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防晒的ABCD原则——
A:Avoid。避免晒
B:Block,遮挡
C:Cream,防晒霜
D:Diet,适当饮食
可见,在这个防晒原则中,防晒霜位居第三位。
紫外线再强也不能穿透建筑墙体。
很多人做过实验,即便建筑中的普通玻璃,也能阻挡90%以上波长小于300纳米的紫外线。同理,在树荫下、凉亭里、室内,只要阻止阳光直射,紫外线强度就能降至几十甚至为零。所以,我们外出时只要待在背阴处、室内或者隔一层玻璃的地方,就能有效避免60%以上的紫外线损伤。此外,尽量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户外活动。
“硬防晒”是指通过物理硬件来遮挡太阳光的防晒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用遮阳伞、太阳帽、墨镜和衣物等物品来遮挡紫外线、可见光甚至红外线的防晒方法。由于紫外线可通过阳光直射、周围建筑物和地面反射、漫反射等方式到达我们的皮肤,所以我们提及的“硬防晒”并不局限于上述物品。只要能把身体保护住的物件,都可以算是“硬防晒”。
根据之前所述的防晒原理,“硬防晒”的效果比传统的防晒霜更好,因为它可以直接将紫外线“截胡”,避免其照射在皮肤上。同时,“硬防晒”的装备可以随我们的移动而移动,所以比起A类防晒方式更加实用。
太阳伞:尺寸越大越能遮挡散射光;选择密织且不透光的布料即可;有涂层更佳;内里选择黑色,吸收地面反射后不会再反射到脸部。
太阳帽:帽檐宽度越大且能防护四周越佳;布料透气但不能透光。
墨镜:墨镜的防晒性能主要取决于其防晒涂层或镜片中的材料,深色镜片的防晒力也有可能不如一些无色透明镜片,选择带有特殊防晒涂层的聚碳酸酯镜片为优。
防晒衣:理想中的防晒衣应当既轻薄透气,又做过防晒特殊处理,对紫外线具有较强防护力。大家在选购防晒衣时最好以可靠的测试报告作为评判依据。
防晒面罩(口罩):市面上的“铁面罩”大多是为户外骑行设计的,能完全遮挡脸部且抗风吹翻。但它们对UVA的过滤能力不好分辨,建议大家选购有可靠测试数据的产品。
防晒霜是利用对光的吸收、反射或散射作用,以保护皮肤免受特定UV伤害的特殊用途护肤品。但目前来说,不管哪种防晒霜,对皮肤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皮肤敏感、有破损或炎症的人应谨慎选购。
![]() |
婴幼儿:为了避免婴幼儿过度防晒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可以每天进行1~3次日光浴,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满足1天维生素D的需要量,但需避开UV最强的时间段。
特殊情况下,可通过食物、药物等补充维生素D的需要量。小于6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防晒产品,大于6个月的婴幼儿建议以“硬防晒”为主。即使涂抹了防晒产品,也不宜在强烈阳光下活动。
老年人:作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老年人一定要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采取合理的防晒措施可减缓皮肤衰老,预防日光性角化、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的发生。但要注意,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仍需采取一定的防晒措施。
孕妇:妊娠过程中使用防晒剂,不仅有皮肤保护作用,还可减少黄褐斑发生率或阻止妊娠期皮损进一步加重。应以“硬防晒”为主,或选择更加安全的物理防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