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锚定万众一心创5A、护好一山一湖,统筹好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加快促进万佛山、万佛湖协同发展,打造山湖联动、美美与共的生态旅游新名片。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3%、31.3%。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建设红绿融合发展新高地,做响品牌。一是构建绿色发展新高地。万佛湖康养综合体入选上海职工疗养基地,与新安江共创国家级精品航线;万佛湖景区成功入选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有风味”精品旅游线路,并被省文旅厅评定为2024年“最干净景区”。晓天镇抓住乡村旅游市场新趋势,锁定低空经济,落地双河村滑翔伞项目。开展皖美民宿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皖美金宿1家、皖美银宿5家。正在申报皖美金宿2家,皖美银宿7家。加快推进A级景区创建,建立月调度和周督导机制,指导梦乐帝巧克力小镇创建4A景区和大别山狼谷创建3A景区。二是构建红色发展新高地。河棚老三线军工文化展陈重新布展,山七镇盘活三线厂资产建设农文旅综合体项目,高峰乡打通东西港村连接线步道,积极推进舒茶、高峰、柏林等红色旅游小镇发展,舒茶人民公社景区通过4A景区景观质量评审。
(二)发挥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作用,做精产品。 一是推进全域乡村旅游。安排2487万元实施春秋文翁读书庄民宿配套项目、庐镇安菜村乡村旅游提升项目、山七皖东厂旧址改造民宿等13个旅游类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桃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安徽鹏翔生态园、舒茶九一六茶园、春秋三冲产业园、南港过湾乡村振兴产业园、河棚茶博园等特色园区为依托,继续开发观光采摘、农事体验、农业科技研学等体验。截至10月底,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8亿元。二是积极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总投资6.96亿元的全域乡村振兴一期项目,已完成招标挂网。全域乡村振兴二期项目,已摸排到11个乡镇20个项目,总投资约7.8亿元,近期将组织实地调研。积极对接金融监管部门,与徽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定制旅游金融产品,帮助大堰湾等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推进乡村旅游精品打造。三是做强乡村旅游品牌。继续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计划,发挥乡村旅游精品示范作用。正在积极培育晓天镇白桑园村为省级主题村、万佛湖镇白鹿村和桃溪镇红光村为省级美食村、南港镇钱元玲家庭农场和过湾三产融合示范园为旅游后备箱基地。
(三)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做强产业。一是多元培育,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引导民宿采用租赁合作、委托管理、入股分成等方式,将财政资金、运营经验、民众受益最大化地融为一体,支持旅游民宿发展。舒茶云谷茶境、南港茶山美宿、阙店无名初、汤池大堰湾民宿等精品民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积极组建舒城县民宿协会,加强民宿交流沟通,促进民宿规范化、品质化发展。重点支持,加快将安徽未来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培育为六安市头部文旅企业,增强本土文旅市场活力。二是深化合作,壮大产业项目。与安徽建工集团、中安华力、古井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合作深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扩大舒城旅游影响力。总投资5.36亿元的九龙寨生态园项目正在进行扩建,总投资5亿元的天子寨项目已于今年元月正式开业,总投资2.96亿的景露园康养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其中九龙岄谷民宿今年10月份投入运营。总投资1.2亿元的茶山美宿部分主体建筑已成形,总投资8000万元的万佛山景区管理及服务设施改造项目建设完成,总投6000万元的云谷茶境项目正在进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3600万元的山七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四)加强旅游消费促进,做活市场。一是延伸旅游产业链消费链。围绕四季特色,着力布局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四季不间断的乡村旅游新格局。