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心2024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4 年以来,根据各级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县旅游工作立足乡村振兴,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5月份全县接待游客4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4%,预计1-6月份全县接待游客5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1亿元。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乡村旅游资金投入。积极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投资8.97亿元,流转土地1.86万亩,租赁民房和闲置集体用房3.58万平方米,在高峰乡东西港村,五显镇上河村,南港镇石头村,汤池镇三江村,晓天镇苏平村、双河村、白桑园村5个乡镇8个村,实施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县政府安排2487万元实施春秋文翁读书庄民宿配套项目、庐镇安菜村乡村旅游提升项目、山七皖东厂旧址改造民宿等13个旅游类衔接资金项目,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
二是加快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万佛湖、万佛山景区纳入“百景提升计划”,万佛湖文旅综合体入选上海职工疗养基地。开展皖美民宿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皖美金宿1家、皖美银宿5家。申报阙店乡转水湾村为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加快推进A级景区创建,定期督促鹏翔梦乐帝巧克力小镇4A景区创建和大别山狼谷3A景区创建工作,实行月调度和周调度机制,并到现场进行创建指导,联系当地政府等部门共同推进创建工作。
三是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深化与古井、常州恐龙园等旅游头部企业的合作,提升景区的运营管理水平,扩大舒城旅游影响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计划投资近10亿元的龙舒古城项目即将完成初步设计,总投资5.36亿元的九龙寨生态园项目正在进行扩建,总投资5亿元的天子寨项目已于今年投产营业,总投资2.96亿的景露园正在加快建设康养酒店,总投资1.2亿元的茶山美宿部分主体建筑已成形,总投资8000万元的万佛山景区管理及服务设施改造项目2024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打造精品民宿,总投6000万元的云谷茶境项目正在进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3600万元的山七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大力推动乡村民宿发展,加快舒茶云谷茶境、南港茶山美宿、阙店无名初、汤池大堰湾民宿等精品民宿建设进度,推进组建舒城县民宿协会,加强民宿交流沟通,促进民宿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四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实施总投资1.9亿元的全域旅游一期项目,推进环万佛湖旅游风景道、晓天川藏线、全域旅游标识系统、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全面提升舒城旅游服务水平,目前全域旅游标识系统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智慧旅游平台正在完善平台界面设计,晓天川藏线也即将进入招标施工阶段。积极对接交通部门,完善交通沿线周边旅游风景打造、通景公路提升。
五是着力双招双引优化强化。深化与古井、常州恐龙园等旅游头部企业的合作,提升景区的运营管理水平,扩大舒城旅游影响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与锦江国际、安建工、中铁国际、华力、中科国际、安徽省文旅投、玉屏旅游、卡宾滑雪等旅游企业、四川文旅投等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人才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主动联络客商。今年以来,我县新签约项目3个(总计金额8.05亿元),开工项目3个(总计金额0.66亿元),投产项目7个(总计金额3.56亿元)。
(二)积极开拓旅游市场
一是突出主题,线上宣传出新出彩。线上围绕春游江淮“春花”“春茶”“春味”“春游”等十大营销场景,推出春季赏花攻略、骑行路线推荐、旅游攻略、茶旅路线推荐、舒城特色小吃攻略等系列宣传视频,多声部、立体式、全方位展示舒城县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旅游资源。组织舒城文旅推广大使采风活动10余次,先后游览万佛湖景区、万佛山景区、沙墩村油菜花田等,积累创作灵感和宣传素材。定期发布旅游宣传主题,鼓励乡镇、景区景点、旅游企业和推广大使共享素材、共同发力,同步开展旅游宣传,形成文旅宣传矩阵,增强旅游宣传氛围。“春游江淮”宣传活动期间,在“舒城文旅”抖音号、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线上平台共发布100多条视频,浏览量达500多万,其中舒城特色小吃攻略系列视频浏览量超百万。
二是融合创新,线下宣传有声有色。春节前夕,联合中国邮政、县人社局、舒城高铁东站等部门开展“舒城文旅推广大使接您回家过年”线下活动,现场向返乡的老乡们发放景区门票、舒城旅游宣传画册等伴手礼1000余份,宣传春节假期景区优惠活动。在第十五届省直机关键身走活动中,舒城县首次创新推出融合“国风+RAP+快板”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推介节目。五一假期前夕,在合肥罍街举办“同饮一湖水,邀您开启舒城寻源之旅”推介会,现场展示了舒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邀请市民体验万佛湖鱼头汤、蒿子粑粑、桃溪瓦罐汤等舒城特色美食。在龙眠公园开展“畅游中国,幸福生活,周瑜故里,舒适之城欢迎您”主题活动,致力于讲好舒城故事,维护舒城形象,助力县域旅游发展,文明践行承诺行动。5月20日在万佛湖景区举办“舒城红·情定万佛湖”集体婚礼活动,畅游湖上精品线路。
