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我县体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为主线,切实推进全民健身战略和“快乐健身行动”,加快体育强县建设,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各项既定任务。本年度,我单位荣获六安市卫生先进单位(全县仅1家)、第17届舒城县文明单位,县网球协会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协会。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抓活动促健身,群众体育再上新台阶
1.圆满完成第十四届省直机关万佛湖健身走活动。本届省直机关万佛湖健身走活动 以“大美舒城 快乐健身” 为主题,共有120个省直单位的15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
2.成功举办2023舒城环万佛湖马拉松大赛。本次赛事于2023年10月22日在我县万佛湖5A级风景区鸣枪开跑,共设置了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跑(约8公里)和亲子跑(约3公里)四个项目,吸引来自国内外近万名选手参赛。赛事期间,配套举办了舒城名优特产展销会,参展商数量达到32家,促进了“文旅体商”的进一步融合。
3.成功举办第二届舒城县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于5月19日开始, 6月19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分为全民健身走、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三大块共16个大项。共有来自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06支队伍约2000余人参加,产生金银铜牌各40枚。本届运动会参赛人数多,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是我县全民健身、快乐健身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4.开展各类“快乐健身行动”主题活动。2023年,紧紧围绕“快乐健身行动”这一暖民心政策,共开展舒城县“迎三八”趣味运动会、舒城县第四届广场舞大赛、舒城县篮球甲级联赛、2023年安徽省篮球业余联赛总决赛等省市县级各类赛事活动近百场,参与人数超6.6万人。
5.组队参加六安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拔河比赛荣获第二名,参加六安市首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达标赛获团体二等奖,参加六安市第九届龙舟赛荣获三等奖。
6. 晓天镇、春秋乡、山七镇、阙店乡、桃溪镇、汤池镇、张母桥镇、棠树乡、百神庙镇、南港镇等10乡镇开展乡村(社区)运动会,每乡镇补助2万元。
7.全力推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快乐健身行动,将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纳入政府重点工作。2023年7月21日召开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工作推进会,12月19日召开政府常务会听取并研究我县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工作情况,制定出台了《舒城县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舒政办秘〔2023〕88号),调整了舒城县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领导小组,各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8.我县现有单项体育协会26个,2023年新成立舒城县跆拳道协会、舒城县掼蛋协会、舒城县龙眠山网球俱乐部,舒城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舒城县排球协会、晓天镇体育总会已进入注册登记流程,各乡镇体育总会、舒城县散打搏击协会、舒城县射击俱乐部正在申请中。印发《关于成立舒城县各乡镇、开发区体育总会的通知》(舒体〔2023〕8号),要求各乡镇成立体育总会,目前已成立1个,正在成立10个,计划2024年全部成立。
9.本年度共完成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41人,其中一级1人,二级16人,三级124人,篮球裁判员培训22人,本年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五进”、“送技下乡”、“公益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54场,受益人数1.2万多人次;完成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1501人;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1440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次,其中2次为“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太极拳、瑜伽、广场舞、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多种健身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二)抓训练强队伍,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
1.以备战市六运会为重点,坚持“确保强项、突破弱项,外引内联,积极备战,争创佳绩”的备战原则,努力提高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跆拳道、举重、游泳、轮滑、网球等项目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积极做好运动员注册、训练工作,今年已完成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项目240名新运动员注册工作。
2.加强体教融合,培养和储备优秀体育人才。由县文旅体局、县委编办、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5家联合出台《舒城县加强县体育运动学校建设实施意见》,实行体教共管新型教学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体校教练员队伍建设,成立了舒城县体育运动学校训练队伍,共有15名体育教师担任各运动项目兼职教练;组织实施舒城县特色体育学校和体育传统学校申报工作,完成了高中一所(桃溪中学),初中两所(棠树中心校、舒城二中),小学三所(实验小学、舒师附小、城关二小)体育传统学校(特色体育学校)市级、省级申报工作;报名参加安徽省选星计划,我县共有7名运动员在“大心肺”、“大力量”、“大个子”3个项目中入选,3名运动员被选入省队集训;完成全县中小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计划,跆拳道16人,入省队代训1人,六安市体育运动学校自由跤、皮划艇、举重合计6名,输送跆拳道运动员王爱惜、田径运动员张启飞到省队。