石关、九龙寨、华溪涧、挂龙尖、望庄营地、醉饮山房、大别山狼谷、文翁研学小镇、圈圈地球营地、大龙潭峡谷漂流等40多处乡村旅游点知名度大幅提升。挖掘开发旅游新业态,推出山七镇俞家河滩、汤池镇磨园村、万佛湖岸上草原等热门打卡点,新建庐镇乡江山村房车营地、小确杏村咖、九龙岄谷等旅游消费新场景。以赏花、踏青、采摘、露营、烧烤、漂流、采风、晒秋、温泉、观雪等为主题的四季乡村体验旅游持续升温,成为全县旅游市场主流。推出“全景龙舒”三日游,“自驾之旅”二日游,“山野之趣”乡村生态一日游,“游学古今”研学二日游,“三色舒城”秋日旅游等七条精品线路,推动全县旅游串点成线、集群发展。二是持续举办文旅惠民消费活动。根据不同时节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春节假期策划“本地人游舒城”,春季推出全县赏花地图攻略,清明假期推出精品半日游和一日游,对端午、五一、中秋、国庆等法定假期人流量多的特点,指导全县景区景点、饭店民宿,推出免门票、游乐项目优惠、餐饮折扣等优惠活动。根据暑期游客大中小学生群体占比增加的特点,推出中、高考生优惠福利和暑期文旅促消费活动。万佛湖、万佛山等景区旅游淡季期间,向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市场推出免门票优惠政策。持续开展“5∙19”中国旅游日、“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徽动消费 乐游舒城”文旅消费券等惠民活动,持续刺激旅游消费。三是打造旅游新业态新赛道。以万佛湖景区为重点,推动演艺活动进景区景点,开展“春到万家 景里有戏”“送戏进万佛湖景区”“国风吻湖面 佳节共长青”等节日活动,推出汉服走秀、竹筏对歌、非遗展示、川剧国粹、民族舞蹈、铜人互动、夜晚灯光秀、美食节等演艺活动,国庆期间推出“永不忘却的记忆地雕”实景演出和“歌唱祖国 共庆华诞”文艺演出;天子寨开设抖音直播大舞台,邀请网红达人在景区内直播宣传推广,游客现场参与互动。升级打造“夜游”项目,推出万佛湖全民泼水节、古月山庄夜间灯光秀、天子寨“第一烤场”等夜游产品;举办舒城县第四届莲花文化暨第五届文翁文化主题活动文艺晚会、2024舒城啤酒龙虾节、首届“龙舒新声”歌手大赛等夜间演艺活动。四是扩大舒城美食影响力。开展舒城本地宝藏美食探店行动,网络反响好评如潮,累计浏览量近两百万人次;万佛湖景区推出全鱼画舫水上精品线路,持续加大对万佛湖鱼头汤和全鱼宴的宣传推广力度,培育龙河村省级美食主题村;充分挖掘桃溪瓦罐汤历史文化渊源,在206国道树立桃溪瓦罐汤宣传标牌,扩大桃溪瓦罐汤宣传影响力。成立桃溪瓦罐汤协会,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开启“桃溪瓦罐汤”新篇章,助推舒城美食影响力提升再上新台阶。
(五)推进旅游品牌传播,做大宣传。一是打造文旅宣传矩阵。省市县联动、政企媒互动,广泛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聘请舒城旅游推广大使,邀请自驾协会、汽摩协会、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开展多次采风活动,形成强大的文旅宣传矩阵。二是强化传播策划。针对周末、节假日、暑期等不同时期特点,提前谋划,精心策划系列传播活动,围绕合肥、武汉、南京等重点市场,定时定向投放流量。如结合“春游江淮”春茶、春游、春花等十大场景,推出茶旅路线、景区景点、赏花攻略以及民宿推荐视频近50条,网站浏览量近100万;推出“夏爽来六安 乐享游舒城”夏季避暑旅游产品和路线近20条;丰富研学旅游产品,推出“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系列研学视频,指导研学基地更新研学课程、积极参与研学品牌申报工作,春秋文翁研学基地、万佛湖景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研学基地;开启“‘宿’来舒城”系列视频,全面推荐全县精品民宿。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制作《周游舒城》电子宣传画册,举办“请进来、走出去”宣传推介活动10次,发布线上宣传视频,浏览量达90万人次;以“国风+快板”创新推介方式,在合肥罍街成功举办舒城文化旅游推介会,群众反响良好、网上点赞不断,促进了五一假期全县景区景点游客接待量井喷,万佛湖单日接待游客人次突破3万,为历史新高。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和美乡村推介官比赛,评选出24名和美乡村推介官;持续举办乡村旅游节、露营音乐节等“活力”乡村活动,活化利用群舒文化,拍摄制作《群舒文化》系列短视频,普及群舒国和群舒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舒城地域文化内涵。开办“舒城文旅”小红书,不定期推送舒城旅游攻略,为广大游客提供贴心便捷服务。今年以来共有50余篇信息报道登上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共创作舒城文旅短视频200多部,“舒城文旅”线上平台共发布440多条宣传视频,浏览量突破1000万,其中浏览量50万有4条,浏览量超过10万20条;“舒城文旅”抖音号、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宣传营销活动累计曝光率超1亿人次。
