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残联 > 政策解读咨询 > 政策解读

    【负责人解读】政风行风热线解读舒城县2025年残疾人康复政策

    发布时间:2025-06-19 11:25 信息来源:舒城县残联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上线单位:舒城县残联

    上线嘉宾:县残联 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王锋

                   业务股工作人员 邱舒美




    主 持 人:张自麟(图左)

    嘉 宾:县残联 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王锋(图中)

                业务股工作人员 邱舒美(图右)




    2025年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残疾人如何申请民生实事项目?

    01

    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


    为全县1655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补助经费专项用于精神残疾人治疗精神疾病的药费补助,提倡使用治疗精神疾病的第二代药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


    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乡镇残联须对上一年度受助对象进行年审,救助对象需提供当年或上一年度的诊疗记录,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调整。


    新增补助对象本人或其监护人要向户籍所在地乡镇残联提出申请,填写《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审批表》,同时出具以下证明材料:精神类别残疾人证;精神病门诊或住院治疗病历、购药发票等证明材料,其中应有当年或上一年度的诊疗记录;低保证复印件或乡镇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乡镇残联对残疾人的申请资料进行初审后报县残联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由县残联书面告知其原因,并在限定的期限内补充相关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补助。


    县残联对符合救助的残疾人,报县财政复核后发放补助资金。补助资金通过财政“一卡通”打卡发放。目前,县残联已向财政提交资金打卡申请,资金到位后将及时发放。

    02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

    为0-14周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其中:为203名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


    全日制康复训练:

    为符合康复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10个月康复训练(有寒暑假的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课程时间延顺),每日总康复训练课时不少于3小时,包含每日个训课不少于0.5小时(0-6周岁儿童每周至少6次个训课,7-14周岁儿童每周至少5次个训课)。其中:0-6周岁儿童不低于1.7万元/人标准,7-14周岁儿童不低于1.5万元/人标准,均包含家长生活补贴2000元。

       

    预约单训康复训练:

    对0-14周岁已入普幼、普小、普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特校中符合康复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10个月康复训练(有寒暑假的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课程时间延顺),每周5次个训课,每次康复训练课时不少于0.5小时,或每周个训课总课时不少于2.5小时,不得在寒暑假集中训练。救助标准不低于1.2万元/人,包含家长生活补贴2000元。


    申请康复训练的儿童,可由其监护人持户口本、疾病诊断书(或残疾证)、一寸照片3张、康复机构接收函到县残联申请,填写相关表格。


    在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和转介安置工作中,县残联充分尊重残疾儿童监护人的意愿,方便其根据工作和生活需要选择符合条件的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03

    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


    2025年,为246名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补贴。为21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或其他辅具提供救助。


    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标准:

    县残联参照《六安市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补贴实施办法(试行)的补充通知》(六市残联〔2023〕26号),结合我县实际,对有辅具需求的低保残疾人、特困残疾人、低保边缘家庭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残疾学生、新入学残疾大学生,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进行实物补贴。


    残疾儿童假肢矫形器和辅助器具适配补助:

    按照《关于印发六安市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六市残联〔2021〕19号)执行。

    申请享受假肢矫形器适配补贴的残疾儿童,每人每年申请适配补贴一例假肢或一套(双)矫形器,其中,申请假肢适配补贴的,最高补贴不超过5000元;申请矫形器适配补贴的,最高补贴不超过2000元。申请享受肢体类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的残疾儿童,每年最高补贴不超过1500元(辅具不超过3件)。


    具体工作流程:

    (1)申请。残疾人本人(或监护人)带残疾人证、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户口所在地乡镇残联提出申请,填写《安徽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申请审批表》(附件5)。申请有困难的,也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

    (2)初审。乡镇残联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3)复审。县残联进行复审。

    (4)评估。残疾儿童假肢矫形器和辅具评估,由残疾儿童所在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或由县残联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组开展评估。基本型辅助器具部分,应由持对应方向辅助器具工程师证的工作人员或者接受过对应方向辅助器具业务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假肢矫形器等处方辅助器具,应由执业医师配合假肢矫形器技师共同完成。各类评估均应按照残疾人申请类别填写相应的辅具评估适配表(附件6-9)。

    (5)购买。县残联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规范流程,采购各类辅具,开展实物补贴。

    (6)适配。县残联及时完成采购并配送至乡镇,由乡镇依据评估结果,及时提供辅助器具适配、适应性训练、使用指导等服务。


    今年县残联的残疾人康复工作还有哪些政策措施?
    01
    加强定点康复机构监管

    我县残联始终坚持把残疾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六安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康复服务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县内两家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舒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舒城县春蕾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加强管理。强化机构的消防、食品等安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综合督查等;进一步加强机构日常管理和项目落实情况,合理安排开展儿童实名制核查工作,重点检查儿童是否真实在训、实际康复训练机构是否与项目申请机构相符合等内容。

    02
    深化残疾预防工作长效机制

    持续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贯彻落实。加强残疾预防建设,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形成浓厚的残疾预防舆论氛围,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开展《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末期评估;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早期干预,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着力防控疾病致残,逐步减少伤害致残,不断提高残疾预防和康复成效。

    03
    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覆盖

    依据2024年全国残疾人服务平台动态更新信息管理系统中采集的残疾人康复需求信息,为全县4098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持续深化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本地配套政策措施的完善,争取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政策突破,切实织密残疾人康复服务救助政策保障网;以重度残疾人和低收入残疾人为重点,组织提供基本康复服务,确保全年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率均达95%以上,并努力实现双100%。

    04
    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与卫健部门工作配合,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的有效对接,以重度残疾人、低收入残疾人为重点,扩大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应签尽签”。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要求和省、市残联安排,与县卫健委共同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点工作开展和村医的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

    05
    加大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力度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也是我省民政部门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为让广大残疾人能及时、足额、全面享受政策,县残联在今年将继续与民政部门做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受理、审核残疾人的两项补贴申请资料,确保应补尽补。

    06
    制定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6月底前出台《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8年)》,明确各责任单位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取得实效。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