3.加强战略合作,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县羽毛球馆与安徽省唯一的全国四星级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安徽众羽嘉合体育签约,为我县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创造新的条件。同时,聘请省田径中心运动队教练为我县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田径队指导专家,落实完成省队退役射击运动员曹业炜等2名教练员入编舒城县体育运动学校工作。
4.成立舒城县射击队,实现我县射击运动项目“零”的突破。2023年,建立射击训练场,成立舒城县射击队,引进专业射击人才为县射击队教练,实现了舒城县射击运动项目的从无到有,并初步取得可喜成绩。在2023年12月-24日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激光射击(线上)系列赛冬季赛中,舒城射击队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1个第三名1个第六名的好成绩。
5.以赛促训,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全面提升我县竞技体育水平。一是成功举办舒城县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于8月16日正式开赛,共设置了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滑、跆拳道、游泳等8个大项、141个小项,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50支代表队、18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赛。二是举办第九届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第十二届高中生男子篮球赛、中小学生第九届中国象棋比赛等10余项各级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三是组队参加安徽省跆拳道俱乐部冠军赛(芜湖站)、安徽省跆拳道俱乐部精英赛(六安站)、合肥市跆拳道“少年周瑜杯”比赛,共获得19块金牌。四是我县王思晨等运动员在跆拳道、田径、自由跤等省级及以上项目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块、银牌11块、铜牌8块。五是组队参加六安市小学生游泳比赛、六安市中学生篮球联赛、六安市中学生田径比赛等各类比赛,共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
(三)抓场馆强设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1.高质量开展体育中心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县体育中心室内外健身场馆、场地开放率达100%,签约各类社会团体、体育协会免费低收费合作单位近20家,签约免费低收费学校教学点12所。据统计,2023年进入县体育中心室内健身、比赛、培训等达1739544人次,提前获得2024年低免开放补助资金187万元。各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了县体育中心在全民健身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推动健身设施全面开放共享。出台《关于全县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稳步推动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乡镇等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做到能开尽开。目前已落实阙店中心校、晓天中学等10所中小学校实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
3.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本年度我县完成体育领域投资10090万元,超额完成1503万元。在城东龙眠公园投资194.8万元建设智慧体育健身设施,为城东居民打造运动健身的乐园;建成六连游园、席地园社区公园、春秋南路等地健身步道5公里;老体育中心大院改造为便民停车场;在老体育中心运动场、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馆添置156个便民储物柜;为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投资9万元购置除颤仪3台,邀请县红十字会专家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补齐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设施短板,投入资金77.92万元,采购健身器材126套(健身路径32套,室内外乒乓球台74台、直埋及防碰撞篮球架各20副),对各乡镇农民健身器材进行更新升级;投入10.19万元对全县22个乡镇的70多个村社区600多件健身器材进行维修维护;投入54.87万元,分别在阙店乡文化健身广场、山七镇街道广场、万佛湖镇站前广场、桃溪镇红光村新时代广场新建篮球场;投入20多万元,完成我县国土空间体育用地规划任务。
4. 细致开展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根据应统尽统原则,对全县22个乡镇、299块体育场地进行统计(上一年247块),新增体育场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4平米(上一年2.89平米),位列我市第三位。
5.积极开展全县体育产业的统计工作,在国家体育产业名录库完成上报更新。
(四)抓体彩求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1.持续加强体育彩票宣传工作,促进体育彩票销量稳步增长。2023年,我县体育彩票累计销量为10459万元,同比增长54%,产生公益金约2511万元。全市体育彩票站点销售额第一名和第二名均在我县。
2.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助推体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以万佛湖、万佛山为基地的体育项目,培育并举办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传统赛事、品牌赛事。如举办第14届省直机关万佛湖健身走活动、2023舒城环万佛湖马拉松、万佛湖库钓大赛等省内外影响力持久的品牌赛事,承办省内单项体育项目锦标赛和精英赛30余场,充分发挥现有的设备齐全、服务优质的体育场馆功能,来推动我县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3.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拉动居民体育消费。高质量推动体育场馆低免开放,推动体育场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促进线上与线下消费融合,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体育产品、服务标准制定,加强体育服务业质量监测,发动体育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五进”活动,推动快乐健身行动等“暖民心”工程在餐饮、休闲、文化等重点领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保障民生,引导居民进行体育消费。
