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卫健委 > 乡村振兴 > 工作安排

转发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8-11-25 00:00 信息来源:卫计委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各市、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829号)、《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32号)精神,为扎实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特别是贫困村面貌明显改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2211个贫困村出列任务。当前,脱贫攻坚的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全省还有789个贫困村需要出列,125个深度贫困村贫困程度还较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加快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为抓手,切实解决贫困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六看六确保”“七个不落、一个不少”和“四严”“四单”“四覆盖”工作要求,持续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以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为目标,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为抓手,以打通贫困村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为重点,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为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2018年完成7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任务,2019年完成全部贫困村出列任务,2020年全面完成贫困村提升工程整体建设任务。到2020年,实现每个贫困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扎实开展,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立起对贫困人口脱贫带动作用明显的主导产业。村级治理体系得到完善,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弘扬,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瞄准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优先支持深度贫困村,实现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扶贫产业发展、村级治理能力和乡村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群众参与。充分尊重贫困群众在贫困村提升工程实施中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权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坚持因地制宜。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充分考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展需要,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经济情况,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任务,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擅自拔高标准、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坚持统筹兼顾。贫困村提升工程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既要提升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又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着力实施交通扶贫。加快推进通村组路建设,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建筑材料,基本解决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推进贫困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到2020年,实现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改造建设一批贫困村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优先改善自然人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旅游景点景区交通设施。

2.着力实施水利扶贫。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综合采取新建、改造等方式,不断提升贫困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到2018年底实现3000个贫困村村村通自来水,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支持贫困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优先安排贫困村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更好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益。

3.着力实施电力扶贫。结合国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加大贫困村电网改造投资,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贫困村尤其是深度贫困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

4.着力实施网络扶贫。大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按时并保质保量完成贫困村村村通光纤任务,2018年底实现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通过“产业+网络”“就业+网络”“技能+网络”等方式,积极引导帮助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自产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获得就业信息、提升就业创业技能。加大电商扶贫力度,着力扩大电商扶贫覆盖面,实现3000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有效搭建贫困村帮扶需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平台,放大“互联网+”扶贫效应。

5.着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在贫困村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治理“三大革命”,促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加快补齐贫困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将行蓄洪区庄台(保庄圩)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重点,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先行、有序推进,优先支持行蓄洪区A级旅游景区创建、星级农家乐评定等,切实改善行蓄洪区庄台(保庄圩)的生产生活生态,努力将“穷庄台”变成“淮上明珠”,将“民生洼地”变成“宜居高地”。

(二)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1.加强基础教育提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全面改善贫困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重点加强贫困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保证每一名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指导贫困村学校教师开展“国培计划”、省级培训和全员培训,完成5年一周期的对中小学教师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提升贫困村教师素质能力。

2.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善贫困村卫生健康服务条件,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村卫生室,建筑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能够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等服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经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后,补充到贫困村卫生室。

3.强化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依托村党组织活动场所、乡村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闲置中小学校等,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在贫困村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成为基层党组织凝聚和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载体。

(三)进一步提升产业就业带贫减贫能力

1.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把培育产业作为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基础性措施,在贫困村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提升行动、“四带一自”深化行动、“一村一品”推进行动,重点培育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的带贫减贫能力。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到2020年,贫困村特色种养业到户覆盖质量显著提升,贫困村、自种自养贫困户的特色种养业持续稳定发展并保持达标水平以上,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成“一村一品”专业村。通过培育和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龙头企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和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深入挖掘贫困村的旅游、文化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村级特色品牌,让贫困村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和“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着力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贫困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与支持各类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支持贫困村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组建农民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统一经营服务。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财政、金融、保险、科技、人才等产业扶贫政策在贫困村落细落实。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作用,通过实施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等产业扶贫模式,建立贫困户稳定增收利益联结机制。

3.加大就业脱贫力度。实施就业脱贫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积极推广“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切实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覆盖面,力争实现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和公益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占比分别达到50%。实施贫困村家政和护工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打造家政和护工服务品牌。

4.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实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完善致富带头人创业项目带贫减贫机制,把致富带头人培训纳入地方扶贫培训计划。完善创业项目用工带贫制度,加大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关系,实现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吸引本土人才返乡下乡兴业创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回流贫困村领办创办项目,为贫困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四)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治理水平

1.推进“一抓双促”工程。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一抓双促”农村基层党建工程,全面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逐一制定整顿措施,确保实现精准提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在全省村干部中开展强培训、遍走访、亮承诺、抓落实、树典型活动,切实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以县为单位建立动态摸排机制,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加强贫困村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不断充实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切实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强化选派管理,落实待遇保障,打造一支懂农村、会扶贫、作风硬的驻村干部队伍。加强对贫困村“两委”、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培训力度,突出需求导向和实战化训练,切实增强精准扶贫工作本领。

2.创新治理机制。深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贫困村治理体系。坚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议事决策程序和制度,引导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增强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引导建立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协商议事形式,丰富村规民约内容。培育新乡贤文化,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退伍军人在完善村规民约、化解村民矛盾、加强思想教育等方面作用。发挥贫困村信息管理员作用,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挥扶贫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强贫困村农村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提升贫困村治理和服务能力。

3.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改革激发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大力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指导贫困村盘活各类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创办各类服务实体、大力发展物业经济,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支持社会帮扶到村项目形成物化资产,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鼓励贫困户将闲置农房、土地经营权等资产入股。大力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林业扶贫,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扶贫车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五)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和公共文化建设,用好农村基层的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生动活泼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以群众身边的榜样作示范,评选一批身边好人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让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成为农民群众自觉追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惠民“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抵制封建迷信,防范宗教思想渗透。

2.破除陈规陋习。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按规定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弘扬孝道文化,传承良好家风,鼓励孝亲敬老,建立邻里互助居家养老服务机制,推行村级幸福院、互助养老站。倡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风尚,纠正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利用现有设施建立“喜丧大院”“村民礼堂”等红白事办理场所,加强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

3.激发内生动力。开展扶志教育活动,通过“讲习所”“农民夜校”“微讲堂”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和自强不息、脱贫光荣观念,提升贫困群众精气神,摆脱“等靠要”思想。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公益超市”等自助式帮扶做法。加强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信心和能力。积极推进参与式扶贫,强调扶贫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参与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等公益岗位,通过“群众点菜”“双向承诺”等方式,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建立脱贫激励制度,评选先进脱贫典型,发挥身边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必须将贫困村提升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任务,负责本地贫困村提升工程统筹协调和规划实施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县级承担贫困村提升工程的主体责任,认真履职尽责,精心组织实施。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强化行业扶贫责任担当,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建设。驻村帮扶力量要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推动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

(二)加大投入保障。按照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村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产生的部分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安排用于贫困村提升工程。定点帮扶、县域结对帮扶、社会捐赠资金等积极用于贫困村提升工程。县级统筹各渠道投入,抓好贫困村提升工程的实施,特别是贫困县要用好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政策,支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中符合规定的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积极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贫困村提升工程。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完善村企之间结对关系,共同推进贫困村提升。

(三)完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正确引导贫困群众投身贫困村提升工程,建设美好家园。针对制约贫困村退出的突出短板,以县为单位制定施工图、时间表,结合实际优化细化实施方案,将贫困村提升工程项目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管理。

(四)强化监测指导。各级扶贫部门要对本地区贫困村提升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督促检查,及时纠正突出问题。注重总结各地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在面上推广,推动贫困村提升工程顺利实施。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