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始终将政务公开作为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旅游服务的重要引擎,紧扣“开放、透明、便民”主线,推动政务公开与文旅发展同频共振,形成了一批特色经验。现将主要做法分享如下:
一、以制度筑基,打造规范公开新格局
坚持把政务公开融入全域旅游工作全链条。一是完善责任体系,建立“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督办、科室协同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动态更新《旅游政务公开事项清单》,细化政策解读、项目招商、市场监管等核心领域公开标准。二是强化流程管控,推行“信息产生-审核把关-精准发布-效果评估”闭环管理模式,确保公开内容权威、高效、实用。三是深化监督考核,将政务公开纳入日常督查和年度目标管理,建立“季度通报+问题整改”机制,推动公开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二、以需求导向,拓展阳光服务新场景
立足群众与市场关切,推动公开内容“靶向发力”:
政策解读更接地气:创新“一政策一图解”“一项目一故事”解读形式,围绕乡村旅游扶持、民宿评级奖励等政策,制作短视频、情景剧,通过“云端讲堂”送政策进企业、进乡村。
服务信息更趋人性化:集成景区导览、交通接驳、应急服务等要素,开发“一码通舒城”智慧导览系统,实现旅游资讯实时查询、在线预约、智能提醒;在万佛湖、周瑜城等景区设立“政务公开驿站”,提供政策咨询、意见反馈等“零距离”服务。
行业监管更具公信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结果全公示,建立旅游企业信用档案,定期发布服务质量“红榜”与整改“提示单”,以公开倒逼行业自律。
三、以数智赋能,构建多元公开新矩阵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传统新兴互补”的立体化传播体系:
线上平台提质增效:优化政务网站“文旅舒城”专栏,开通政策智能问答机器人;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推出“局长说文旅”“非遗传承人访谈”系列栏目,以通俗语言传递专业信息。
线下场景深度融合:在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民宿集群布设政务公开互动屏,实现政策查阅、建议提交“指尖可达”;联合文旅企业开展“政务公开主题游”,将政策宣传嵌入茶旅体验、红色研学等特色线路。
互动渠道持续拓宽:常态化开展“开门问策”活动,通过线上意见征集、线下政企恳谈会等形式,建立“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社会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
四、以实效为本,释放公开惠民新动能
通过政务公开深度实践,实现三大转变:
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旅游项目审批、奖补申领等事项实现全流程透明化,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
群众参与度持续增强:游客咨询投诉响应速度加快,旅游服务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人人都是监督员”的氛围逐步形成。
文旅融合成效凸显:通过公开平台推介茶文化节、生态康养等特色IP,带动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助力乡村振兴。
五、下一步工作方向
2025年,我们将重点推进三项创新:
深化“政务公开+智慧文旅”融合,开发全域旅游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资源分布、客流预警等信息可视化公开;
探索“政策计算器”应用,为企业提供智能匹配的优惠政策清单;
打造“公开惠民示范带”,沿旅游风景道建设政务公开长廊,推动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
各位同仁,政务公开是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更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将始终秉持“公开为民、开放共享”理念,持续创新实践,努力让政务阳光照亮全域旅游发展新征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