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 规划计划 > 工作规划

舒城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7-07-26 00:00 信息来源:旅游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为加快推进我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我县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全县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推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根据《中共舒城县委、舒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舒发〔2017〕 11号),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舒服之城、度假胜地”,围绕“大目标、大提升、大项目、大转变”的总体思路,按照“一山(万佛山)、一湖(万佛湖)、一泉(汤池温泉)、一线(景区周边和交通干道沿线农家乐)、一角(绿三角)、一古城(周瑜城)”的总体布局,以产业深度融合、形象全面提升为目标,以转型发展、生态发展为路径,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引领全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

二、创建目标

推进全县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旅游空间全域优化,旅游环境全域美化,旅游业态丰富多样,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构建全域旅游领导机制、综合管理机制、执法机制;在产业融合、产品体系、公共服务、品牌营销、综合管理等方面得到创新、发展和提升;实现“县域景区化”目标。力争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45亿元,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800万人次,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占年接待游客总量50%以上,游客人均旅游购物和娱乐消费比重达到40%,旅游业对全县经济贡献率达到15%、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20%,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创建时间

2017年3月—2020年12月。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部署阶段(2017年3月—2017年7月)。制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成立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对创建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的和意义,努力营造全民共同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8月—2020年5月)。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结合我县全域旅游发展实际,对创建工作任务分年度进行全面落实(2017年任务分解见附件1,以后各年度任务在年初重新分解下发)。各地各有关单位按照创建工作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创建实施方案,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并认真组织实施,使全县软、硬件设施全面升级达标。

(三)创建申报与迎检阶段(2020年6月—2020年10月)。各地各有关单位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聘请专业机构拍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宣传片和编制相关创建文本,确保2020年成功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检查验收。

(四)总结提高阶段(验收后)。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进行总结,按照国家、省、市旅游部门验收提出的意见与要求全面做好整改工作,不断深化,体现特色,将创建成果打造成旅游品牌。

五、重点工作

(一)打造主打产品。按照“一山一湖一泉一线一角一古城”的总体布局,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点、线、面结合,引导全域旅游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发展,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加大万佛湖、万佛山、汤池温泉、李公麟书画院、龙眠山、新四军四支队旧址、舒茶人民公社、文翁纪念馆、胡底纪念馆、周瑜城—七门堰、仙女寨与梁祝文化、百丈岩(榴辉岩)、河棚茶文化主题公园、晓天老街等项目的开发、保护和品质提升,打造以万佛湖、万佛山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绿三角”旅游(区)点。加大鹏翔生态园、桃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普渡寺、华夏幸福城、县城南溪河旅游小镇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品质提升,打造以现代农业、文物古迹、休闲街区、工业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金三角”旅游(区)点。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和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建设要求,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力争到2020年,建成3A级旅游景区20家以上、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村14个,全县新增三星级以上农家乐80个。

(二)优化旅游环境。按照“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湖”的目标,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全面提升城乡综合环境治理水平,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建立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组和自然村庄的长效责任机制,完善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等处理设施,规范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处理措施,适时组织垃圾清理歼灭战,大力推进农户改厕工作,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结合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和茶谷建设,抓好主干道路沿线的绿化、美化工作,建设生态绿道。抓好景区周边和交通干道沿线乱占、乱搭、乱建整治工作,坚决杜绝违法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点及民居的规划建设水平,配套休闲设施,丰富旅游内容,达到内外兼修的持续美。

(三)发展旅游新业态。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与工业、农业、水利、林业、体育、文化、商贸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相互渗透,全力提升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民俗旅游等新业态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配套旅游咨询和标识体系,搭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到2020年,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建设任务,新建旅游厕所50座,改扩建20座;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逐步建立快行慢游的自驾车、自行车、自助游服务体系,规划建设2个自驾车营地;逐步探索在县城引入和投放共享单车;建立完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线路等咨询服务全覆盖;加快发展智慧旅游,建立旅游数据中心,完善数据采集、信息服务体系。

(五)规范旅游市场环境秩序。健全旅游安全设施设备,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旅游行业相关服务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和“红黑榜”制度。深化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1+3”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探索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消除旅游市场执法分散、多头管理的体制弊端,进一步理顺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六)加大全域旅游市场营销。优化全域旅游营销机制,制定宣传营销奖励政策,积极探索政府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整合,按照政府负责“形象营销”、媒体负责“内容营销”、企业负责“产品营销”的思路,构建全媒体时代的主体营销系统。一是拓宽营销渠道,积极打造广播、电视、报纸、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互联网、微信、微博、微视频、数字旅游、影视植入、在线预订等新技术渠道相结合的营销体系;二是创新营销方式,策划举办一批如摄影、垂钓、登山、健走、露营、赛事、农事等特色主题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