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乡村振兴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文字解读】舒城县乡村振兴局关于《“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6-15 09:51 信息来源:舒城县乡村振兴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2022年6月,中共舒城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舒城县“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舒乡振组〔2022〕15号,以下简称《规划》)。

一、 规划编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的关键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过渡期。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深入贯彻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编制全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意义重大。

二、思路目标

《规划》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个核心导向,以保民生为前提、以促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系统推动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重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向推动区域发展,从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市场有机结合。

《规划》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县域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全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到2035年,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协调发展实现新跨越,平安舒城建设达到新水平,人民美好生活谱写新篇章,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计8章、35节。

(一)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拓展“两不愁”成果,兜住兜牢基本生活底线、保住保牢基本收入底线。巩固拓展住房安全保障成果,继续实行“应改尽改、一户不丢”“发现一户、改造一户”和“两个兜底”的全覆盖政策,确保危房“动态清零”目标;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机制,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巩固拓展义务教育保障成果,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巩固拓展基本医疗保障成果,持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整体提升农村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巩固拓展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多措并举,整合资源,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二)健全重点对象监测和帮扶机制。按照“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消尽消”原则,以家庭为单位,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包括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时监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影响。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继续大力发展蔬菜、茶叶、休闲农业、油茶、水果、中药材、畜禽、稻渔综养等特色产业,完善以蔬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茶产业及休闲农业为次主导产业、油茶水果等5类产业为辅的“1+2+N”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围绕“一山一湖一泉一线一古城”总体布局,推进“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水利+旅游”“交通+旅游”,打造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业态,多渠道多路径带动群众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全方位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四)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坚持多措并举、应就尽就原则,对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状态实施分类动态监测,建立已就业脱贫人口跟踪随访机制,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向乡村延伸,依托市县级培训基地(学校),每年培训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支持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外出转移就业规模,健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培育发展特色劳务品牌。千方百计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切实增强脱贫稳定性。

(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交通基础设施。结合村镇布局、经济和人口分布、城镇化发展需求,做好农村公路网规划编制工作,根据规划有序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的衔接。持续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达广度和深度。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当家塘清淤扩挖、渠道整修硬化、修建机耕桥、提水站、抗旱井、涵闸等,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动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提标升级,着力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好务。农村电网建设。重点补强农村用电设施短板,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满足新增负荷供电需求,深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和不停电作业,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电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光纤入户率,着力推动“互联网+”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推动“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应用”在工业转型升级、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改善县域人居环境,共享建设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目标,让绿色成为龙舒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素养。打造新时代新文化新引擎,实现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实力较强、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设施体系基本健全、人才结构优化、市场开放有序、活动和赛事丰富多彩,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基础保障。

(七)推进定点结对帮扶。继续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机制,适当予以调整优化。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服务,推动帮扶单位走访慰问驻村干部,落实各项待遇和保障。加强与宣州区结对帮扶关系衔接和帮扶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等,探索形成资源共享、协作共建的县域结对帮扶新路径。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继续组织开展群团和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公民助力共富行动等。普遍建立帮扶志愿者制度,构建帮扶志愿者网络。定期对定点帮扶成效进行考核评价。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