(五)抓队伍树形象,领导班子和机关建设不断加强
1.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严格按照主题教育的部署,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相结合,在办好重大赛事活动和全面开展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工作等方面集中发力,积极开创体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每月组织开展党员“三问”交流,切实查找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标对表,立行立改,在不断深化学习教育和调查研究中,把问题找准查实、把根源剖深析透。本年度围绕学习主题,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交流研讨5次,结合体育设施建设维护、体育普查等工作深入基层,深化调研,梳理焦点难点问题,明确解决路径,共梳理问题6个,制定整改措施6条。
2.坚持标本兼治,确保巡察整改取得实效。就十五届县委第三轮巡察第二巡察组向我事业发展中心反馈的问题,我中心党支部高度重视,及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
3.坚持多措并举,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我单位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体育业务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全力以赴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 一是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明确责任,确定专人负责。二是加强创建宣传。设置创建宣传橱窗、宣传栏、宣传标语,办公楼和体育馆内张贴文明标语,体育馆增置无障碍车位、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提示牌。三是加大创建投入。投入20万元用于卫生宣传、卫生设施建设和职工体检。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执行垃圾袋装化,办公室建立卫生轮流值日打扫制度,聘请专职管理员,每日定时打扫厕所、楼道等公共区域,确保办公环境整洁,积极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工作。
(六)抓常态促长效,其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各项学习制度,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将主题教育学习、政策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以学导行,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今年以来中心党支部共召开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1次、全体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6次,以及意识形态专题研究会1次,共上了4次党课,开展了12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支部学习教育活动,本年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
2.强化党建联盟,认真实施共建共享。一是进基层,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多次走进党建联盟村干汊河镇正安村结对帮扶对象家中,嘘寒问暖,切实做好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二是进社区,对照党员干部进社区工作要求,体育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对共建南溪社区,协助社区开展文明创城、运动健身等活动。三是进企业,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坚持每月到包保的企业进行走访,及时帮助解决企业的困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3.坚持齐抓共管,始终把体育宣传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协调县融媒体中心开辟《舒城体育》专栏,宣传赛事活动信息,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树立全民健身榜样,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舒城县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和“快乐健身行动”两次新闻发布会和一次走进政风行风在线,宣传发布我县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增强全民科学健身意识;2023年,我单位共向市县级网站推送稿件50余篇,每月通过移动用户手机发送“体育简报”信息,《安徽体育联播》、省电视台《体育联播》分别对我县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进行了全面报道,安徽省电视台综艺·体育频道策划全程直播2023舒城环万佛湖马拉松,新华社现场云、新浪微博等20家网络平台转播,CCTV5、中国体育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全网搜索量达105w,官方抖音号“游舒城”共发布 2023 舒城环万佛湖马拉松相关视频8期,开展3次直播活动,内容涉及马拉松报名宣传、新闻发布会预热、吃住行游购娱推介及舒城县精品旅游线路等多个方面,系列视频在舒城县政府网站、舒城县融媒公众号、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抖音号及上海市青浦区文旅视频号等多个平台推送,总观看人次突破 100 万,直播总观看人次超15万。
4.持续推进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工会、综治(平安创建)、卫生创建、法治宣传、政务公开、妇女、计划生育、健康机关建设、秸秆禁烧、防汛抗旱、双拥、老干部、老年体育、残疾人体育、关心下一代、安全生产等工作。
2024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