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六安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管理、服务工作,现制定舒城县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计划如下:
一、推进知识产权强县战略实施
加强开展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做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拥有量持续增长。力争2025年发明专利授权190件,商标注册1600件。
二、加强知识产权创新创造
(一)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加强对创新主体特别是经济实体的服务指导,推动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三方联合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提升创新效率和专利布局水平,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2025年计划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2家以上。
(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建设,提高企业综合运用专利组合策略,推动产品、技术、工业设计等知识产权覆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赋能效益。开展专利导航,进行专利信息检索挖掘和定向分析,引导企业精准规划研发方向和重点,布局核心技术、关键环节专利,促进企业升级发展。加强国家、省、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建设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强、产业拉动能力大的优势企业。争创市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以上。
三、推动知识产权综合高效运用
(一)稳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鼓励企业开展专利开放许可,盘活“沉睡”专利,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中小微企业加强合作,做好专利的转让许可,为企业转型升级给予技术支持。
(二)抓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建立融资需求项目库,探索知识产权保险等金融创新模式,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推动园区联合金融机构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2次以上。力争全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2.8亿元以上。
(三)推动商标品牌建设战略。一是加强商标品牌示范培育,推动企业加强商标使用、宣传、管理和保护,开展商标品牌规范化建设,争创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二是鼓励优质的出口创汇企业通过马德里协定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全面推进商标品牌国际化,加强品牌的国际保护力度;三是深入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构建政府推动、行业促进、市场主导、企业自主和社会参与的公共品牌发展格局;四是加强乡土特色产品的品牌培育,挖掘申报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推动乡土特色产品向区域商标名牌发展。
(四)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引导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培育库,完成密集型产品备案。
四、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一)强化专利行政保护和管理。健全专利纠纷案源收集摸排机制和侵权风险排查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公开受理范围,拓宽案源线索,畅通受理渠道,引进技术调查官员协助行政部门参与办案,推进行政裁决工作。推动建立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合并行政裁决、跨区域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行政裁决机制,重点打击假冒他人专利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全年办理专利案件4件以上。
(二)强化商标品牌保护。组织开展商标行政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和商标侵权行为。加大对违反禁止性规定使用商标等违反商标管理秩序行为的规制,聚焦商标印制、生产流通等环节,切实督促定牌加工企业,严格履行商标审核义务,防范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发挥商标品牌指导站的积极作用,推动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注册商标加入安徽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全年办理商标侵权案件26件以上。
(三)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开展春茶和秋季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区域品牌保护。加强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监管力度,推动地理标志高水平保护、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地理标志领域信用监管工作。以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主体为监管对象,落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信用承诺书》,完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异常名录制度,提升用标企业的资质和标志使用效率。做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全年办理地标案件6件以上。
(四)优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提升调解质量。加强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探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服务,落实《关于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通知》(皖高法〔2021〕16号),加强跨区域知识产权维权协作,对接裕安区人民法院,提高知识产权案件诉前人民调解工作质量。
五、加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建设,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站水平,链接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公共服务机构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提升公共服务网点服务水平。加强对县内专利代理机构和商标事务所的监管,推进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对企业开展商标品牌指导、管理和规范。加快知识产权专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员培训工作,鼓励企业知识产权专员发挥其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一)加强维权援助工作站、保护工作站、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建设,按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指引》,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维权援助服务规范,做到咨询指导记录完整、案件分类清晰有序、案件办理流程规范、卷宗整理符合要求。
(二)积极参与展会、交易会、创新创业活动、文化活动、大型体育赛事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驻场服务。及时做好案件材料及相关维权工作资料收集、归档。
(三)实施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诉求收集处理机制。落实省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相关诉求收集处理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针对服务对象的意见收集、反馈和回访机制。收集“走出去”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知识产权方面的诉求,给予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指导,为企业纾困解难。
七、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知识产权日、“12.4”普法宣传日等重点时段,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落实知识产权通联通讯机制,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电视报刊、展台、电子屏、宣讲会等多种宣传方式,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结合知识产权保护六进活动,组织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基层、进单位、进网络、进展会。收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成效,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