(六)聚焦旅游能级提升,做优服务。一是开展景区提升行动。将万佛湖、万佛山景区纳入全省“百景提升计划”,积极对接发改部门,申请文旅领域设备更新项目资金,万佛山景区已完成了景区大门建设。推进旅游公路建设,完善景区公交、道路设施,全县3A以上景区全部完成通景公路建设,形成了快进、漫游的旅游交通系统。推进旅游大环线、万佛湖旅游风景道、晓天川藏线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舒城旅游服务水平。全域旅游标识系统和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基本完成,进入审计阶段。二是推进项目建设融合。推进“旅游+”“+旅游”,加强部门联动,在农林水及城乡建设等项目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如龙舒古城项目中加入了周瑜、文翁等元素,留置旅游休闲空间;杭埠河安澜绿廊项目因地制宜,将旅游景观打造与沿河两岸基础设施提升一体谋划;美丽公路项目融合旅游风景道建设。三是规范提升景区解说词。征求景区、乡村旅游点、游客等多方意见,对景区导游词进行优化提升,充分发掘舒城文化,编写新增景区景点导游词和解说词。
(七)高扬优化营商环境“风向标”,做实招商。一是想方设法请进来。想方设法寻找线索,与常州中华恐龙园、四川文旅投等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优质市场主体,如既见桑梓、临水洞藏、无名初、古井集团等专业团队运营民宿。二是找准目标走出去。通过人才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主动联络客商,赴合肥、芜湖、上海等地,与高校、旅游企业、商会社团等洽谈合作。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围绕旅游大环线、旅游民宿、特色街区、景区景点提升等内容,抓好全域乡村振兴一期项目建设,推进全域乡村振兴二期项目落地。推进“快进”“慢游”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增加沿途景观,有序推进旅游大环线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串联全县旅游景点,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对接,谋划做好2025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落地落细。完成全域旅游标识系统和智慧旅游平台项目,继续推进舒茶人民公社景区提升、龙舒古城、云谷茶境、无名初·望春阁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二是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围绕A级景区、品牌民宿、星级饭店等创建标准,推进舒茶人民公社4A景区创建,鹏翔生态园、天子寨景区申创4A景区,克拉国际酒店申创4星洒店,指导杭埠徽风皖韵民宿民宿争创国家级民宿,归和里、醉隐山房等民宿争创皖美民宿。同时,积极做好休闲旅游示范点、特色主题村、后备箱基地、研学基地等旅游品牌创建工作。
三是加大旅游招商力度。结合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挖崛、新发现一批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完善《舒城县旅游招商项目建议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推介舒城旅游资源,引进一批旅游项目,推进全域旅游建设。
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好乡村旅游“六个一”工程,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 一批乡村旅游“双微”改造提升点、一批乡村旅游风景线、一批精品民宿、一批乡村旅游伴手礼、一批“活力”乡村活动。梳理舒城美食名店,丰富线路体验,积极对接合肥、六安市场,大力组织“游舒城”活动。加快旅游商品研发,把“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让舒城小兰花、舒城茶油、舒城竹编、万佛湖文创、手蒲扇等旅游商品装满打卡游客的后备箱。
四是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持续利用“舒城文旅”抖音平台推送精品旅游短视频,开展丰富多彩的直播活动,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利用自媒体多渠道、多途径宣传舒城景区、非遗文化、特色美食等旅游产品;借助技术赋能,加快H5、VR等新技术运用,实现舒城文旅资源的移动端动态展示,通过渠道生态建设,以新方式讲述和推介舒城故事。
五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持续组织开展导游、讲解员、出租车司机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多角度编排旅游线路,推出吃、住、行、游、购、娱“保姆式”服务;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培训班、主播大赛、成立新媒体工作室等方式,培养、挖掘和汇聚全媒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