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残联 > 政策解读咨询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舒城县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11 15:41 信息来源:舒城县残联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预防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预防决策部署,落实《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实施残疾预防工作计划”要求,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皖政办秘〔2022〕33号)《六安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文件印发后,启动舒城县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起草工作。

    《行动计划》起草依据主要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1〕50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皖政办秘〔2022〕33号)、《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六政〔2022〕28号)等有关文件。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及时制定实施新一轮《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新时代残疾人工作决策部署及省市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指导推动各乡镇(开发区)、各单位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做好残疾预防工作,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促进全民健康,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有序推进健康六安建设,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新阶段现代化幸福舒城建设贡献力量。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2年7月以来,县残联根据《安徽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六安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六安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开展我县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由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工作小组,通过前期调研、会商讨论,于2022年11月形成初稿。2023年3月10日,县残联主持召开《舒城县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专家评审暨风险评估会,3月17日向司法局呈送开展合法性审查的函,4月6日司法局反馈合法性审核意见书(舒司法审〔2023〕6号),5月进入签发程序。

    四、工作目标

    《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覆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残疾预防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全民残疾预防意识明显提升,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主要致残因素得到有效防控,残疾康复服务状况持续改善,残疾预防主要指标处于发展水平程度相当县级前列。

    五、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从面向重点人群全面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强化早期干预,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突出系统防控,着力降低疾病致残、推进综合监管,全力减少伤害致残四个方面共20项内容,对4年内我县残疾预防工作进行谋篇布局。

    一是加强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发挥国家残疾预防科普知识资源库专业化优势和利用爱耳日、爱眼日、世界噪音日等重要节点,向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和残疾预防各类相关从业人员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

    二是突出早期干预。积极推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服务,侧重对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的检查并提出医学意见。推进产前筛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全面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筛查,实施好国家0—3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工作,大力推进0—6岁儿童致残性疾病筛查,建立和完善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

    三是强化疾病预防。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水平,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深入开展脑卒中等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针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孤独症等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要加强筛查、识别和治疗,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水平。保障国家免疫规划落地落细,做好传染病报告及患者医疗救治。

    四是全力减少伤害。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交通安全治理,严惩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推行“四安全”儿童伤害综合干预模式,建设老年友好环境,指导老年人科学预防跌倒和健康生活。及时排查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开展群众性应急演练,提高突发灾害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防范化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护水源和水质,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加强柴油货车和噪声污染治理。

    五是推进康复服务。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教育培养康复医疗人才和残疾预防领域学科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面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点和残疾人“康复之家”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实施办法。推进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继续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推广信息无障碍。

    六、创新举措

    《行动计划》与上级相关文件内容基本保持一致,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细化、充实,残疾预防部分主要指标在省级行动计划基础上进行提标,体现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是推进试点创新,提升技术水平。积极申报国家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组建县级残疾预防专家技术指导组,探索创新残疾预防新经验;加强残疾预防科技攻关、示范应用,支持企业、医疗机构围绕残疾预防重点难点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结合相关科技发展专项计划、基金等给予支持,为提高残疾预防水平,推进行动计划高质量实施提供支持。强化残疾预防信息支撑,推动残疾预防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

    是提高残疾预防核心指标,强化残疾预防重点环节。注重早期干预,严格落实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举措,把好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第一关。高度重视疾病致残,综合施策,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规范管理,有效减少因病致残。深入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不断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和质量。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行动计划》从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试点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和开展评估督导,提高工作质效等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政策措施可行可落地。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定期督导推进,切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扎实推动我县残疾预防工作再上新台阶。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