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程度
预计五(3)代稻纵卷叶螟轻发,稻飞虱中等发生,水稻纹枯病中等偏轻发生、稻曲病中等发生。
二、预报依据
五(3)代稻纵卷叶螟
(一)系统赶蛾:田间赶蛾表现蛾峰为8月6号,亩蛾量200头。
(二)灯下:智能测报灯下表现蛾峰为8月5日,最高单灯峰日蛾量36只,截止至8月8日最高单灯累计诱蛾147只。
(三)大田调查:8月5日普查3-4龄幼虫平均5头/百丛,平均18.61虫包/百丛,8月8日普查平均34.58虫包/百丛,虫卵未查见。
(四)食料条件:单、双晚稻多处于分蘖至分蘖盛期,迟播栽杂交中稻多处于分蘖末期至圆杆拔节期,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取食为害。
五(3)代稻飞虱
8月5日桃溪、千人桥普查杂交稻田0-46头/百丛,平均9.75头/百丛。8月8日张母桥、万佛湖、高峰、河棚等乡镇普查0-360头/百丛,平均59.17头/百丛。
二代二化螟末峰
灯下诱蛾:智能灯下表现蛾峰为8月5-6日,最高单灯峰日蛾量12只,截止8月8日最高单灯累计总诱蛾74只。
水稻纹枯病
8月2日千人桥、百神庙调查,杂交稻田平均病株率1.46%,单季晚稻平均病株率0.69%;8月5日调查,杂交稻田平均病株率0.64%,单季晚稻平均病株率2.63%。
穗期病害
1.病害菌源充足。稻曲病、穗瘟病是我县常发性病害,菌源广泛存在,全县水稻生育期差异较大,增加病菌侵染几率。
2.气候条件。气象预报8月上旬雨水偏多,中、下旬雨水偏少,总体气象条件对后期病害发生不利。
三、防治意见及指标
1.早熟杂交稻主要防治穗期病害(破口前5-7天)和稻飞虱,兼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
2.迟熟杂交稻、单双晚稻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兼治二代二化螟,达标防治稻飞虱(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500头)。
四、防治适期
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防治时间总体在8月10-14日。
五、防治药剂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选用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四唑虫酰胺、甲维盐、茚虫威、阿维菌素等单剂或复配剂使用。(注:防治二化螟建议复配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施药,施药后保浅水层5-7天,无人机用水量需大于2L/亩)。
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等中任一种药剂。
稻曲病可选用井冈霉素、氟环唑、肟菌酯、丙环唑、嘧菌酯等单剂或复配剂。
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春雷霉素、肟菌酯等单剂或复配剂。
防治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嘧菌酯、噻呋酰胺等药剂。
六、其它建议
1.做好农药包装物回收,严禁乱丢乱弃。
2.无人机施药要观察了解周边环境,避免对周边敏感农作物和水生生物造成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