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舒城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6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1-09-28 09:50 信息来源: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百神庙镇政协联络组:

你们在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加快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农业产业现状

1. 种植业。截至2020年底,粮食播种面积93.68万亩,总产36.23万吨。优质专用水稻53.1万亩。油菜面积12.5万亩,总产2万吨。水果面积1.03万亩,总产1.2万吨;中药材面积0.89万亩;蔬菜面积33万亩;全县茶园面积10.2万亩,年产干茶3380吨(名优茶1350吨)。

2. 养殖业。稻渔综合种养5.6万亩,生猪存栏14万头,出栏24万头;家禽存栏580万只,出栏2100万只,其中土鸡、白鹅、肉鸽等优质肉禽存栏360万只,主要位于城关、桃溪、干汊河、百神庙、舒茶等乡镇。全县规模养禽场300多个,其中年出栏肉禽百万只以上的规模养禽场2个,存栏万只以上规模养禽场160个,规模养殖全年达1600万只,规模化比重达80%以上。现有可养水面14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5万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4.5万亩,万佛湖有机鱼养殖面积4.5万亩。

3. 农产品加工业。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78家,农产品加工产值126.47亿元,其中规上企业73家,农产品加工产值84.41亿元,占全市22.1%,持续在全市县区中位居第一。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中,亿元以上企业27家(其中1-2亿元的14家,2-3亿元的5家,3-5亿元的6家,5亿元以上的2家)。

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全县共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133 个,带动农户 0.7295 万户;其中较大规模的经营主体68个,年营业收入达到50万的经营主体10个,带动农户数0.135万户。2020年营业收入154000 万元;2020年接待游客429 万人次。

二、发展计划

1. 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振兴。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产业升级是实现二者有机衔接的必然要求。我县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还是十分薄弱,多数产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一是要围绕"五个一批""138+N"工程,突出稻米、茶叶、油茶、蔬菜、水产、水果等特色产业,在资金筹措、技术服务、农民培训、组织形式、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加强整合,培育产业龙头,强化特色产业,打一场振兴乡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二是要以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将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链接,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进一步壮大产业基础。三是要以三产融合为着力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利用我县优质的资源禀赋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鼓励"农业+"多元产业发展,推行"农业+旅游""农业+科技""农业+文化"等产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产品增加值,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2. 多元汇聚人才,实现人才振兴。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遭遇严重人才瓶颈问题。一是以"内育"培养乡土人才。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选拔"致富带头人"等,培养新时代的乡土人才,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二是以"外引"促进乡村人才的优化配置。科学的利用市场机制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化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三是要以"下沉"输送优秀人才下乡。政府应发挥主动性,继续采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队"等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经验,将锻炼干部、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向乡村输送优秀人才,补足农村的人才短板。

3.推动乡风文明,实现文化振兴。大力推进文化振兴,壮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贯穿始终。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道德教化、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规,同时外化为自觉行动。二是挖掘我县优秀文化资源。利用文翁、周瑜、李公麟等人文文化;万佛湖、万佛山、百丈岩等自然文化;九一六茶园、四支队旧址、胡底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提炼文化精髓,形成富有我县特色的乡村文化。三是要加快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化。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加强培育"文化+旅游""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等产业,保持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4.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振兴。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坚持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一是继续以"两山"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起来。利用农业农村的"三变"改革,将生态资源有机的和产业结合起来,推动生态资源向资产与资金有序转化,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二是要从生态保护、农业新业态、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促进绿色发展。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做到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三是严格执行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文件。法律是保障乡村环境的有力武器,在推行绿色发展中必须要保证有关环境法律方面的政策切实落地,保护乡村整体环境,实现生态宜居。

5.强化组织建设,实现治理振兴。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我们祖国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我们具备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继续发挥组织的强大力量。一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有效的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成立专门的指挥部、制定考核激励机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二是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组织力量,将脱贫攻坚的组织机制与乡村振兴衔接,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力量,利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对口帮扶兴等方式,奠定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基础,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能力。三是着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依法依规的实行自治,是充分发挥人民的民主权力。在推进自治过程中要融入德治,通过树立道德标杆,规范道德行为,文明乡村。同时,还要重点抓好法制建设,法制才是保障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做到三者结合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三、具体措施

