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众体育
1.出台《舒城县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制定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的文件,县委县政府及乡镇、开发区党委政府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老年健身运动和设施建设列为县委县政府老年工作要点。
2.开展纪念“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举办舒城县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民丰收节运动会、县直机关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趣味运动会、第五届广场舞大赛、第二届篮球联赛、第三届羽毛球单项赛、第二届八人制足球赛、第十一届围棋精英赛、第二届柔力球交流赛、第三届乡镇垂钓联谊赛、第二届健身气功团体赛、第二届青年男子三人制篮球赛、第二届垂钓活动邀请赛、职工羽毛球比赛、职工乒乓球赛、2024舒城环万佛湖马拉松赛、新年登高及九九重阳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县直机关及乡镇健身走活动等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参赛人数100人以上的“三大球”联赛不少于3次,计划举办10场以上乡村(社区)运动会。
3.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计划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五进”活动不少于6次,其中开展“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1次;常态化开展不少于1500人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免费开展不低于1500人的国民体质监测活动;成立舒城县排球协会、舒城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舒城县射击协会、舒城县散打搏击协会、舒城县拳击协会、舒城县跳绳协会、舒城县拔河协会、舒城县柔力球协会。
4. 2024年底各乡镇(街道)级(乡镇、街道直接管理)体育场地总面积不小于 2000平方米,各行政村(社区)级体育场地总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新建居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体育实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力度,对43个未安装体育器材的空白村投放健身器材,继续做好各乡镇(开发区)健身器材维修维护工作。
5.充分利用体育和教育融合发展优势,以“冰雪进校园”为抓手,打造轮滑特色学校。在千人桥镇建设808平米滑冰场,以赛事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和全县冰雪运动竞技水平。
6.发布问卷调查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相关数据对社会公布。
二、青少年工作
1.建立健全“三大球”联赛体制,开展全县“三大球”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联赛。
2.举办第三届舒城县青少年运动会、舒城县第十一届围棋精英赛(少儿组)、县直关工系统第九届中小学生夏令营棋类赛、第十届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第十二届高中生男子篮球赛、中小学生第十届中国象棋比赛等县级青少年项目比赛。
3.规范管理体制、强化办学规模,进一步加强舒城县体育运动学校建设,将体校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计划选招乒乓球教练员1名,将舒城二中、三中、实小、三小、二小、附小6所中小学校引入俱乐部(培训机构)开展课后服务或体育训练等服务,在一中、桃溪中学(高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落实设置教练员岗位。
4.以备战参赛市六运会为重点,积极做好2024年舒城县各项目运动员注册工作。
5.组队参加省市青少年跆拳道、田径、校园足球、轮滑、武术等项目锦标赛、全省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田径比赛以及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各级展示大会等各级各类比赛。
(三)体育产业
1.继续做好中心体育馆、全民健身馆、体育场高质量低免开放工作。
2.完成体育事业统计、体育场地普查、体育产业普查工作。
3.做好各场馆节能降耗、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损坏报修工作。
4.持续做好体育彩票宣传和销售工作。
(四)党建等其他中心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更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结合体育工作实际,高质量做好党建工作。
2.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定岗定人定责,建立职责台账,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克服各种不良现象和作风,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队伍。
3.开通舒城全民健身微信公众号,继续加强县融媒体中心《舒城体育》栏目建设,编辑科学健身辅导资料,举办培训班,通过专栏、访谈、讲座等形式加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宣传、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宣传等。
4.规范体育中心各场馆运营和物业管理,严格执行合同条款、考核办法,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后勤安全。
5.2023年已完成《体育志》编写、专家论证、审稿工作,力争2024年底出版发行。
6.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平安创建、文明卫生创建、法治宣传、政务公开、健康机关建设、工会、妇女、儿童、计划生育、双拥、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2024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