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 舒城县城关镇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2016年政协提案:对接合肥发展 厚植舒城优势建议与答复

发布时间:2017-05-27 00:00 信息来源:舒城县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体:[    ]我要纠错

2016年政协提案:对接合肥发展 厚植舒城优势建议与答复

(2016.4.6)

省委书记王学军20151013日来我县视察调研时指出,舒城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生态良好,是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服务合肥、发展舒城、等位对接、全面推进的战略定位。实践证明,一个中心城市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周围地区的繁荣和崛起,但并不等于所有地区都能崛起。如果周边地区能抢抓机遇、明晰定位、快速行动,就能有效集聚资源,实现赶超;否则,就会丧失机遇,拉大差距。因此,舒城要牢牢把握合肥发展的新契机,把服务合肥、发展舒城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下面,就厚植舒城发展优势,促进与合肥等位对接,加快融入合肥经济圈和市场体系步伐提几点建议。

一、围绕服务合肥,构筑我县交通优势

优越的交通条件是对接和服务合肥发展的基础。构建与合肥市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将为我县服务合肥、等位对接提供充分、可靠的支撑保障。因此,我县在构建交通大格局工作中,一要强化与合肥市交通部门的交流和沟通,根据合肥市的十三五交通规划做好我县交通规划的衔接,开展两地公路建设规划研究,搞好连接公路建设计划、路线走向和标准的衔接,形成互动机制,推进与合肥交通的无缝对接。二要加快在建交通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推进已动工的206国道和351省道的提升改造建设进程,特别是要做好S351(六舒三路)与环巢湖公路的连接,拉近我县与合肥市滨湖新区的距离。三要推进德上高速、合安九客运专线等尽早开工建设,使之从概念版变成现实版

二、围绕服务合肥,打造我县产业优势

产业发展优势的核心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就我县而言,必须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以服务合肥为目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优一产、强二产、活三产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骨干项目和专业园区。一要以打造合肥配套基地为目标,做大工业优势产业。将县经济开发区和杭埠经济开发区作为发展新型产业的主载体,积极抢抓合肥产业梯度转移,国家赋予合肥政策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目前合肥的机械装备、汽车、电子信息和家电制造等产业已经进入了发展新阶段,根据这些不同产业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后续产品、配套产品上延伸产业链,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二要以建设供肥蔬菜基地为基础,壮大农业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县通过供肥蔬菜基地建设,加快了舒城融入合肥经济圈步伐,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在推进供肥蔬菜基地建设同时,大力开发我县茶叶、油茶、有机鱼等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提升传统农产品质量效益,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向生态、绿色、品牌、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型。三要以打造合肥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万佛湖创国家5A风景区和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总抓手,着力实施项目带动,促进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和要素体系的完善配套,以保护带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生态融合发展,努力打造舒服之城、度假胜地。

三、围绕服务合肥,提升我县环境优势

一方面,要优化发展环境。好的环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具体体现。没有好环境,再多的优势也会丧失,再好的机遇也会错过。在行政审批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凡是可以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的项目一律进入大厅审批。在强化措施方面,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受理和查处企业和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对各单位从项目受理到审批期限实行公示,真正做到阳光审批。在 一是进一步改进我县发在在职在问题导向方面,敢于较真碰硬,实打实地解决好审批效率不高、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随意性大、公开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千方百计为招商引资服务、为壮大企业服务、为全民创业服务。

另一方面,要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在空间布局上,以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推进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在发展规模上,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环境治理上,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做好大气、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在生态安全上,以建设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统领,实施综合保护和修复,筑牢巢湖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为合肥提供优质水源。

2016年提案答复:对接合肥发展、厚植舒城优势

县经信委:

我县历来高度重视与省城合肥对接工作,2013年以来,提出面向合肥抓配套、立足传统抓提升产业发展定位,在原省委书记张宝顺及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莅临关心下,2014年,我县与合肥签订了《合肥市舒城县合作发展座谈会会议纪要》等重要文件和部分合作项目,特别是省委书记王学军于今年年初来舒,提出服务合肥、发展舒城、等位对接、全面推进战略定位,舒城融入合肥都市圈步伐进一步加快,对接合肥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按照服务合肥、发展舒城、等位对接,全面推进的战略定位,我县提出了四个围绕对接合肥发展。

1、围绕合肥主导产业调结构重点就是围绕合肥千亿级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基地等主导产业,调整我县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家电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汽车零配件等主导产业。

2、围绕合肥市场转方式重点就是围绕合肥市场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立足打造合肥主导产业配套园、产业转移承接园、居民生活大菜园、休闲度假后花园和巢湖水源保护生态园,发挥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增长。

3、围绕传统产业促升级重点就是围绕我县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和儿童用品等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4、围绕融入都市圈大建设重点就是围绕融入合肥都市圈和皖江示范区,加快推进交通、园区和城市建设,打造合肥卫星城市和全省县级中等城市,提高工业园区的承载力,实现八个方向通合肥,为调转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更好对接合肥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2016.7.19回复)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