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展现良好新风尚。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针对政务服务和数据共享应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进一步理清了职能职责。同时深入实施“模范机关+N”行动、创建“廉政文化走廊”、推行“三制度三窗口”、推进“五好窗口”与“五型机关”等举措,全民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持续推动干事创业。
(二)推进基础政务服务,办事水平持续提升。
1. 全方位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重点聚焦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电子证照互联互通、城乡服务均衡发展等。今年以来,强化安徽政务服务网应用,依托“皖事通办”平台,上线服务事项25507项,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内容、丰富了服务渠道。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一网”事项认领和事项进驻100%。推进“只进一门”指标,取消人社、医保分大厅,人社、医保、公安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税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均可办理。推动全省一单,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县财政局、生态环境分局、文旅体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委、商务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均实现全省一单。
2. 多举措提升政务服务好办易办。持续深化综窗改革成效,促成541个服务事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统一办理;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企业开办、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水电气通信联合报装等服务事项“一次办”;拓展自助办,依托安徽省一体化智能系统,集成上线119个服务事项,通过自助办理实现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一屏通办;推进“全省通办”系统应用推广,积极宣传和推动县乡村三级110个事项使用“全省通办”系统收件,杜绝线下“体外循环”办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上线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平台,互联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及长三角58个地级市和116个县区政务事项。
3.提升电子证照质量强化四电应用。召开“四电”应用工作推进会,全力推广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材料的应用。全面梳理排查应制证未制证事项,督促开展办件制证,实现电子证照“应归尽归”、“应制尽制”“应归尽归”。推进群众办事“免提交”材料,梳理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已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应用等方式,实现38个事项材料“免提交”。
(三)推动数据归集共享,增强数据服务能力。
1.常态化推开数据归集与共享。上半年,依托“安徽大数据平台六安市平台”常态化开展数据归集工作,为县直各单位开通“皖政通”账号,并相继完成政务数据录入工作。动态调整数据目录,46家县直单位通过大数据平台,共编制数据目录235个,并保障目录更新周期,确保数据目录更新率和挂接率达到100%。调用数据接口方面,全县申请国家数据接口16个,省级数据接口81个、市级数据接口12个,相关单位积极共享和应用政务数据。
2.强化数据安全和网络保障。今年开始,协助县疾控中心、县看守所等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对接县国调队开展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同时,依托“奇安信网络安全监测平台”常态化动态感知全县电子政务外网风险预警,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稳定。政务云方面,积极对接县卫健委、县民政局,督促推进全民健康信息系统、救急难信息系统等迁移上云。
二、工作特色与亮点
1.创新举措夯实线下办事服务保障。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涉企服务机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民生呼应诉求”反映窗口,并将该工作机制应用推广至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站,要求设置标牌、建立台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群众在办事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推动“好差评”应用,引导企业和群众自主自愿参与评价,及时处理差评问题,落实评价、整改、反馈、监督全流程衔接的政务服务评价机制。
2.数据服务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024年,按照省市关于政策发布规范性要求,积极对接各主管部门对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颗粒化拆解规范录入皖企通平台。截止目前,在“皖企通”平台规范发布政策30条,颗粒化拆解服务条款263条,涉及经信、科技、人社等19家惠企政策主管部门。对接各主管部门,按照惠企政策“四网联通”的要求实现惠企政策线上兑现,推进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深化综窗改革,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优化窗口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环节和缩减办理时限,提升办事满意度。强化帮代办服务队伍培训,提升帮代办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帮办代办等服务制度,推动自助办理和代办服务向乡村延伸,逐步实现全县政务服务不打烊、“随时办”全覆盖。
2.推进“全省一单”应用。多举措动员各相关部门逐步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作为第一业务平台、主要业务办理平台,促进网上办事。立足“皖事通办”平台,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一次不跑、掌上办好”。强化“四电”宣传、推广和调用,助力网办事项减时间、减环节。
3.加快推进“数字舒城”建设。一是跟上推进“数字舒城”项目建设。紧盯“数字舒城”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对接县发改部门完成项目审批。二是积极助力数据企业发展。积极开展省市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力争省级大数据企业认定成功1家,市级大数据企业成功认定2家。
4.加快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接惠企政策主管部门,加快推进落实惠企政策“四网联通”线上全流程资金兑现工作,拓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资金兑付“一站式”服务受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