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华荣1982年10月应征入伍南京军区83544部队,在部队担任南京军区《前线报》新闻专职通讯员,撰写过多篇战地报道,于1985年10月退伍,回乡安置到粮食部门工作至今,他今年已经退休。2008年“粮改”后,县政府遵循“阵地不丢,队伍不散,改变经营方式”的原则,同意将基层粮站资产租赁给由粮食系统下岗职工组建的十三家民营公司自主经营,在维护好下岗职工利益的同时,其中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守护好国有资产,2009年,原县粮食局与13个公司签订了第一轮租赁协议,租赁期限为5年。自今年4月份第四轮租赁以来,承租基层站点的十三家公司均积极响应粮储中心号召,遵循租赁协议条款,将生产安全检查、险仓病库修缮、违章建筑清除及站点环境美化等工作纳入日常,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舒城县兴桥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华荣,他以一名粮食人的深厚情怀,把守住管好粮食系统的国有资产视为己任,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不仅坚守“老粮仓”的安全,更是着力“老粮站”的美化,同时发挥“老粮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积极自筹资金维修险仓病库。原千人桥粮站一栋六十年代建的老仓库因年久失修屋顶坍塌而长期闲置,不仅构成安全隐患,更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范华荣果断决策,积极筹集资金对该仓房进行了全面修缮,刚好遇到了国家老旧公有房屋维修改造政策,积极争取了补助。与此同时,五家占用消防通道种菜的老职工在他的耐心劝说下,主动让出了菜地,恢复了消防通道。如今,该仓房已成功出租,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创造了经济效益,还享受了国家的旧房维修补贴,在大院内居住的老职工一为他致点赞。
二是积极拆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三汊河分站有2栋老粮仓,虽然前几年经过了加固改造,但抗震效果较差,安全隐患较大。范华荣不为租金而动,为安全而不为眼前利益,要求承租户撤离房屋。但承租户因产品供不应求而拒绝停工停产,范华荣多次上门沟通,发放停工通知,同时及时向千人桥镇政府、县粮储中心汇报。目前,承租户已同意停工停产,搬离危房,等待拆除重建后恢复生产。
三是积极争取支持改造“老粮站”。五里桥粮站一直脏乱差,站内住户随意堆土种菜,旱厕蚊蝇乱飞,仓房无人问津。范华荣目睹此景,心急如焚,多方寻求解决方案。所在地千人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仅立即派员核查,还积极争取改造资金,对分站进行了改造。如今,五里桥粮站环境焕然一新,整洁有序。那些经过范华荣多次劝说才放弃种菜的住户也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那些看到柏油道路修到门前再也不怕雨天路滑的老人们对范华荣也感激不已。改造后,一承租户试图在院内违规搭建,范华荣迅速入户了解,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使该租户认识到共同维护美好环境的重要性,立即进行了拆除。
范华荣的儿子在合肥某上市公司工作,儿媳妇是大学教授,老伴在合肥带孙子,范华荣完全可以阖家团聚,尽享天伦之乐,但他没有,他仍在以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退休不忘本的“粮食人”情怀、离岗不离党的党员初心,继续在为粮食系统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贡献力量。范华荣作为一代有良知的“粮食人”代表,一心为公、勤勉敬业的品德,以及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感染了每一位新、老“粮食人”。目前,县粮储中心正在号召全县粮食系统干部职工以范华荣为榜样,学习他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作风;学习他“粮心”不变、永为“粮人”的良知;学习他平凡敬业、乐于奉献的风范,真正把牢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把全县基层原粮食站点运营得更加有序、管理更加规范、建设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