1."五个一批""138+N"工程建设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向精细化发展。首先要按照"五个一批"工程要求,加快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按照"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九大基地"布局,推动发展"舒城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尽快将园区培育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力争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具有我县产业特色的大型龙头企业;力争引进投资总额超100亿元完整产业链项目;打造一批地方特色品牌,扩大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和信誉度。其次要认真推进"138+N"工程,围绕我县茶叶、稻米、水果、油茶、水产、竹编、畜禽、羽绒、羽毛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水平,培育一批产业带头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具有我县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强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对接,发挥产业的整体带动效益,全方位带动农业产业。第三要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桃溪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引领作用,围绕蔬菜产业、稻米产业、水果产业等我县特色,加快培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群。

2.以基本农田、道路、水利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启动《舒城县高标准农田规划(2019-2022)》编制工作,分类(新建项目和提质增效项目)建立县级项目库并分步实施。完善农田建设相关管理制度,做好高标准农田项目申报、立项、设计、建设等工作,规范项目建设管理,高效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任务。谋划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做好财政扶贫资金农建项目审核、调度、监管等工作。其次要加大农村交通、能源、水电、信息、物流、环保、广播电视等领域建设投入力度,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加大城乡道路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重点加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力度,抓住农田基本建设、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山洪沟治理工程等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建设,为产业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3."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为方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首先要聚焦蔬菜、水果、茶叶等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以桃溪、晓天、千人桥、舒茶等主动性较好的乡镇加快推进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其次在现有农业现状的基础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方案实施,培育农业网商、微商,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加快农村物流快递整合、冷链物流建设,构建"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支农、信息富农"。第三要利用城里人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以桃溪现代农业示范园、鹏翔生态园、过湾现代农业产业园、九一六茶园、河棚茶博园、华东莲花城等一批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园为龙头,结合当前农村闲置房舍、四荒土地,培育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开展"农业+旅游"提升行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乡村田园综合体,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4.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重点,保障乡村人居环境质量。首先要推进生态保护措施。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湖长制,对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实施禁捕。确保陡坡耕地和陡坡梯田、重要水源地及严重污染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其次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厕所、垃圾和污水三大革命,开展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村庄规划提升三大行动,努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三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不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确保境内地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及时调整禁养区域,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所有建设施工场地严格实施围挡、覆盖、抑尘。打击劣质煤炭销售,加强油烟污染源头控制,取缔县中心城区露天烧烤,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开展"散乱污"企业摸底排查,分类处置。加强水污染和危化物品污染治理力度。强力推进朱槽沟河、民主河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初查和重点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开展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促危废产生企业进行网上申报;加强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污染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第四要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创建任务。第五要尽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解决好我县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问题。

5.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乡村多彩生活。首先要推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启动县文化 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建设,补齐城区公共文化短板。 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 馆制和乡镇数字影院建设,按照"有标准、有设施、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全覆盖。其次要因地制宜举办"农耕文化节""民俗文化展示"等节庆活动,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充分汲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第三要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或者在适当时候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会,将会对丰富农民生活、活跃乡村气氛,培育农民合作精神、互助精神、集体荣誉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增添乡村多彩生活。

6.加强试点示范工作,探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各乡镇、开发区要选择资源禀赋较强、村级经济基础较好、班子战斗力较强的村开展乡镇(开发区)试点,试点示范主要目的是在解决乡村人才瓶颈、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优化乡村人群、提炼文化精髓、宣扬农耕文化、开展移风易俗、摈弃不良陋习、寻求科学治理等方面探索最为有效的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其次要在乡镇示范村的基础上选择4-5个作为县级重点试点示范村,由联系乡镇(开发区)的县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精心打造。需详细做好规划,明确需要实施项目,经分类统计,对符合现有项目条件的县直单位侧重支持,对符合招商条件的优先纳入招商计划,项目实行财政兜底,做到落实一个村就要见成效一个村。

 

办复类别: B

联系单位: 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564- 8665972

           

 

2021816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