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舒城县土地和房屋征收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盯全县发展大局,坚持以科学征迁、精准征迁、合理安置、多元安置为目标导向,规范征收安置,建立健全审核机制,统一严格政策执行,扎实推进全县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现将2024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推进项目征收
1.房屋征收。完成G4222和襄高速红线外影响施工、G346(舒茶至庐江汤池段)升级改造一期等项目2个,房屋征收112户、2.42万平方米。
2.土地征收。拟定并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26个批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24个批次;发布征收土地公告22个批次,依法征收土地约1965亩。
3.确权评估。启动舒城县G346(舒茶至庐江东汤池段)升级改建工程(一、二期)、“陕电入皖”特高压输电工程、杭埠河(舒城)安澜绿廊保护示范先行工程、朱槽沟防洪工程(桃溪镇段)等项目5个,完成房屋确权341户、6.53万平方米。继续强化房屋征收确权、评估工作监管,推进房屋征收确权规范化、专业化。
(二)优化政策实施
1.完善补偿标准。实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价格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征集公众意见,公布2024年度县城区国有和集体土地上安置房产权调换有关价格及公摊面积结算标准和2024年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搬迁费等补偿补助费标准,平稳衔接补偿安置政策。
2.强化政策审核。完成舒城县海创发电、杭埠河治理马河口切滩等2个项目搬迁补偿安置方案审核。牵头组织成立放弃宅基地核查专班,加强专班培训,实行服务前置、程序前置,完成G346(舒茶至庐江汤池段)升级改造项目38户放弃宅基地户的条件审核工作,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3.创新安置政策。创新国有土地上安置房分配政策,通过增加异地安置房源、实行异地安置差价补助政策、允许不同被征收人之间合并面积选房,有效试行合并选房的创新制度,有力增强群众选房意愿。创新集体土地安置房分配政策,在原有人均65平方米集体土地安置方式基础上,新增人均45平方米国有土地安置方式、增加异地安置房源两种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安置需求。创新提出“安置券”政策,搭建“安置券”交易管理平台,落实“安置券”、货币补偿、异地安置三种方式并行,解决杭埠镇安置慢问题。
(三)强化补偿安置
1.落实资金拨付。严格资金审核程序,精简资金拨付环节,今年以来共拨付购房券资金、安置券资金、白鹤滩-浙江线项目资金、白鹤滩-江苏线项目资金、杆线迁改资金、陕电入皖项目资金等各类项目征收补偿资金12610.81万元。
2.加快安置进度。加速安置房供给进度,拓宽安置渠道,完成跨乡镇异地安置房分配880套、9.24万平方米。推进安置房分配进度,顺利完成繁华里、唐王二期安置小区、千人桥镇高铁安置小区、花溪园二期安置小区、清溪园东区、兰亭新宇、青墩小区、新乐府等安置房分配工作,共安置4668户、安置房5801套、安置面积约59.73万平方米。
(四)加强队伍建设
1.着力夯实党建责任。坚持将党建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聚焦巡察反馈的突出党建问题,全面压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开展“基本制度规范月”,完成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落实支部学习、“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制度。推动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初心成城 征收为民”党建品牌创建。完善“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化、闭环化管理。认真回应群众诉求,按时办理答复群众来信来访116件、“重、畅、决”信访件59件,人大代表建议1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从学纪入手,抓好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专题讨论、警示教育、专题辅导、廉政谈话,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落实廉政风险动态清单管理,排查风险点13个,制定防控措施19条。开展违规民间借贷专项治理、办公用房面积超标问题自查自纠和清理整改,厉行勤俭节约,规范政务群管理,落实基层减负工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3.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加强阵地建设,强化正面宣传,制定单位加强信息宣传工作规定,落实“三级审核”制度,准确规范发布对外信息宣传报道158条。
4.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健全“党建带关建”、“党建+文明创建”机制,关工委、妇委会、团支部等群团组织积极创先争优,开展为企服务、双拥、文明创建、卫生健康、扬尘治理、法治宣传、职工互助保障等工作,凝聚队伍力量。单位先后荣获舒城县模范职工之家、舒城县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征迁安置项目工作进度不快。受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制约影响,2024年计划实施的征迁项目启动缓慢,当前现有房源无法满足安置所有项目。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2025年,县征收服务中心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公平补偿、住有宜居”的工作理念,着力优化调整征迁模式,建立补偿安置管理全过程体系,统筹推进安置房源管理,加快征收安置工作进度,实现全过程征收行为规范化、补偿安置多元化、群众监督闭环化,为奋力打造“三色舒城”,推进现代化美好舒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全力推动征收工作。进一步统筹全县征地拆迁、安置房规划建设管理,充分考虑征收安置需求和建设规划的衔接,坚持划定底线、应留尽留、量力而行,加强评估论证,征求群众意见,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中的征迁安置工作。重点做好南溪河南岸城市更新项目、舒城县G346(舒茶至庐江东汤池段)升级改建工程(二期)、“陕电入皖”特高压输电工程、杭埠河(舒城)安澜绿廊保护示范先行工程,当好征迁安置、服务群众第一线的改革先锋官,为深入实施“新千万工程”、奋力打造“三色舒城”提供征收力量。
二是优化完善政策执行。结合《安徽省土地征收及补偿安置办法》的出台,适时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征收农村村民住宅补偿安置办法。统一县城规划区范围外集体土地上“1+3”政策的专班核查工作,落实房屋征收“三榜公示”制度。持续推进“安置券”、货币补偿、异地安置三种方式并行,加快解决杭埠镇安置慢问题。完善合并选房、集体土地上人均45平方米国有土地安置房等政策的实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住有宜居”的新期待。结合本地房地产市场变化和商品住房库存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货币化安置政策,做好与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衔接。
三是加快推进补偿安置。加强征收项目补偿资金审核,规范购房券(安置券)资金兑付机制,做好全县项目征收档案整理、移交及征收资金的预算、审核、拨付工作。实行征补安置档案电子管理,提升业务数据分析、统计能力。分层次统筹全县安置房源,按照“属地政府组织再分配、县城区内统筹分配、全县统筹分配、再移交运营管理”的工作思路,统筹全县安置房源,破除地域限制,引导未安置户异地交叉混合安置,解决部分群众的迫切安置需求,提高安置房利用率,减降超期过渡费。
四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安置政策执行刚度,调整安置房分配结算工作思路,着力解决 “群众不选房”、“结算不及时”的问题。常态化动态化落实专班核查、巡查、检查机制,规范全县空置安置房源管理。
五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突出党建统揽,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列入日常重要工作议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加强思想建设,落实第一议题等制度,持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加强舆论阵地建设,严格三级审核制度,抓好征补安置工作正面宣传。突出廉政建设,持续落实落细“一岗双责”,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常态化开展多形式的廉政教育,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抓紧抓实县委巡察“后半篇文章”。坚持标本兼治推进整改,深入剖析根源,完善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加强群团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关工委等团体作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生活,最大程度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
202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