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舒城县2023年八个“强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2023-04-03 09:56 信息来源:舒城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今年以来,舒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重要回信精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围绕粮食面积94万亩,总产36.5万吨目标任务,以八个“强化”为举措,推动实现多种粮种好粮,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强化春季田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春节过后,为加强在地23.48万亩小麦、18.3万亩油菜田管工作,舒城县第一时间组织23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墒情、看苗情,指导推动在田作物苗情转化升级,夯实夏粮丰收基础。2月16日,全县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现场会在棠树乡洪院村油菜示范基地召开,全县上下迅速掀起春季田管工作的热潮,截至目前,全县共调度190台无人机、460台高性能农机具,组织清沟理墒41.78万亩,除草面积41.5万亩,病虫害防治面积12万亩。

强化品种布局。提早谋划2023年粮食生产,稳定52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4万亩、产量36.5万吨。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早稻4.2万亩、再生稻2.5万亩。围绕“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提前做好春夏播优质主推品种布局,筛选发布12个水稻、3个玉米和1个大豆等县级主推品种,全县优质专用粮食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落实水稻主推品种整建制乡镇1个,万亩示范片2个,各水稻主产区乡镇落实主推品种千亩示范片2个,行政村打造百亩示范片1个。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目前全县2.5万亩再生稻工厂化集中育供秧基地播种工作全面展开。

强化主体培育。规范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大托管”与“一户一块田”试点,培育壮大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支持土地向种植经验丰富、经营能力强的种粮主体流转。全县50亩以上的种粮主体1801户,种粮面积42.9万亩。300亩以上的410户,占种粮主体总数的22.8%,种粮面积22.1万亩,占51.5%。涉粮家庭农场585家、种粮专业合作社168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0个。如千人桥镇通过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大力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产增收。截至目前,该镇已签定流转合同3000余份,开展社会化服务4万亩,为全镇“小农户”农业生产耕、种、防、收提供全链条服务,同时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让他们敢于在土地上投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对种粮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提升农民种粮技能。加大对300亩以上种粮大户培训力度,3年内完成培训全覆盖,2023年种粮大户专题粮油种植培训班已顺利开班,首批培训100人。

强化技术指导。全县组织栽培、植保、耕保、种子、农机等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包村包片深入生产一线,通过田间示范、培训讲座、微信及QQ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户落实小麦、油菜、蔬菜、水稻等作物种植关键措施,及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指导粮食生产过程中良种良法配套,开展田地整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对粮食生产主产区实施农技全程包点服务。县农机部门负责机械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制定,机械化技术培训,作业服务质量监督等。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技术培训观摩活动92次,参加人数5150人次,发放《舒城农技》《舒城植保信息》《病虫情报》《小麦油菜春季田管技术意见》等技术“明白纸”35000余份。

强化示范引领。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为抓手,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为抓手,做好“抓大户、抓示范”文章。在小麦生产上,创建千人桥镇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整建制乡镇,创建柏林、桃溪、千人桥、杭埠发展小麦万亩示范片4个;在水稻生产上,创建桃溪镇优质专用品种整建制乡镇,创建柏林乡、千人桥镇水稻单一优质品种万亩示范片、在棠树乡落实1个5000亩水稻单一优质品种示范片,在南港镇建立5000亩富硒米种植示范基地1个。在千人桥镇成功创建省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02万亩,聚焦六大生产环节,推动规模化生产,推进机械化、智能化作业,基地成功实现机插秧率100%,央视新闻联播栏目进行了报道。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在千人桥镇韩桥村、干汊河镇大院村各建立1个500亩稻麦、稻油精耕细作示范点。

强化农机服务。全县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42家,包括农机专业合作社70家,其中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6家,市级农机示范合作社3家,有效覆盖全县21个乡镇及1个开发区。在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0家。全县农机总动力达92.7万千瓦。谷物联合收割机871台;大中拖拉机1129台。植保无人机190台;粮食烘干机械583台,育插秧机械152台,秸秆处理机械190台。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其中水稻和小麦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86.86%、94.63%,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91%。2023年,全县扎实推进农机补短板“4321行动”,新建17个水稻育秧中心、4个粮食烘干中心和4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目前项目已全面开工,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县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强化农田建设。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高标准农田、“小田变大田”、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农建等项目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全面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质量完成2022年7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任务,及早启动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振兴“耕”基。坚持“小田变大田”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推进实施,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提质改造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4万亩,“小田变大田”改革3万亩项目正在开展设计,总投资6000万元的农田水利“最后一米”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全县累计建成并完成农业部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总面积57.8万亩,基本实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强化政策保障。一是严格落实种粮补贴。稳定并强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完善补贴发放机制,稳定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二是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试点。2023年新增“大托管”服务面积3万亩以上,“大托管”服务面积8万亩。三是创新金融保险服务。开展信用主体评价,增加农业生产托管金融供给,开发农业生产托管“托管贷”“亩均英雄贷”“劝耕贷”等金融产品,对接融资担保机构降低费率和反担保门槛,解决服务主体和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今年该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7.36亿元,缓解了800多户农业经营主体春耕期间资金压力。引入农业保险机构开展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化解种粮主体风险,保护种粮积极性。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