务,项目开工率达66%,完工率达48%,促进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合格率达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二是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全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35.0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1.2%,化肥使用量折纯2.3046万吨较去年2.3527万吨减少0.0490万吨,减少幅度为2.08%。开展农作物生物和物理等绿色防控面积107.61万亩次,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约46.8%,农药使用商品量较2019年同期预计能减少10%。三是切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后续工作。稻田养虾水利工程项目、生态塘和沟渠清淤项目、生态护坡项目、生态净化排水工程项目已经验收,工程类项目进入全面审计阶段。7处污水处理站已经移交乡镇管护。五是继续抓好万佛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在巩固现有禁捕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抓紧上报“舒城县万佛湖一湖一策生态渔业发展方案”,并批准后组织实施。

(十一)做好农业行政审批和执法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工作。截至目前,农业农村局窗口共受理办件349件,办结349件,办结率100%。农业农村局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100%,政务服务事项办件覆盖率30%,监管事项办件覆盖率49%,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二是扎实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先后对全县21个乡镇的200多个经营门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城区14家农资生产、批发企业逐户进行逐一排查。对县内1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植业生产基地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处理假农药案件1起;处理经营销售假种子案1起,执行罚没款共计364460元。对我县种子市场进行了质量抽检,共抽了7个水稻品种,所有品种经检验均为合格。全年共受理群众农业生产纠纷投诉16起,全部妥善处理,有力维护了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加强生猪检疫和调运行为专项整治。全年屠宰检疫生猪11.2万头,家禽187万只,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2.5万头(只)。共发现生猪违法违规调运行为3起,共查扣涉嫌违法调运生猪28头,全部依法处理到位。全年共办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数10件,并做到全部结案。四是继续深入开展打击电捕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对杭埠河等14条县内河流实施为期半年的禁渔行动(4月1日至9月30日)。全县共出动禁渔宣传车800多车次,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开展水上巡查950余艘(次),及时受理和处置110和渔政举报电话涉渔案件30余次。收缴电捕鱼器45台、电鱼船22艘、电动三轮车2辆、地笼360条、底拖网2条,拆除拦河罾1处,刑事立案19人,罚款21000元。

(十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通过省市评估考核。开展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工作,累计核实资产总额18.23亿元,核实集体土地面积267.60万亩。全县394个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确认股东数94.13万个,量化资产总额9.86亿元,完成发放股权证书25.7万本。二是指导386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三变”改革,参与“三变”改革的农户数10.52万户,占总农户数的41%,入股承接主体数248个。村级各项资产、资金入股总额11596万元。集体土地入股5.12万亩,房屋、建筑物入股13.79万亩。农户承包地入股21.17万亩,房屋入股156亩,村集体收益1676万元,农户分红收益3042万元。三是统筹谋划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起草《舒城县创建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工作方案》,制定《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任务清单和考核细则》确定杭埠镇、棠树乡和干汊河镇为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乡镇,桃溪镇红光村等26村为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明确了试点示范乡(镇)村工作任务和方向。四是精心组织实施“138+N”项目工程。今年着力打造八大产业集群,认定405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其中乡镇级产业带头人34名,村级产业带头人371名),指导规范土地流转42.2万亩,占确权面积50.2%。五是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监管工作。保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高压态势,审核通过2020年全县农民负担计划,总额1355.26万元,同比下降20.98%。规范镇、村报账流程,实行“一季度一通报”,并纳入年度考评。六是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印制《舒城县农村宅基地审批办事指南》和宅基地申请书等资料,指导乡镇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和部门联审机制,394个村建立村级协管员制度。

(十三)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一是积极开展惠农政策补贴。全年发放各种惠农补贴10384万元,涉及全县近30万户,其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7801万元,214972户,稻谷补贴2583万元,涉及 85984户。二是加强农业保险工作。全年农作物政策性保险承保面积67.79万亩,能繁母猪保3479头,育肥猪保险15952头,合计保费2472.68万元。地方特色及扶贫保险共主计17个险种,种植业24761亩,水产2793亩,畜禽30.6万头(只),合计保费286.52万元。截至目前,各类保险因灾理赔共计4777.99万元,农业保险赔付率173.16%。同时今年还研究制定了《舒城县“深贫保”综合保险实施方案》(舒扶[2020]8号),积极推进“深贫保”综合保险及扶贫特色产色保险相关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三是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020年省财政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46万元,2019年结转资金1.314万元,企业退回0.29万元,合计可用资金547.604万元,共补贴机具497台,受益农户338户。

(十四)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是精准实施了到村89个6594.6万元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调整优化到户项目补助标准,两次共发放14919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2809.03万元。二是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产业扶贫的影响,充分发挥电商优势,全方位开展产销对接,帮销鲜活农产品1267吨2301万元。三是加强对受灾带贫主体的支持力度,发放恢复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186.42万元,用于农业生产大户、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恢复农业生产。对受灾严重参与收益分红的67个主体,给予293.8万元恢复生产资金支持,确保产业扶贫项目持续、稳定运转。四是加强消费扶贫。67家经营主体197个产品申请了扶贫产品,通过扶贫产品认定38家118个产品。在桃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消费扶贫专馆。组织了11家农业经营主体参加省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会。在今年安徽农交会上,我县蔬菜产业专项推介活动现场签订了意向采购协议2家4360万元。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消费扶贫,踊跃购买贫困户和带贫主体农产品,人均消费1622元,共计消费扶贫农产品总价值达20万元,促进了贫困户增收。五是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开展了2018-2019年度农业特色项目的风险评估,对12783贫困户开展了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保险。截至目前,特色产业保险已赔付4778万元,“深贫保”赔付494.6万元。积极开展灾贫贷业务,对接104个主体,发放灾贫贷9户790万元。六是扎实做好“双包”工作。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单位包村”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多次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研究帮扶工作措施,制定2020年帮扶工作计划。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将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参加帮扶的干部职工坚持每月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走访帮扶1次,帮助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春节、端午和中秋期间,帮扶干部还购买帮扶物资,看望慰问贫困户,得到了贫困户的肯定和欢迎。

(十五)完成好其它中心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现象;二是积极抓好文明创建工作,提高整体形象;三是狠抓扫黑除恶工作,积极摸排上报线索,抓好专项整治;四是开展种子公司和农业“三场”改制解困工作;五是扎实抓好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六是坚持抓好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较好地履行了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七是继续抓好综治、信访、关工、老年、妇联和共青团等工作。

三、存在问题和2021年打算

一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不够大,农田水利建设短板亟需补齐,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差,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强。农产品数量多、规模小、原料初级加工多、精深少,产品种类多、品牌少,新型经营主体、新业态正起步发展,数量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推广体系弱化,基层农业技术干部长期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且年龄结构老化,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和应用率不高,创新成果偏少,成果转化较慢,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

下一步,一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确保稳定供应;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继续大力推广绿色优质高产生产技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强化农业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五是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六是完善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