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颁布实施,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国民将体育健身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养成规律健身的习惯并追求更科学、更便捷的健身服务。为全面及时了解我县全民健身活动状况,客观评估《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实施效果,2024年10月至11月对我县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方法及核心指标完成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我县3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按照三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从我县的13个村(居)委会,采用入户和数据电子上传的方式开展调查,最终获取有效样本量1594人,圆满完成调查任务。我县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2.6%。
二、主要调查结果
(一)全民健身活动的基本状况
1、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7岁及以上居民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82.6%,其中城镇为84.9%,乡村为75.6%。
图1 2024年7岁及以上不同年龄组人群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7岁及以上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2.6%,其中城镇为48.7%,乡村为34.2%。
图2 2024年7岁及以上不同年龄组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2、体育健身呈现人群差异性、项目多元化特征
幼儿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有跑和跳(25.7%)、室内外体育游戏(13.3%)、骑滑板车(11.1%)和舞蹈类(8.7%)、骑自行车(6.3%),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幼儿参加球类的比例较高,女性幼儿参加舞蹈类的比例较高。
图3 3~6岁幼儿参加的主要体育活动项目及比例
7~18岁儿童青少年参加的运动项目主要是跑步(14.8%)、健步走(12.6%)、羽毛球(9.5%)、跳绳(8.2%)、乒乓球(6.4%)等。分析性别差异,男生参加足球和篮球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女生参加跳绳、舞蹈和体操的比例较高。
图 4 7~18岁儿童青少年参加的主要运动项目及比例
成年人的运动项目中,跑步和健步走的参与比例排在前两位,分别为70.6%和24.0%,其他依次为羽毛球等球类活动(10.6%)、跳绳(8.7%)、骑自行车(7.3%)等。
图 5 19~59岁成年人参加的主要运动项目及比例
老年人参加的运动项目主要是健步走(73.9%),其他依次为武术(7.2%)、舞蹈(5.8%)和跑步(4.3%)等。
图 6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参加的主要运动项目及比例
3、居民对运动促进健康理念的认可度较高
86.7%的儿童青少年、73.9%的成年人和58.2%的老年人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且对健身作用的认知不仅限于身体层面,还包括对心理、情绪和社交层面促进作用的认识。成年人与老年人关注体育资讯的人数比例为88.1%。其中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资讯的比例为23.3%。
4、体育消费显著增加
2024年成年人与老年人人均体育消费分别为2256.8元和1865.2元。消费类型方面,2024年成年人与老年人实物型消费在体育消费中占比为65.1%;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占比分别为18.9%和6.3%。
图 7 2024 年成年人与老年人三类体育消费的占比
(二)全民健身服务供给的发展情况
1、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发挥重要作用,形成15分钟健身圈。“公共体育场馆”、“广场空地或道路”、“公园内园路与铺装场地”、“单位或社区体育场地”、“健身路径”等是成年人与老年人体育健身的主要场所。
2、体育健身组织和赛事活动参与呈现“身边化”特征
成年人与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组织的比例为28.5%,其中参加“朋友、熟人成立的体育健身组织(22.8%)”及“健身活动站点(16.2%)”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别的体育健身组织。
参加过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比例为29.2%,其中“自发组织(29.7%)”“单位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25.2%)”“社区/村举办(23.6%)”为主要形式,参加体育健身组织和赛事活动的“身边化”特征凸显。
3、体育健身指导服务覆盖面扩大
获得过体育健身指导的成年人与老年人比例分别为55.7%和34.2%。成年人获得体育健身指导的主要途径是“同事、朋友互相指导(36.4%)”、“专业人士(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教练等)指导(15.3%)”和“看体育健身指导相关资料(13.7%)”。老年人获得体育健身指导的主要途径是“同事、朋友相互指导(41.6%)”、“看体育健身指导相关资料(12.8%)”和“专业人士指导(12.7%)”。
总结: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推进,我县居民整体健身水平明显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提高,城乡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更加积极,人民群众乐于进行的体育活动项目更加多样化;支持全民健身开展的保障条件进一步完善,群众身边15分钟健身圈体育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体育健身指导服务覆盖面扩大,居民体育健身个性化、层次化、体验化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到公共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显现了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成效,为全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