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招商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相关县直单位和乡镇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链上合肥、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整合招商资源,拓展招商渠道,改进招商方式,优化招商服务,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立足产业链条,强链补链抓招商。2024年,我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认真分析梳理每个产业的上下游配套行业,有的放矢,精准招商,强链补链。2024年我县新签约固投亿元及以上项目63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增幅18.86%,协议总投资131.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47个,增幅20.51%,协议总投资84.57亿元。利用省外资金项目52个(含徽商回归项目12个),同比增长36.84%,到资79.78亿元(含徽商回归资金10.85亿元),增幅-36.82%。其中纳入国家统计库的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数35个,增幅94.44%,沪苏浙纳统到资54.93亿元,增幅-28.77%。新引进项目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95.23%,居全市第1位,通过链条上的手牵手,实现产业上的扎堆聚、利润上的节节高,企业配套能力和配套效率持续增强,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降本增效有力提升了我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立足产业定位,做强龙头抓招商。根据舒城的产业基础、区位特色、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实际,我县确立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新能源的“3+1”主导产业体系,其中,智能电动汽车为我县首位产业。2024年我县共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分别为:总投资10亿元的毅创一站式高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赢古达翔5GWh新能源储能pack生产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万佛湖高端饮用水项目,总投资10.2亿元的安建工高新技术产业(舒城)基地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绿沃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国风智能科技制造基地项目。6个龙头项目中,智能电动汽车配套项目3个,新能源配套项目2个,文旅配套项目1个,实现“金色”杭埠和“绿色”西南在产业上的两翼齐飞。
(三)立足区位优势,配套承接抓招商。舒城背靠大别山、连着合肥都市圈,有着配套服务合肥的绝佳区位和生态环境,为此,我们着力做好配套承接文章,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合六同城化区域发展大潮。一是广泛收集项目线索。2024年截至目前,我县共收集固投亿元以上项目线索118个(乡镇园区40个、招商工作组29个、驻外联络处49个)。其中,长三角项目(不含合肥)54个,占比46%;合肥项目26个,占比22%。二是高位推动项目考察。2024年,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率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外出招商68批次,考察的重点企业有江淮汽车、奇瑞汽车、阳光电源、天海电器、毅创、安建工等。三是效率推进项目把关。2024年我县共召开项目预审会5次,集中审核通过了51个项目,45个转化为签约项目,承接长三角和合肥项目29个,占比65%。
(四)立足政策变化,创优服务抓招商。2024年,随着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出台与实施,招商竞争由政策比拼逐步向产业基础、区位交通、营商环境等转化。为应对新形势,我县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提供高效快捷的审批服务。以县统筹,将项目审批、规划、环保、土地管理、劳动保障、市场监管等审批权限,通过县级相关职能部门下放或委托的方式全部下放给县开发区,将服务阵地前移,实行“一站式”服务。二是进一步创优服务,实行每月调度的管家服务。出台舒城县“开发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实施方案,瞄准困扰企业的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一切聚焦企业发展、一切围绕项目建设,高效率解决企业的堵点、痛点、难点。
二、特色做法与亮点工作
(一)优化招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制度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做好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我县今年招商引资工作总体思路、主导产业、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对原有12个招商引资工作组统筹整合,组建成6个招商引资工作组和2个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步制定2024年度全县招商引资指导性任务及考核办法,明确2024年全县招商引资总体目标,进一步压实以开发区为主体的招商工作责任。
(二)政企协同联动招商。坚持政企双向互动协同发力,常态化召开县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与本地企业携手拜访对接整车厂等龙头企业,在“入链、扩订单、拓线索”上谋突破。2024年7月31日,我县与江淮达成战略合作,江淮将积极指导舒城现有相关企业转型升级、拓展业务,支持舒城汽车产业规模整体提升,加大在舒投资布局力度,提高近地采购配套率。
(三)盘活闲置土地招商。2024年,我县共引进盘活闲置土地项目5个,毅创项目盘活110亩、硕博发动机箱体项目盘活50亩,凯晨发电机生产线项目盘活20亩,此外还有杰嘉高铁配套项目、仪佳光电法拍项目等,有效利用了紧缺的土地资源,极大提高了项目落地效率。其中,毅创一站式高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利用原龙津生物的110亩用地,于2024年5月签定投资协议,9月取得用地110亩,同时实现9月份开工建设。
(四)聚焦项目落地服务。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召开项目调度会24次,通过企业座谈、现场观摩、PPT汇报、实地调研等方式,研究招商动态,夯实招商压力,加快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项目包保,对已签约项目分四类(签约未落地、落地未开工、开工未纳统、在建未投产)管理,每个项目均有1名县领导联系、属地包保责任人、事项推进责任单位,确保项目周周有进展,对异动项目预警提醒,督查室对需要协调的问题进行督办。招商引资在库项目89个开工建设,累计纳统项目78个,推动天海汽车电子线束、柳桥-玉龙羽绒产业园、序典汽车零部件等项目投产。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招商方式单一。目前招商方式主要还是靠土地、资源、政策等方式引进项目,以传统的上门招商为主。利用平台、基金、资本等现代招商手段不多,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捕捉网络。建议进一步丰富拓展招商方式,建立完善产业基金招商,向上争取产业基金支持。
(二)要素储备不足。目前可用工业用地有限,部分土地受到林地报批、修路等因素制约,往往会出现“项目等地”现象。存量标准化厂房尤其是单层厂房少,而近两年招引的智能电动汽车配套企业多要求匹配单层厂房。因土地、厂房等要素保障滞后,导致部分优质项目难以及时落地。建议利用合六国际港务区设在杭埠的有利契机,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储备工业用地,建设符合我县产业发展形势的标准化厂房。
四、2025年度工作安排
(一)丰富招商方式,拓展线索来源。进一步提升招商信息的精准度,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及智能电动汽车“首位产业”,聚焦合肥主导产业细分领域,在大项目招引上加强谋划和突破。坚持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协会招商,全力捕捉招商信息,不断提升项目线索有效性,提升线索项目的签约转化率。
(二)完善机制建设,提升招商效率。结合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实际,不断拓宽招商渠道,进一步优化组建招商队伍体系,发挥开发区主阵地作用,谋划实施“管委会+公司”的招商引资新模式;针对市对县的各项招商引标任务指标,及时修订和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任务分配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三)强化要素保障,盘活闲置资源。开展全要素招商,深层次分析项目选址、环评、能耗、配套、资质审批等方面潜在问题,为项目平稳快速落地做好保障。摸清土地、标准化厂房、僵尸企业等可用资源情况,进一步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力度,更加突出闲置厂房招商、低产企业重组招商等招商方式,特别是用地空间上,从低效项目中挖空间,从集体建设用地中增空间。
(四)加强项目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周会商、月调度,通过企业家恳谈会、四送一服、定期回访制度等,全面了解项目进展及企业诉求,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坚持部门联动,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发改、经信、统计、招商和园区等部门间的沟通、信息共享,加速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纳统升规。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县招商中心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奋力打造“三色舒城”,推进现代化美好舒城建设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