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6年秋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为配合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现将《2016年秋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舒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6年9月6日
2016年秋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方案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处理主要有粉碎还田和打捆离田两种方式,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为主要方式。
一、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将收获后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部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再根据下茬作物种植的要求应用秸秆还田机械进行耕翻埋茬压实,然后进行播种;秸秆还田后通过增施氮肥促使秸秆腐解,避免秸秆腐解与作物争氮。
(一)技术路线。
1.秸秆切碎。采用带切碎装置的稻麦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同时将秸秆切碎后均匀抛撒在地面,要求留茬高度不超过15cm,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cm。
2.还田作业。采用8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灭茬机作业,将稻茬和秸秆粉碎并与表土混合压实;或采用大马力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或反转灭茬机作业,实现整地、碎土、埋草、覆盖一次完成。
3.秸秆还田机械作业后由于田面比较平整,可直接进行小麦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播种后采用机械开沟覆土浅旋耕,使土壤覆盖秸秆和麦种。
(二)技术要点。
1.使用稻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割茬高度不高于15厘米。
2.使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的秸秆切碎装置或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在收获的同时粉碎秸秆,或使用轮式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机在收获后粉碎秸秆,秸秆粉(切)碎长度不高于10厘米,铺撒均匀。
3.秸秆还田作业时,翻埋要充分,埋茬后要压实,以免秸秆架空土壤。
4.适当增加基苗肥用量。秸秆全量还田后,基苗肥比例应占70-80%,主要是解决秸秆腐化过程中与小麦苗体争氮的矛盾,保证小麦幼苗在足够的养分条件下健壮生长。技术关键是保证出齐苗。
5.适当加大播量,一般情况下,每亩用麦种12.5-15公斤,迟播的田块每推迟5天增1-1.5公斤用种量。
二、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技术
秸秆捡拾打捆是在水稻机械收获后利用动力机械配套秸秆捡拾打捆机进行秸秆捡拾,一次性完成秸秆捡拾、打捆操作的机械化作业技术。
(一)技术特点。此机械可将田间铺放的稻草自动捡拾起来,通过输送喂入、压捆成型、打包结扎等作业工序,把散状的稻草捆扎成外形整齐规则的草捆,便于秸秆运输、堆放、储存、加工及销售,实现秸秆利用商品化。
(二)作业条件。机收水稻时秸秆不要切碎,秸秆长度要求大于15cm。
三、主要措施
(一)落实机械准入措施。要求联合收割机必须安装秸秆切碎装置,否则不准下田作业。新购置收割机未安装切碎装置的不予办理购机补贴。
(二)加强机具调度。认真做好作业能力测算,摸清农作物种植面积和还田机械拥有量,及时抓好机具配备和调度。鼓励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购置秸秆还田机械开展社会化服务,帮助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与种粮大户及农户群众签订机械作业合同,扩大机械化作业面积。
(三)落实扶持政策。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时,优先补贴农作物秸秆处理机械。凡是申请购买带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捡拾压捆机的,实行敞开补贴,优先保障农民和服务组织申请购买的需求。
(四)加强技术指导。建立示范基地,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引导农民群众应用水稻联合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深耕灭茬、开沟覆土等“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技术模式。进一步完善技术路线,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到位率。
抄送: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舒城县农机管理局 2016年9月6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