三是全线联动,旅游营销多点发力。省市县联动、政企媒互动,广泛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联动聚力开展旅游营销。构建县、乡镇、企业、推荐官四级营销矩阵,扩大旅游营销“统一战线”。各乡镇抢抓文旅热潮,线上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旅游宣传营销,线下创新推出民俗表演、夜游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娱乐。清明节假期前,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做客安徽广播电视台《高速会客厅》直播间,围绕“舒城小兰花 沁心茶之旅”主题,全方位展现舒城文旅资源、舒城小兰花和茶旅精品旅游线路。聘请本地20位自媒体达人为“舒城县旅游推广大使”,定期发布旅游宣传主题,组织引导推广大使集中宣传、共享素材、共同发力,形成文旅宣传矩阵,增强旅游宣传氛围。优化《舒城县文旅推广大使奖励办法》,鼓励自媒体达人发布旅游宣传短视频。
四是释放红利,普惠水平有效提升。围绕“我们的节日——欢欢喜喜过大年”“春游江淮”“春游江淮请来六安”系列主题活动。紧抓节日契机,组织引导全县20多家景区、景点、饭店民宿,借助三八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等节日节点,推出了包括免门票、食宿打折在内的多项优惠措施,并精心挑选了20余处网红打卡点供游客探索。先后推出“舒城县‘三八’宠女神节福利”、“舒城县A级景区周边乡镇食宿清单”、“2024舒城县赏花路线表”和“舒城县2024春季赏花地图”等宣传海报,为游客游览舒城提供了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和实实在在的优惠福利。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用地保障不足,制约了旅游景区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民宿、景区等旅游项目发展面临用地等方面制约,报批手续繁琐等问题。
二是“+旅游”效果不突出,“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融合度不够,缺乏鲜明的主题形象,没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未能展示出明确的定位。
三是旅游景点亟待转型升级,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意识。部分旅游产品类型相似且与景点主题不相符合,吸引力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推进红绿融合发展高地建设”,做响品牌。推进万佛山创建省级度假区,舒茶镇、高峰乡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加强“舒席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活态传承;加快龙舒古镇、云谷茶境、无名初·望春阁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万佛湖、万佛山)+山水运动特色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谋划万佛湖水世界、汤池温泉康养、驮岭滑雪场等一批招商项目。
二是围绕“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做精产品。计划完成新、改建民宿10个以上,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2-3个,省、市级旅游精品示范村1-2个;培育春秋乡文冲村、舒茶镇石塘村、晓天镇白桑园村等进入全省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培育省级美食村、主题村、风景道和“后备箱”工程基地各1个。
三是围绕“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做强产业。梳理旅游资源,开展产业调查分析,编制招商项目;将文旅招商纳入全县招商任务,引进一批5000万元以上文旅项目和500万元以上民宿项目;引进优质市场主体和运营团队,提升景区运营管理水平。
四是围绕“旅游消费促进行动”,做活市场。加快打造“旅游+”“+旅游”新业态、新赛道,积极发展研学、夜经济、体育休闲等业态;结合文冲村等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农业旅游;推进万佛湖风景道、晓天川藏线建设,发展交通旅游;实施杭埠河安澜绿廊项目,发展水利旅游;举办越野赛、健身走等品牌赛事,发展体育旅游;串联七门堰、周瑜城遗址、文翁研学小镇等,发展文化旅游;开发麻纺厂旧址、三线厂等工业资源,发展工业旅游;挖掘舒城特色美食品牌,发展美食旅游;举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培育过湾、万佛湖等一批“后备箱”基地。
五是围绕“旅游品牌传播行动”,做大宣传。聘任舒城文旅宣传推广大使,培育一批“乡村代言人”;利用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多矩阵开展文旅宣传;在合肥、皖北及上海、湖北、河南等地举办专场旅游推介活动;在县内举办10次以上旅游节庆活动。
六是围绕“旅游服务升级行动”,做优服务。加快国省干道、环万佛湖风景道及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牌及智慧旅游系统;实施3A级以上景区解说词标准化、规范化提升行动;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强能力建设;开展旅游行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